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女性导演贾玲在其电影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中以伦理道德来指控子女的“自我理想”。在电影镜像关系的“凝视”中,李焕英突破伦理社会“自我理想”的指控,开始觉醒“自我”意识,并逐渐构建其主体身份。在实现视觉自反的元图像拍摄与反凝视过程中,主人公身份的主体性得以显现。此外,电影充分展示了多话语并存的身份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末路狂花》一直被视为经典女性主义电影,但文章通过“男性的凝视”、“被看的快感”、“变性和毁灭”三个方面的探讨,发现在这部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女性意识一片模糊,她们依然处在男性的凝视之下无法逃离,甚至以这种“被凝视”为乐。而影片事实上也描绘了一个女性愚钝而弱小、男性丑陋而强大的荒诞世界,远不能被看作是一个描写女性觉醒和成长的范本。  相似文献   

3.
郑雅心 《今传媒》2020,28(5):114-115
电影《相爱相亲》是中国台湾女导演张艾嘉的作品,它以平和细腻的电影语言和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叙事。电影围绕给外公迁坟这一事件,展现出老、中、青三代女人在爱情、婚姻、家庭中的困境和成长。本文重点分析电影中男权主义对女性无声的压迫,在此困境中几位女性的行为表现和心路历程。经过一系列的情感碰撞与交流,她们在艰难抉择中让彼此都与世界达成共识,重获新生,进一步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女性和女性意识,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新写实主义”作家代表的池莉,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并不早,接受女性主义就更晚一些。  相似文献   

5.
电影《气球》的创作以藏区为背景,承载了导演万玛才旦对家乡的时代记忆。影片中,导演第一次探讨了藏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符号与意象的运用也与前作存在相当大的区别,独特的地域背景带给《气球》以独特的规训视角。文章试图通过对万玛才旦调度的电影场景及其文本创作进行分析,从主人公卓嘎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分析社会文化的大他者、他者与自我间多重规训的效用,并初步探讨藏区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6.
高珊 《东南传播》2022,(3):79-81
话剧IP的影视化开发,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融合大背景下的一个趋势,这也使从电影现象学的角度研究“电影经验”,分析戏剧改编电影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变得十分重要。从电影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从戏剧舞台到“触摸电影”实现了戏剧改编电影作品的感知方式变异。电影主体的视角存在内在认同的强情感性和外在认同的强悬念感的两种选择,“观众身体”与“电影身体”的互动存在“纵向意识”与“横向意识”的混合影响认同模式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我的挣扎:神经官能症作为一种成长障碍 电影《真爱满行囊》里,小主人公伊莉莎自从身为精神病疗养院医生的父亲那里,听说所谓精神病人“只是无法适应生活”时,他们有如下的对话: “爸爸,我觉得我快发疯了.” “为什么这样说?” “我也无法适应生活.” 影片根据法国女作家安娜维亚珊丝姬的同名畅销作品《真爱满行囊》改编而成.  相似文献   

8.
徐静 《东南传播》2022,(6):20-23
《前程似锦的女孩》是一部具有当代特色的好莱坞女性复仇电影。主创试图通过转换“凝视”的主客体,扭转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形象在影像文化中的“他者”本质;并通过对多重符号的使用以及严肃议题的嵌入,建构以女性自我为中心的主体身份,反映了当代好莱坞女性复仇主义电影在寻求女性意识觉醒(consciousness-raising)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方秋燕 《大观周刊》2012,(21):23-23
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作为黑人女性作家的代表,她的长篇小说《紫色》于1983年一举囊括了普利策文学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好莱坞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将之搬上银幕,并荣获1986年多项奥斯卡提名奖。本文将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分析电影《紫色》中追求自由的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对电影的研究就变得更加重要,但是在当前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的大潮流下,还有一种相对比较小众的电影:人类学电影.所谓人类学电影,是指采用人类学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实验方式进行拍摄的电影.将人类学引入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对扩展电影的路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电影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电影《柯莱特》讲述了法国作家柯莱特传奇的一生,以纪实手法还原柯莱特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的人生经历,逐步体现柯莱特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人生经历是20世纪初的绝大部分女性的缩影,电影通过柯莱特的故事呼吁了现实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柯莱特"像女主人公一样坚强独立,勇于寻找真实的自我。本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在电影中的运用来解读《柯莱特》中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2.
张显 《大观周刊》2013,(8):26-27
《美国在心中》是著名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成长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主人公阿洛斯成长空间的频繁转换、固定成长领路人的缺失以及主人公的顿悟与困惑反复交织这三个方面.来揭示阿洛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困境及其对出路探索的艰辛历程。作为一名漂泊在美国的菲裔流动劳工.阿洛斯的成长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以其为代表的菲裔劳工群体在美国的悲惨境遇。  相似文献   

13.
万芳 《出版广角》2016,(2):90-91
《小证人》是江苏女作家韩青辰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关于童年心灵成长的作品。文章通过三个方面来评述《小证人》:从作品主线基调“痛”来描写主人公在痛苦中的历练与成长;从贯穿全文的“爱”提炼心灵成长的美;从正义和正直的角度解读作家如何升华全篇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14.
正推荐理由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归来》才去找原著来看的。果不其然,原著比改编的电影好看太多。严歌苓那种千帆过境的笔力自然娴熟,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老式人文和内心关照依旧震撼人心。选一个下雨的夜,一口气读完,虽然被虐,但畅快淋漓之感,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15.
电影被称为造梦的艺术,是“人造的梦”,是“梦幻与情感的发生器”,电影机也被称为“生产想象的机器人”. 电视出现后,除了继承电影艺术娱乐的造梦基因,即使是新增的新闻纪录和直播功能也并没有使我们从“梦”中清醒,相反,我们做起“梦”来更方便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做梦”.与此同时,同样作为“梦幻与情感的发生器”,电视面对自发聚集而来的庞大受众群,催起“眠”来也更加方便了.  相似文献   

16.
常亮 《出版广角》2016,(8):86-88
《追风筝的人》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童年时由于胆小懦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愧疚伴随其成长,到中年时才又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本文将结合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过程,分析其人性的成长与情感救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来上海媒体“麦兜”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阐述了香港系列动画电影主人公“麦兜”在上海报道中呈现的上海特质——“小市民”的“烟火气”与“以不自觉方式反抗工业化”的“知识分子气”.本文认为,这是上海媒体对香港在本土、殖民、民族文化张力下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的共鸣.以镜像论为基础,本文认为:上海媒体之所以强化这种“香港镜像”,是因为同样面临“封闭”的瓦解,希望通过“指认”香港描摹“上海想象”,以构成对“他者”——“乡土中国”的本能对抗.根据未上映的麦兜新电影相关报道,本文进一步探讨:在“麦兜”呈现出弱化地方共同体意识趋向的情况下,“上海想象”是否还能形成与民族主义主流意识不同的取向.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为华莱坞电影国际化提供了契机.然而,华莱坞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折扣"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世界主义的理念为华莱坞电影走出"旧世界"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引,通过对新世界主义视野下华莱坞电影国际传播理念的重构,梳理从民族主义到新世界主义华莱坞电影输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吸收好...  相似文献   

19.
陈静 《新闻世界》2014,(12):149-150
改编自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小说《怦然心动》的同名电影,用男女主人公不同视角的双向叙述方式,配合优美精致的画面以及动人的情歌,为我们讲述了上个世纪50、60年代小男孩布莱斯和小女孩朱莉·贝克之间有趣懵懂的成长故事。在儿童题材电影当中,《怦然心动》无疑是部佳作。本文从儿童心理和行为角度去分析影片当中极具代表性的梧桐树、鸡蛋、叔叔和“first kiss”等话题,提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提倡导演能够深入儿童心理和行为拍出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  相似文献   

20.
电影+小说.热卖不停歇 2011年的台湾出版市场,当以暑假挡期时推出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原著作家(暨电影导演)的收获最为亮眼.电影在港台两地大卖十亿元新台币,原著小说也在电影上映期间,短短三个月内卖出七万册,登上最畅销宝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