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历史上都曾出现过许多年轻的杰出人物,他们大都从小就显示出超常的智力并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由于各人禀赋和主客观条件不同,大约有千分之三左右的少年儿童智力超常(国外称他们为“英才”)。我国有一亿几千万少年儿童,中间可能蕴藏着几十万个智力超常的早慧儿童,这是一笔巨大的智力资源。对这些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培养,他们的聪明才智就可能被压抑  相似文献   

2.
顾名思义,“超常”就是超出常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的智力分布是呈常态分配的。智能极高和极低的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中等,属于常态范围。超常儿童就是智力非常优异的儿童。这类儿童在我国古代称为“神童”,国外叫“天才儿童”,这类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3%—1%,是儿童中的少数。但他们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如果能早期发现,给予正确教育和培养,就可以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为了发现,鉴别和培养超常儿童,就必须对超常儿童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关于超常儿童的内涵关于什么是超常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有过许多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下过多种定义。随着超常儿童研究的深入发展,随着人们对智力涵义、实质及组成等问题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超常儿童的概念也不断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超常教育的实践与前瞻汤洪高一、超常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1.超常人才的客观存在超常教育是指对智力超常的少年儿童进行超越常规的教育,它在中国古代叫做“神童”教育,在国外常常称作“天才”教育。超常教育的依据之一,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着数量不少的超常儿童,...  相似文献   

4.
一、1978—1981年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解放思想的阶段第一、突破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某些“禁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教育思想与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揭露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借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如何适应新的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重大问题。有的学者把未来社会你为“信息社会”、“智力社会”,足见智力问题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位置。研究智力开发的学科很多,但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基本的重要的学科。智力是正常人生活、学习、工作最重要的心理基础。智力是人与周围环境取得动态平衡最重要心理的保障。开发智力资源是迎接技术革命的最重要的心理准备之一。在新的技  相似文献   

6.
整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育的某一系统为对象,以系统科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应用,研究以改善或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目前正越来越广泛地展开。特别是近来已提出实验研究的形式,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杜威这样说过:“很好地阐明一个问题,那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如何来认识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及其在整体改革实验的应用呢?有关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颇多异义,笔者愿提出一些观点供探讨。一、“整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非来自“主观赋予”显然,教育及其研究的整体化趋势,是由于系统科学的推动。人们深感局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怎样学习教育学?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也许能给你有所启迪。一、把学习教育学与学习生理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人、培养人的基础科学,它的若干教育教学原理是建立在人们对其自身的生理、心理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根据新教学方案的有关规定,师范学校在开设教育学课之前,已经先开设了生理学和心理学。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运用有关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来理解和阐述教育学中相应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例如,根据小学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解剖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学中有关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人的发展” ,无疑是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因为教育的其他功能和价值都建基于“人的发展”。然而在教育学的视域中 ,“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几乎所有的教育学著作和教科书要么语焉不详 ,要么不得要领 ,要么是心理学关于“发展”概念的简单移植。过去 ,在我们的教育学中 ,对于“人的发展”的理解 ,仅仅停留在心理学的理解的水平上 ,即“发展是指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这是成熟和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两者的函数”。心理学关于“人的发展”最大的局限就在于 :它剥离了个体发展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指涉 ,漠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完善对智力超常少年儿童的发现、培养和教育的一整套体制,1985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摘     
“超常”儿童还需要帮助一般认为,只有弱者和学习不利的儿童,才需要我们给予帮助。事实并非如此。“超常”儿童也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应根据他们的特殊需要、潜力、水平和特点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然而,由于分层教育的缺乏,大多数“超常”儿童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帮助,因而他们没有比众多智力中等的儿童发展得更好。这些“超常”儿童被平庸的教育消耗和埋没,他们的成就动机变得日益低下。由于在认知上这些孩子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加之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他们时不时地成为班里的小丑,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怪异”行为。低…  相似文献   

11.
在林彪、“四人帮”猖獗作乱的日子里,心理学被作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东西判了死刑。其实,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战线的同志们都痛感有必要学点心理学,以便更自觉地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学点心理学”,已经成为普遍的呼声。在目前学习材料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我们约请昆明师范学院教育学科教研室的同志撰写了一组《心理学讲座》的稿子,就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问题,作简要通俗的讲解,在本刊连续刊载,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1979年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对超常儿童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追踪研究,探讨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可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实行"因材施教"提供心理学依据,有利于我国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能加速现代化所需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这里就要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超常儿童的研究所谓超常儿童,是指那些能力发展超过同龄水平的儿童。超常儿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智力超常;一种是专门能力超常。前者在智力方面异乎寻常;后者在绘画、音乐、体育和数学等方面显露才华。在西方,把…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伩》编辑部和本刊编辑部最近联合邀请在京部分心理学工作者、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举行坐谈会,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探讨少年儿童智力发展问题。坐谈中发言的同志一致认为当前讨论这个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实践上讲,就是要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大家认为,象宁铂这样的孩子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很需要的。我们不能坐等自然的恩赐,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儿童的智力、汗力。“四人邦”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我们就要善于发现人才,培  相似文献   

14.
科学无禁区     
林彪、“四人帮”在理论问题上重要流毒之一是设置了种种禁区。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而林彪、“四人帮”却鼓吹毛泽东思想是“顶峰”,是所谓“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妄图把毛泽东思想变成脱离实践,不受实践检验的宗教信条和神圣偶像。谁要是敢于触犯这些禁区,便说成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甚而打成反革命。事实证明,“四人帮”设置的种种禁区是用来禁锢人民的,他们自己就是反革命,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凶恶敌人,是地道的以假高举冒充真高举的假马克思主义政  相似文献   

15.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大约有千分之三左右的少年儿童智力超常。少年儿童中间可能蕴藏著几十万个智力超常儿童,这是一笔巨大的智力资源。对他们如能及时发现,正确培  相似文献   

16.
元教育学概论——元教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学的元研究和元教育学(metapedagogy)的概念不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创见,而是教育学360多年科学发展及研究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科学思想精华的必然昭示,也是近些年来教育学家们从“反思”中获得的共识。反思之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范畴是什么?教育学的概念清晰吗?教育学的体系合理吗?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如何?直到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一系列教育学的元理论性问题一股脑儿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些难题,人们开始提出要清理教育学的“门户”,要注重教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婷婷:钟珂文同志长期从事少儿超常教育研究,发表和出版过许多超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论著。今年本刊连载了他撰写的“少年大学生家庭教育”后,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智力教育等问题,为此我请来了钟珂文同志,他欣然执笔,以飨读者。安徽读者钱明华问:我从你的著作中知道许多少年大学生是通过画画得到超常发展的。所以,我想请一位学画家来辅导孩子学画,可是孩子不愿意,却只喜欢看电视,你说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文艺的人民性,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美学概念和经常议论的一个问题。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却并不是一致的。早在文化大革命前,有的人为强调要对文艺作阶级分析。就曾指责那些研究古典文学人民性的人“放弃对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民作阶级的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大搞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关于文艺人民性问题的研究更是成了禁区,无人敢于问津。粉碎林彪、“四人帮”后,党的  相似文献   

19.
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教师的重视,目的是使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然而,一些“聪明孩儿”、“神童”的远期发展并不理想,这提醒了人们:在人的一生发展中,“非智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推孟等人曾对1500名智力超常者进行了长达50年的追踪研究,并对其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者各抽取150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两类人,虽然都具有超常的智力,但结果悬殊,关键在于“个性”这一非智力因素。还有研究表明,其中非智力因素较高的人,直到晚年仍参加适当的工作,精力充沛,成绩和社会地位均较高。我国心…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学校担负着为无产阶级培养人材的重大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本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早已解决了的一个问题。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一问题却被严重地搅乱了,致使教学工作几乎成了禁区,教育质量惊人下降。 现在,林彪、“四人帮”虽然已被打倒了,但他们在教育领域设置的这一禁区还没有完全打破,有些教育工作者还是心有余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有助于彻底摧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