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亮 《中国广播》2010,(9):80-80
在舟曲的救援现场,你会看到很多稚嫩但却坚毅的面庞。在救援官兵中有很多是“90后”,他们用汗水、用鲜血,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生命大救援。  相似文献   

2.
8月15日,10点,太阳火辣。临时搭建的平台前摆满了花圈,废墟上的人们胸前佩戴着白花,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 仅仅7天前,这里还是繁华的闹市、密集的房屋、幽深的街道,而如今,一切被深埋于5米厚的泥沙之下,沉于穿城而过的白龙江中。  相似文献   

3.
速奔舟曲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10,(10):55-55
24小时的路程8月8日上午,我从互联网上得到消息,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下午,待我下决心奔赴灾区的时候,发现当晚飞兰州的飞机已客满。查看网上地图,舟曲距四川九寨沟公路里程约500公里.遂购9日上午北京飞九寨沟九黄机场的票。  相似文献   

4.
视觉     
《大观周刊》2010,(31):2-3
加油舟曲 在甘肃舟曲8月7日发生特大泥石流之后。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爱心祈福活动。表达对灾区民众的祝愿。  相似文献   

5.
蔡晖 《军事记者》2010,(11):42-44
(一) 8月8日晨,星期天。 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视,关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报道就出现在眼前:近2000人失踪,数十人遇难……  相似文献   

6.
周青先 《青年记者》2010,(19):53-54
8月18日早晨8点30分,我在舟曲泥石流现场呆了9天之后,带着一身未来得及洗掉的泥水汗渍回到家,疲惫到一睡难醒.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14,(2):F0003-F0003
2010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特大雪灾。25日夜。某边防团工兵冒着严寒疏通公路。2010年8月14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救灾部队在湍急的水流中架设浮桥。  相似文献   

8.
陈楠 《兰台世界》2010,(12):48-49
本文通过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分析了泥石流发生时可能对档案馆和档案造成的损毁情况,剖析了部分档案受损的原因,从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风险意识和人员培训、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档案安全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分析了泥石流发生时可能对档案馆和档案造成的损毁情况,剖析了部分档案受损的原因,从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风险意识和人员培训、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档案安全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鸿浩  毛展  张郑国 《新闻世界》2011,(11):110-111
本文以舟曲特大泥石流中大学生王凯“微博”直播灾情为案例,研究在特定事件中微博的传播过程,并结合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自我表露、符号互动等理论提出了描述特定事件微博的“3+2”传播模式,对一般事件中微博传播模式的解读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10,(9):F0002-F0002
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肃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刻派出多路记者赶赴灾区一线,并整合公安消防,武警等多路信息来源,发布救援最新消息。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8月7日,我省甘南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甘肃省档案局立即采取措施,迅速全面地开展了抢险救灾工作:一是在第一时间向省委和国家档案局汇报了舟曲县档案管护和档案部门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向舟曲县档案局发去慰问电,并转达了国家档案局对舟曲县档案工作者的慰问;二是全局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主编,记录抗震救灾中中国媒体先进事迹的大型彩色图文书(《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落笔时,北京下起一场雨,我有些惊慌,有些紧张.雨落北京,对于干渴的北京而言,本是幸事.但是从舟曲返回北京后,我对降雨异常敏感,生怕雨不是落在北京而是舟曲,生怕降雨等因素促使舟曲的泥石流、滑坡易发、多发,生怕舟曲百姓遭殃.  相似文献   

15.
刘钦 《中国广播》2011,(1):51-52
2010年12月26日,在《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特别节目的直播过程中,虽然舟曲报道组和直播间的连线时间很短,但其背后蕴涵着的是报道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舟曲一个星期的采访中,多路记者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步行来到泥石流废墟、居民安置点、学校、房屋维修现场、农贸市场等灾后舟曲的各个角落,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16.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举世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7.8级.震源深度11公里.震中烈度11度。顷刻之间.唐山人民百年间辛勤建设起来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大地震造成242419人死亡(含京津地区).164581人重伤.7218户家庭断门绝烟.  相似文献   

17.
檀梅 《新闻实践》2008,(7):9-11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多少回,我们曾为这样的诗句潸然泪下;"到那个时候/我请你伫立窗口向远方眺望/或许你能发现我的目光/虽然很遥远,但它正在向你凝视/到那个时候/我请你在春天远足去/或许你能遇上我/我们一起看漫天碧绿看河水流淌"——多少回,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在后方守望;  相似文献   

18.
对灾难报道能力的提升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综观近几年的灾难报道,我国媒体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报道模式、手段和思路在不断改进,取得了突破.汶川地震报道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及时性、透明性和人文性.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灾难新闻报道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还处于探索时期,但总的来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突破,特别是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的报道可圈可点.其报道上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体现:  相似文献   

19.
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决定了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企业诚信就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20.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新华社2010年9月9日播发的《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一稿,荣获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历史眼光、传神笔法、全球视野,透彻分析抗击自然灾害带给人们启迪的新闻精品.有人评价这篇通讯"填补了国内诸多媒体对自然灾害深入思考报道的空白,是一篇全面展现、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稿件播发后,包括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在内的80多家报刊在重要版面突出刊发,广播电台大量播报,起到了正面引导舆论的良好效果.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民族忧患意识、深刻觉悟的经典之作,时间将凸显这一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