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猛 《现代语文》2011,(9):97-98
【教学创意】 本篇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内容,学习目标是要熟练背诵诗歌及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因此,本课拟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合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相似文献   

2.
上完《春江花月夜》,笔者感慨良多。这是一篇经典诗文,很多教学前辈讲过,思来想去,笔者认为经典的东西上出新意是有难度的,但通过努力同样能够展现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3.
《学弈》是人教版第11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这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学生读起来比较拗口。如何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具体朗读设计如下:一、正确流利读1.学生自练。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努力将文章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指一名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来帮助他。再请一名较好的学生来读。(出示本文)3.自悟方法。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已经做到了正确流利。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读得这样好呢?(用心读、反复读、帮助读等)(出示:朗读目标正确流利读)4.下面我们一起来正确流利地齐读这篇文…  相似文献   

4.
课型:欣赏课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欣赏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选自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  相似文献   

5.
周长春 《阅读与鉴赏》2006,(11):42-44,46
现代诗人闻一多曾写过一篇《宫体诗的自赎》,其中在谈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的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诗人评诗,心心相印。虽有溢美之嫌。然足见后代诗人对此诗拍案激赏之神情。  相似文献   

6.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读好文中魏王的两句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这两句对话是 :“是吗 ?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 !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的这两句话 ,前者是大雁掉下之前讲的 ,后者是在亲眼目睹大雁掉下之后讲的 ,虽然都表达了魏王的惊讶 ,但说话的语气却不相同。在讲解了朗读的要领后 ,学生还是不能把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朗读到位。这时 ,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师 :现在听老师读一遍 ,边听边想 :这两…  相似文献   

7.
《瀑布》一诗,描写了瀑布的壮丽景色,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秀丽。全诗情景交融,是一首借景抒情诗。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组课年级:八年级教材:新人音版中学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课量:三课时一、组课目标乐于多元聆听、谈论、传诵民族经典,感悟民族的即世界的艺术思想。初步理解《春江花月夜》鱼咬尾、换头合尾等民族作曲手法与民族器乐特色。主动参与主题表现、吟诵演唱、即兴创造等鉴赏活动。  相似文献   

9.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后人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评价:“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此诗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该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其中值得品味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教学该诗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流畅地诵读诗歌。2.分析诗歌中抒写的景、情、理及其完美融合,感悟诗歌。3.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扣住“品读、感悟、创造”这条主线,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对朗读教学许多教师一向感到比较头疼 ,觉得办法不多 ,教学效果不明显。本期我们有意识地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中 ,组织了 4篇有关指导学生朗读的文章。它们分别从古诗和现代诗的朗读教学方面 ,谈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都来自这几位教师的亲身实践 ,并且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对《凡卡》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教者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一、找准基调,引导朗读《凡卡》一文蕴含五种情感基调,要读好这篇课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找准这五种情感基调,然后针对不同基调进行朗读。1.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悲伤的调子———凡卡准备写信时的担心、害怕:“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而“昏暗的神像”又给凡卡写信的环境抹上了压抑、悲伤的底色。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者应引导学生读出担心、害怕、…  相似文献   

12.
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语文教学界广泛认可,而要切实让朗读教学真正达致理想的教学效果,则必需认真做好朗读教学的设计,不至于在教学中,为朗读而朗读。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以"张若虚的那轮月亮"为共生原点,以对这轮月亮的追寻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组织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有字有句,有句有篇,有点有面,有纵有横,有理有趣;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节节相生。  相似文献   

14.
选修课的设置和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理论构建上,选修课的设置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和学分制五大特  相似文献   

15.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一代名篇,自其诗学价值发现以来,大批学者对其进行了美学、哲学等诸角度的分析。本文仅从其哀而不伤的生命基调及宏大的宇宙意识、韵律节奏的音乐美两点切入,以期能够在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方面,迈出一小步。  相似文献   

16.
17.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瀑布》(六年制语文第五册)一课的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的这首诗歌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其中贯穿着作者“听到———远看———近看”时所产生的不同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脉搏把握住。教学中,我抓住七处比喻和三处感叹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效果显著。1.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作者未见瀑布,先闻其声,循声而来,心情开始不平静,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激动,总想找到合适的字眼表达此时的感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浪…  相似文献   

18.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悲哀,有游子思妇间“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凄凉,但李泽厚先生说他从中得到的感受是“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只是一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此中原因主要是诗句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语词或意象的指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磊 《语文知识》2003,(9):45-46
诗歌的最高美学层次是它的境界。所谓境界,即古典诗歌中的意境,它是意与境的统一,是情与景的和谐。王国维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以说,意境是诗歌的艺术精灵,评赏一首诗的艺术效力和审美价值,最基本的审美准则就是看其有无独特的意境创造。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以其清幽的意境,使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项峰”。在诗歌中,诗人将主观感情与客观外物结合起来,细致地描绘了春江之夜从月升到月落的迷人景致,字字句句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离别的  相似文献   

20.
“孤篇横绝”、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委实是一首将男女相思之情置于纯洁无瑕之月光下描写的最纯美、最澄明、最亲切、最温馨、最受人们喜爱的相思之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艺术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创新美,结构美,语言美,修辞美,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禅意美。《春江花月夜》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