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虞二冯"指的是明末清初常熟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与冯班。"二冯"上承诗坛巨擘钱谦益"通经汲古"的诗坛变革旗帜,下启虞山诗学的新路向,实为虞山诗学的新一代盟主。"二冯"诗学之共同点颇多,如抨击明末"七子"、"竟陵"诗风,重申诗文之辨,推崇晚唐诗风等等,凸显出虞山诗学的显著特色。然两者诗学也存有一定差异,论及者较少,当结合其人格禀性、学术经历作进一步分疏,深化学界对"二冯"诗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海虞二冯"指的是明末清初常熟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与冯班。"二冯"上承诗坛巨擘钱谦益"通经汲古"的诗坛变革旗帜,下启虞山诗学的新路向,实为虞山诗学的新一代盟主。"二冯"诗学之共同点颇多,如抨击明末"七子"、"竟陵"诗风,重申诗文之辨,推崇晚唐诗风等等,凸显出虞山诗学的显著特色。然两者诗学也存有一定差异,论及者较少,当结合其人格禀性、学术经历作进一步分疏,深化学界对"二冯"诗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常熟多诗人,明清之际更以"虞山诗派"的崛起而闻名于世。究其原因,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世家文化的传承和滋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兹仅以海虞严氏家族为例,就其明清时期的诗人和诗作略作考述,以展示世家望族诗书传家、文脉不断的盛况,窥探文化世家对虞山诗歌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阅读《千秋知己图)(节选),回答问题: (一)清代著名诗人山东益都赵秋谷执信(赵执信,字秋谷),和江苏常熟诗人有特别的关系。他以私淑门人(未能亲自受业的弟子)自称,来拜扫常熟诗人冯班之墓,极力宣扬冯班的诗学主张,反对妙悟说。冯班是清初虞山诗派首领钱谦益的门人;秋谷是山东诗人王士祯的甥婿,而论诗与王的妙悟主张不合,在《谈龙录》中对王大肆。可是士祯恰恰又是谦益所提拔赏识,隐然以继承人他的。秋谷的私淑者和对立者,都导源于虞山,可称一奇。尤奇的是,秋谷于众多的学生中最契重的学生,不是山东人而是常熟仲翰村昰保,翰村是冯班之侄冯武的门人,与冯班有间接关系。秋谷与翰村的师弟子关系,更是超出了历来衣钵相传的情况。为此,吴人蒋琪画师绘了一组《千秋知己图》,亡友费新我为之题字,共六大幅,以画记事。吴门徐君植农请我逐幅题诗,这未尝不是画苑诗坛的一件。  相似文献   

5.
我爱虞山     
江南小城常熟是一个鱼米之乡,人称福地常熟。其中的虞山位于城区西北,东南端伸入市区,真可谓十里青山半入城,这是常熟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城市的北端,我们站在街边就能领略虞山的秀美。抬头仰望,错落有致的山坡绿意盎然。言子墓、仲雍墓就位于虞山东麓,居高临下,气势非凡,想来古人也爱这虞山的清雅。沿着言子墓道的台阶拾级而上,两边苍松翠柏,四季葱茏,犹如置身绿色天堂。路途不远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常熟中学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这一中心,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校本课程建设。数年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虞山文化开设了多门校本课程,其中包括笔者开设的"常熟书画欣赏"。本文以其中的一节"《富春山居图》鉴赏课"为例,谈谈虞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性教学。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元代画家黄公望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的画风影响了明清六百年的绘画发展走向,《富春山居图》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画中兰亭"。作为一名从常熟走出  相似文献   

7.
《国朝山左诗钞》以诗存人,收录自清初至乾隆中叶六百余位山东诗人及其作品,是对清前中期山东诗坛创作情况的系统总结,且详注诗人里籍,是探究清前中期山东诗人区域分布态势的良好样本。通过对诗人区域分布状况进行梳理,可见清前中期山东诗人的区域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以济南府为重心、鲁东半岛各府偏强而鲁西南各府偏弱的不均衡态势。考其成因,则与区域政治地位、文学家族的分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邓国梅 《考试周刊》2008,(25):187-188
宋湘和黄遵宪分别是清代中叶和晚清的著名诗人.作为同为梅州籍的诗坛大家,他们彼此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世人关注.本文侧重从两人在清代诗坛的地位、获得的评价、诗学见解和若干具体诗作表现的艺术风格入手,对宋、黄的传承关系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9.
晒月亮     
池莉 《语文新圃》2007,(9):17-18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诗歌.……  相似文献   

10.
诗话是记录诗人创作、生活经历的随笔性文字,历史悠久。清代中叶,在大理白族地区出现了第一部诗话《荫椿书屋诗话》,为弥渡诗人师范所写。该诗话展现了清代中叶云南诗坛,特别是大理诗坛诗歌创作的繁盛景象。通过对该诗话写作时间及版本的介绍,对诗话内容的归纳分析,指出该诗话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代广西的闺秀诗人群体及其诗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广西出现了以桂林为中心的闺秀诗人群体,这些闺秀诗人大多生活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有较好的学习与创作条件。尽管闺秀诗有诸多的局限,但清代广西闺秀诗人的涌现,为清代广西诗坛增添了许多耀眼夺目的异彩。  相似文献   

12.
清代常熟散文可分为两个阶段:清初是第一阶段,作家大都是明遗民,作品有着明显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形式涉及经论、政论、史论、文论、碑传及山水游记;清中叶是第二阶段,作品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内容更多的是为清统治者建言献策、歌颂忠臣良将、宣扬封建孝道和褒扬贞女烈妇,其间也不乏富有哲理的散文和文学性特强的山水抒情佳作。  相似文献   

13.
清初,常熟戏曲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大都以政治、历史事件为题材,以邱园、嵇永仁为代表。清中叶,戏曲家的民族意识淡化,作品或者歌功颂德,或者宣扬封建伦理道德;随着昆曲的衰微,宫廷大戏的撰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以周祥钰和王廷章为代表。清代常熟在戏曲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保存了《古今杂剧》和《六十种曲》。  相似文献   

14.
清初"贰臣"词人多能词.通览"贰臣"词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丰富的内心情感.虽然出仕新朝,内心却悼念明朝,他们多选择隐含故国之思内涵的意象来表达故国之思."贰臣"词人由于在新朝并没被真正接纳,所以常有人生如过客的感慨.这种尴尬的处境,使他们悔恨自己的行为选择."贰臣"词人还多有隐逸之想.他们多通过对陶渊明和菊花的吟咏,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贰臣"的心态是丰富而细腻的.  相似文献   

15.
清代初期,在河南商丘出现了以刘榛、宋荦为代表的词人群,由于地域的关系,他们形成了特有的词学意识,先是标举豪放、倡写真情的词风,随着康熙年间统治的不断加强,他们又转向重醇雅、尚托物寓意的风格,与时代相呼应,它反映出了清廷怀柔政策对清初词学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兵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5):103-109
清初泰州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独特文化个性,又与扬州遗民诗群乃至淮海遗民诗群有着隶属关系的创作群体。这个诗群由泰州本籍遗民与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两部分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就社会活动的范围与生活方式而言,又可分为隐居家园和游食他乡两类。尽管是一个隐逸型的诗人群体,却呈现出极具个性的群体心态:高度关注现实,深切眷怀故国。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使泰州遗民诗群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关注现实人生,嗟贫、叹苦,抒写人生苦况;家国兴亡之感,故国旧君之思;凄苦、严冷的诗风;诗学取向上以杜甫为宗。  相似文献   

17.
清代蜀中遂宁张氏家族,诗人辈出,其中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其玄孙张问陶为代表,为清代文坛增辉颇多,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罚牲刑”是用罚牲畜的方式来惩处犯人的一种刑罚制度,作为蒙古社会游牧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一种律法,被蒙古统治阶级乃至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所认可,并广泛推广使用。清初以及清中后期对“罚牲刑”的立法变化,反映了清代蒙古“罚牲刑”的诸多立法特点,说明了清政府在对蒙古立法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词论中存在大量"以骚评词"的现象,文章试图从明代学者李陈玉提到的"诠释"二字展开,从读者之悟与作者之意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一现象。其中涉及清代词人对温庭筠、姜白石等唐宋词人的批评以及清代张惠言、陈廷焯、冯煦等人以骚评词的实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诗歌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色。就中州一地而言,可谓名家辈出,但也贰臣频现,有着典型的易代文人的人格心态,这与中州文化的思想传统密切相关。梳理其文化背景、心态构成对诗风流变的影响,对建构当时的历史空间和诗坛风貌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