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是媒体之本,媒体传播新闻的时效如何,是大众在获取信息时取舍的标准之一.而广播除具有伴随性收听、完全解放受众视觉的特点以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了,报道速度可以快到与事件发展同步.特别是突发事件、突发新闻,任何媒体都难以做到象广播那样快速、方便.这就是广播的优势.广播作为不可或缺的新闻媒体,发挥其特有的时效优势,做足时效文章,或许是广播走出"弱势"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状态新媒体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没有成为广播的竞争者,反而促进了广播的发展,为广播打开了信息传播的另一片天地。1.广播与网络等其他媒介的非视觉互补——伴随收听优势广播是大众媒介中唯一的非视觉性媒体,然而当今这个时代,却是个崇尚视觉冲击的时代。与广播不同的是,网络是多媒体的形式,视觉元素却占有着重要的比重。广播与网络的相结合,正好形成互补。在这个信息  相似文献   

3.
广播是媒体中受众选择"门槛"最低的媒体,只要具有一定听力的人均可称之为广播的受众.因而,广播最具"平民化"形象,使得受众对广播的参与性很踊跃.  相似文献   

4.
一、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广播新闻的竞争格局。过去我们觉得,广播是受网络媒体冲击最小的传统媒体,凭借着非视觉性、即时性和移动伴随性,广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依然保有着独家的优势。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的收听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用手机和其它移动终端收听广播的群体逐步的增多,传统的广播受众逐渐减少;移动收听逐渐增多,居家收听逐渐减少。在河北,这种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也对广播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步地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的变化及“融媒体”理念的全面渗透,广播电台努力尝试运用“微”广播等新媒体技术并将其融合到工作中,为广播业的发展助力. 广播发展的新特色 (一)内容为王,“类化”细分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通过优化频率分类,细分广播市场,吸纳不同特色的电台主播,为特定的受众量身打造优质栏目,以占据更大的媒体市场份额.下面,笔者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下属分类频率“活力944”和“经典1079”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受众研究,对任何一家广播媒体来说,也许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急需。频率专业化,受众细分化,节目市场化,已经成为大多数广播媒体的共同追求。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几经改革和发展,广播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广播”发展到“窄播”,和由事业管理调整到  相似文献   

7.
黎楠 《声屏世界》2010,(7):23-23
在多媒体竞争的今天,广播是唯一能够"解放"受众眼球的媒体,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彰显了广播移动性和伴随性的传播优势。无论媒体形态怎样渗透与融合,认真分析广播的传播特性,坚持按广播的规律办广播是广播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8.
姚红亮 《青年记者》2012,(11):52-53
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在科技快速发展、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并没有失去昔日耀眼的光环,通过独有的“耳朵经济”,扬长避短,依然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作为市级广播电台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区新闻报道,以其多元化、趣味化、专业化的形式吸引着广大受众.而如何做好县区新闻报道,是每个市级广播从业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引发的视觉疲劳,让人们开始回归最初的信息传播方式——“口耳相传”,这里解释为“读”和“听”,而读报节目恰恰满足了受众放松眼球,获取信息的强烈需求。与电视读报节目相比,广播读报节目因广播媒体超强的“伴随性”而具备了彻底放松眼球,调动耳朵的可能。那么,广播读报节目如何长足稳健地发展,不妨侧重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毕小璇 《青年记者》2012,(14):44-45
如今,广播的主要受众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车族移动收听群体成为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这部分人也是广播收益的最主要来源,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分析,成为广播媒体需要长期进行的重要工作.从去年开始,青岛音乐体育广播对早间7点到9点的节目进行了彻底改版,变之前单纯的歌曲伴随为现在的经典旋律、简明资讯及热点评论三结合,在对早间节目移动受众需求的分析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相似文献   

11.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媒体曾一度是我国的中心媒体,但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广播媒体因为其视觉形象感缺乏的媒介特征而逐渐淡出中心媒体的地位.但近些年来,由于受众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广播事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面对机遇,唯有冷静面对、坚持创新、找寻特色才能为广播节目保持新鲜度,才能持久的吸引受众,使得广播节目能够在受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三贴近”原则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对广播媒体而言,亦是张扬广播个性魅力、保持广播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在本应被称为“听觉”媒体的广播中,缺乏的不是生活实践,而是平民百姓的视角;缺少的亦不是现场的体验,而是用心的思索与谋划及与受众心灵的沟通。广播人落实“三贴近”,要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  相似文献   

13.
周伟 《声屏世界》2013,(10):62-63
近两年,广播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似乎缓了增长的步伐。在各种新媒体如日中天的发展之下,广播人开始思考数字化转型之路,思考在新媒体强势发展的今天,广播该如何寻找突围之道,而看似对广播构成威胁的新媒体,实际上却是广播发展的另一个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广播人应更多地去思考如何顺新媒体之势来实现广播的可续发展。转型之道融合新媒体2006年以后,伴随中国城市化发展,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广播的受众结构在急剧发生变化,受众人群增加,受众人群的特点逐渐转化为四高:高收入、高学历高影响力和高消费力。这四高的特点促使广播的媒体影响力在迅速提升,因为一个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并不是基于受众的规模,而是基于媒体受众的消费能力和影响能力。同时,随着汽车的迅速增长,道路和城市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孙萌  焦春溪 《新闻传播》2005,(12):11-1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现代化,广播这个曾经的弱势媒体,以其可以解放眼球、便于移动收听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认可。广播媒体迎势而上,更新观念,高速经营手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成为媒体市场中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本刊选取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几个较为成功的频率,拟通过对它们的经营理念与经验的理性总结,对广播媒体的“回暖”现象做一次理性的剖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时下,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日新月异,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广播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在经历了一段坎坷而刚刚复苏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广播界的一道新课题。广播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人和物”的媒体。这使广播在受众中有一种神秘感,但在感性上、直观上、加深受众记忆上,又成为广播的软肋。为了避广播之短,广播人提出了“看得见的广播”的概念,就是要使广播既能“耳闻”,也能“目睹”。为此,广播人进行了不断认识、大量探索和努力实践,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欢 《中国广播》2008,(2):57-58
受众是广播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支撑广播发展的基石。现代广播应当高度重视受众工作,并在为受众提供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经营受众的方式,以期形成广播信息反馈的良性链条,使广播的市场运作更加活跃、更加成熟。本文就广播媒体如何提高受众服务水平、增强受众经营能力做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姚苏晟 《传媒》2015,(2):45-47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一些行业开始了以自媒体为基础的业务转型探索.借助自媒体平台“短而精”“传播快捷”“受众多元化”等方面的优势,我国传统的传媒产业在其转型之路上迎来了春天.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对我国广播产业的自媒体转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充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以期在自媒体背景下,为我国广播产业的转型变革给出—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顺扬 《中国广播》2006,(12):14-15
汽车社会的广播,其重要特点是“在路上”。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广播,而是一种移动新媒体,是移动空间的强势媒体,是中国广播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以江苏为例:江苏省有400多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每年近20亿人次的流动人口,现在江苏交广网稳居江苏广播媒体榜首,车上收听率第一。交通广播作为移动新媒体的比较优势在于:首先,伴随性强决定其对移动人群的影响力优于报纸、电视、网络。其次,受众指向性强决定其优于一般大  相似文献   

19.
付清文 《新闻窗》2012,(4):111-112
广播的播音员是广播媒体创作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电传媒的形象代表和品牌代表,广播形象的最终体现者即是广播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广播者。广播者是通过声音与受众交流和沟通的,虽然广播者的“形象”不如电视者那样直观可视,但在受众的心中广播者是有“形象”的,是受众通过收听节目,通过播音员的声音联想到的“形象”,而这个“形象”不仅仅只是声音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外在形象的完美、和谐统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作为受众,同样也需要融合转化。新的时代背景下,该怎样引导传统广播听众转化为新媒体的“粉丝”呢?本文从广播媒体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