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太空育种技术前景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内江科技》2000,(2):13-14
一、具有广阔前景的太空育种技术 宇宙空间的物理环境与地面有很大的差异。空间环境的显著特征是辐射强烈、微重力(即失重)、微地磁、高真空和超洁净等。科学实验证明,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  相似文献   

2.
太空生物技术是指在地球环境以外的空间的生物技术。这种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微重力(即通常说的失重)。在微重力环境中能够提炼出具有更高纯度和更高同质性的物质,这一潜在的可能性首先使生物技术专家们产生了在太空中利用生物技术加工高质量生物制品的设想。当然,这仅仅是微重力环境的有益应用之一。太空生物技术有着独特的发展前景。通常我们所说的“微重力环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从一般的物理概念上来说,“微”表示百万分之一。所以,顾名思义,“微重力环境”似乎应该是指其中的重力加速度只及地球表面重  相似文献   

3.
微重力科学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是当代高科技的前沿之一,微重力科学及其应用则是近来从中涌现出的一个新领域.随着空间飞行试验的开展,微重力研究日益活跃,已经成为各国空间利用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微重力环境提供了地面不能或难于实现的实验条件,从而可以研究物质运动,特别是流体运动的新规律.微重力研究的诱人前景还在于其商业应用和工业开发.人们预计,在微重力环境中生长蛋白质晶体和半导体晶体,以及加工其它高品质和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有可能成为今后最重要的空间产业.  相似文献   

4.
微重力科学是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的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载人空间活动的主要利用项目。  相似文献   

5.
空间制药     
开发空间资源、建立空间产业将是下一世纪人类进行空间活动的主要目标。国际研究动向表明,空间微重力环境将是优先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空间微重力环境给药理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优越性,某些地面不能生产的药物可在空间制取,为制药工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空间制药,是利用空间微重力、高洁净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对空中实测获取云目标的红外辐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高温标定低温的方法计算得到了云目标的表观光谱辐射亮度曲线,并对典型高度上云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得到云目标红外辐射变化规律,并将光谱测量结果与热像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验证,得到其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的结论。随着光电探测装备及精确制导武器的快速发展,对飞行器的发展和应用构成严重威胁,而为了提高飞行器在复杂战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我国空间诱变工程育种研究取得新成果记者近期获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系性状表现优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随着人造卫星等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诱变工程育种技术已成为人类获取新型农作物物种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利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多种宇宙射线、重粒子和交变磁场等复杂环境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可以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16年4月6日1时38分04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559秒后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第二颗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高度约250 km的圆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实践十号"卫星在太空运行15天,装载着19项科学设施,共28项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生物效应、重力生物学效应和空间生物技术6大方向。卫星的返回舱装载着全部9项生物学设备以及空间材料科学多功位炉和流体物理中的输运系数测量装置;而留轨舱中装载着其他8项微重力科学设施。  相似文献   

9.
空间诱变育种是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利用空间特殊环境方面所做的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自开始空间探索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空间特殊的环境条件,如微重力、辐射等对各种生物系统的影响。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研究的结果可增加人类对空间环境因素作用特点的了解,从而有助于解决一些生物学上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果将为保障征服宇宙空间的宇航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供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和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  相似文献   

10.
人类环境资源分成四种:第一是陆地,第二是海洋,第三是大气层,第四是宇宙空间。宇宙以其辽阔无垠和构造之美令人神往,以其特殊环境构成太空环境资源而引人注目。由于当代宇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发太空资源已经不是什么虚无飘渺的幻想,而逐渐变为人类的现实。太空环境资源包括微重力、高真空、高空能源、宇宙矿藏和高远位置。微重力微重力资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新资源。在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受重力支配的。水力发电、高炉炼铁都离不开重力,重力在这里起着有利的作用。要在地球上生产出更为理想的新材料,重力(也叫引力)却是一大障碍。由于重力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影响材料的成份和结构,因此使材料达不到理想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类已知太空环境与地面环境不同,并利用这些不同的环境进行太空育种、新材料制备、生命科学实验等。请你说说太空物理环境有哪三个主要特点。答:与地面环境相比,太空物理环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①微重力;②强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宇宙射线);③高真空。1987年以来,人类已在太空环境中利用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再返回地面,培育了数百种农作物、园艺作物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品质得到了优化、改善。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显著增加,营养价值大大提高,有的品种口感风味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微重力环境是太空航行的一大杀手,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太空中重获重力吗?  相似文献   

13.
1 概况 根据1998年4月中俄双方就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与俄罗斯空间局Keldysh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不同重力环境下的两相流流型空间微重力实验,实验获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说天宫一号是为了解决交会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那么天宫二号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14项科学研究实验。下面就介绍其中的一些实验。1.空间冷原子钟这是全球首台在轨运行的冷原子钟。目前投入应用的精度最高的冷原子钟是利用激光冷却和囚禁原子技术的(铯原子)喷泉钟,而空间冷原子钟借助太空微重力环境,把冷原子钟所能达到的精度又提高了一两个数量级,意味着这个钟在太空运行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的误  相似文献   

15.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未来的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巨大发展优势,文章分析了临近空间的环境,通过各国发展的现状分析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特点和性能优势。通过比较当今已研究出飞行器间的优缺点,并结合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改进方向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型多旋翼飞行器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民用、军事等领域当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地形复杂恶劣、环境危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小型多旋翼飞行器,代替人完成工作,降低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在小型多旋翼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通常面对较为复杂的飞行环境,因此,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需要对各种障碍进行有效的躲避。基于此,本文对小型多旋翼飞行器辅助避障技术进行了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适应各种空中环境和起降环境的无人机成了无人机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涵道风扇类飞行器气动布局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涵道与前拉复合式飞行器。该构型相比常规构型涵道飞行器具有较大的飞行速度,同时由于涵道的增升作用,使其短距起降性能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未来的太空探险计划中,人类不仅仅限于在近地轨道上生活一年半载,或到其他星球上游览一番,而是要在太空建造长期供人居住的太空城和到其他星球上建立外星基地,人们将在那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那么,太空中的长期微重力环境对人类或动物的繁育是否有影响呢?在微重力的情况下,精子是否可以与卵子正常地结合?受精卵是否可以正常分裂,形成胚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航天生物学家们在航天飞机、空间站上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看到:微重力使精子变得活跃了。1988年,当德国研究人员尤·爱格尔曼将公牛精子送进沿着轨道飞行的欧洲太空火…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太空育种是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太空育种就是将种子带到太空,在微重力条件下,使其直接受到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最终使种子DNA断裂,回到地面时,DNA重新排列组合产生变异。我想,我们可以在地球上人工制造“宇宙射线”。利用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如铱192,铱192可放出γ射线使生物体的DNA断裂。至于微重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种子和铱192放入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盘中,并使其旋转,这时铱192与种子会受到一个离心力,当我们将这个离心力控制在大小约等于重力的条件下,此时的铱192与种子会周期性地重复从失重到受2倍重力的力,于是间断的微…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增强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航天技术开拓了太空,并使其丰富的资源,诸如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微重力、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