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疑经改经思潮的影响、朱熹建构自身理学体系的需要及朱熹个人对《大学》的精深研究,成为了朱熹对古本《大学》移文补阙、分经别传的历史条件。朱熹《大学》改本的刊行,奠定了《大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典地位,推动了《大学》在后世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2.
《楚辞》中屈原《九章》中的《抽思》篇的原本题目究竟是否应为“抽思”。结合洪兴祖、朱熹等人对《抽思》篇的注释,将《抽恩》篇与《九章》中的其它八篇相比较,又从语义逻辑和语音两方面进行分析,证明《抽思》篇的篇名应出自此篇首句的“忧思”二字。  相似文献   

3.
刘芳 《文教资料》2012,(15):5-6
朱熹《诗集传》是我国古代《诗经》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代表了宋代《诗》学的最高成就,并自南宋末年就引发了研究朱熹《诗》学思想的学术热潮,直至当代。目前看来,关于朱熹《诗集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其书前后稿嬗变过程的研究;二是朱熹《诗》学思想转变原因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学界对于朱熹《诗集传》的研究概况,并由此初步总结了促使朱熹《诗》学思想转变的各项因素。  相似文献   

4.
朱熹花费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学习与诠释《论语》,后与他诠释的《大学》《中庸》《孟子》汇为一编,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名刊行。四种书中,朱熹对《论语》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共撰成有关《论语》著作四种,今传世者三种,以《论语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采取了明显的“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的举例分析,说明朱熹“六经注我”的特点,并指出这种诠释方法对当下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是元明清三代读书人的基本教科书。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中庸”可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中庸”,就像以它为名的那本经书一样,差不多涵盖儒家的所有价值和德行;狭义“中庸”,则专指人与人交往时的一种模态,  相似文献   

6.
朱熹《四书集注》里,提出了"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论,形式上是朱熹从《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两句话推演出来的,实质上它是朱熹自己的认识论的核心.朱熹在《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处,注云:此谓知本这四个字是衍文.此谓知之至也,"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因此,特地补写了一章他所认为的阙文,把它作为《大学》传的第五章独立起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学章句》是朱熹在《礼记.大学》篇基础上对《大学》进行的修改、校订和解释。朱熹对《大学》的编辑校订奠定了四书学,使得《四书》上升到经的地位。元代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的"延佑科举"使朱注《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并占据了优势地位,实现了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朱熹对《大学》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思维的内敛及道德至上,由此也导致了宋以后中国古代官方教育重心性修养、政治智慧以及为官之道,缺乏开发生产工具和实用技能的偏向。尽管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实学思潮,然而由于传统主流思维的惯性,使中华民族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契机与优势。  相似文献   

8.
历来关于《大学》"亲民"与"新民"的争论中,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朱熹《大学章句》对《大学》进行补传和注解,并改"亲民"为"新民"。王阳明回归古本《大学》,不同意朱子对《大学》经文的改动,认为应作"亲民"。朱熹和王阳明关于《大学》的今古本之争,反映的是两人不同的哲学思想。大致来说,朱子走的是自上而上的"致君行道"的路线,阳明则是自下而上的"觉民行道"路线。朱子的"新民"突显了士人对民众的教化;而阳明的"亲民"则倾向于对民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学者解释《大学》,向来采用朱熹之说,认为《大学》是一篇教育学论文。实际上,《大学》通篇讲的是君王治国之道,此论可从四方面得以证实:其一,唐儒陆德明、孔颖达已发现《大学》主旨在于为政、治国;其二,从训诂学层面审视,朱熹之论不合《大学》文义;其三,《大学》所征引的文献均凸显君王治国之道这一主旨;其四,《大学》的内在逻辑—先后阐发了治国之前提与治国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研究一般以为,《大学问》也就是《大学或问》,是阳明关于《大学》精义的阐释,其意义在于它乃阳明《大学》观的晚年定论。本文认为《大学问》论述的是成就大人之至高,是最大的学问。阳明关于"大人之学"的具体论述处处贯彻着阳明哲学的基本原则、基本取向与价值理,堪称阳明哲学纲领,可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此观点:《大学问》对程朱,尤其朱熹的批驳,反映了阳明中年后一贯的态度与立场;《大学问》对"良知"的界定与阐述与他以前的有关阐述,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高度吻合;《大学问》对"致良知"的阐述可谓阳明"致良知"说的概要。  相似文献   

11.
"出处"是中国古代士人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出"指"出仕为官","处"指"退处不仕"。对于这个问题,作为理学泰斗的朱熹有自己的思考。他与吕祖谦合编编纂《近思录》十四卷,大体与《大学》一书相当,前六卷分别论述《大学》"八条目"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四条;自卷七开始,论述治国、平天下之道。卷七"处己"专门论述士人"出处"之道。贤者出处进退,可以看做治国、平天下的个人起点。那么,古代贤士君子在个人去就取舍时是如何决断,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呢?朱、吕二人在《近思录》卷七中提出了看法。本文选取了这一卷中的几条语录,从中归纳出一些古代贤士君子"出处"遵循的标准和规则。  相似文献   

12.
每个读书人心中都有一个书架,每个书架上都藏着一本叫做“经典”的书。或许你的是《红楼梦》,我的是《理想国》……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7级博士生王学东的书架上,珍藏着一套厚厚的《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13.
朱熹在建构《大学章句》的体系时,采取了一种志与功相统一的说理方法。这种方法既表现在《大学》经章里,也表现在《大学》传章里,而且在不同的说理层次上,存在着不同的志与功的统一,既有纲领之间的志与功相统一,也有条目之间的志与功相统一,这分别体现在经章与传章里,而且基本上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两棵树     
在一座风景区的山上长着两棵特别的树。一棵是松树,另一棵还是松树。 当它们还躺在母亲的怀抱——藏在松果里玩耍的时候,有一天一位读书人来风景区,走累了,便捧起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书大声朗读起来。它们静下心细听,原来读书人正在读着的是《圣经》里的《马可福音》第四章:  相似文献   

15.
朱熹把《大学》中的“心”分解为认知心和道德心,所以在成德进路中,坚持以认知心完成道德心、以知识论成就道德论的直线式进程。王夫之虽然沿袭了朱熹的二分法,但却对道德心之含义和两心之关系重新进行界定,因而也提出了有别于朱熹的成德论。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理学家,又是学家,学,他提出以《诗》言《诗》,而废弃以《序》言《诗》,这是《诗经》学上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是学的超越。但朱熹《诗》学又带有明显的理学色彩,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花间》范式"首先是指由《花间集》所确立的一种词学创作审美规范、词学审美理想。这种规范和理想建立之后,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批评家评价词人词艺高下、优劣的准绳和重要标准。所以,不论是从词创作还是词学批评的角度来说,《花间》词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8.
明代词选论     
明代词选的编纂与《草堂诗余》《花间集》关系密切,以此为线索观照明代词选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到明代词选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明前期的"草"色凋零、明中期的一"草"独秀、明后期的"草""花"逞艳、明末的"草""花"突围。词学家用编纂、刊刻词选的方法参与明代各个时期词学观念的论争;词选的编纂、刊刻与不同时期词学热点的生发呈现出热烈的互动关系,研读明代各个时期的词选,即可把握明代词学理论的发展规律与论争热点。  相似文献   

19.
自有"四书"之名以来,《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经历了数次变化。从朱子之学规定的"第三",到科举考试制度下的"第四",再到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起伏,每一次变化既受到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基于人们对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难易程度理解上的不同以及学习需求上的考量。《孟子》一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四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其次序的变化也成为影响整个"四书"学习次序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推敲"这一典故,在中国文坛上成为一段美谈,读书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认为写作时遣词造句用哪一个词最妥当,应根据文章或诗歌的意境而定,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文中对所举例子——"推敲"这一典故的评论有明显纰缪之处:误认为李凝所敲之门是寺门,由此得出"推"比"敲"好的结论。这一评论缺乏信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