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丽 《江苏高教》2002,(5):65-67
本文着重探讨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情况下如何从源头上保证招生质量。通过分析扩招对研究生招生生源及研究生招生管理的一系列影响后,提出改革现有硕士生招生体制,建立有效的目标机制和监督、调控机制,并在操作上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全面的过程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单位,在招生结构优化中能发挥自主权作用的主要体现在自身招生计划的调整上。本文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对各院系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为使高校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确定了十个调整指标并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模型。根据此动态调整模型,把招生指标分配到各院系,院系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本学院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计划调整。通过这样的动态调整,能够把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好地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模型,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工作单位、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工作前景和工作满意度五个方面设计就业质量调查问卷,选取H大学2013届初次签约的388名硕士毕业生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求稳现象明显、专业不对口现象显著、所在单位的保障体制不完善、培训和晋升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通过进一步分析该现象的原因,提出建立健全H大学研究生就业促进机制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5.
6.
研究生招生是为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选材的关键环节,它从源头上决定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专业重视实际动手和编程能力等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招生环节的选拔机制和质量保障进行探讨。结合院系报考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从院系一级学科群优化初试科目、加大复试权重、规范考核内容等措施,着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编程设计等动手能力,逐步建立并形成从知识性考察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考察转变的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规范并完善相应的监督和保障制度。院系的实际招生情况表明了该招生选拔与质量保障机制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确定具体调整指标体系、确保可行可操作三方面,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调整为例,提出了一种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科学位点的实际发展状况,综合考虑研究生教育过程,结合测算结果合理确定调整比例,最终确定各研究生培养院系的实际招生计划数,以实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有效推进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的合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尽量减少或避免分配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在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原则,构建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业硕士研究生基层就业的困境,然后提出了农业硕士研究生基层就业的优化路径,包括完善招生机制,激励有志于基层就业的学生报考农业硕士研究生;面向基层,强化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助力基层,健全农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论研究生教育扩招与质量保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 ,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实行结构性扩招和弹性招生数量制 ,对招生和培养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是在招生总量增长的同时 ,仍然保持研究生教育原有学术型传统及其在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中的应有作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硕士研究生阶段从事科研工作与他们毕业找工作时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生培养的科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这对关系有时存在矛盾。文章揭示了这个矛盾的起源、发展、结果。并给出了解决这种矛盾的建议和方法,即转被动科研为主动科研,平衡科研工作和找工作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对硕士毕业生迁移就业目的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一项硕士生就业数据,从毕业生迁移就业(包括离开户籍所在地和离开求学所在地)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考察我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实证结果发现选择迁移就业的毕业生在全国各省市分布极不均衡,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与浙江吸引了大部分各种形式的迁移就业的毕业生,而中西部省份对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吸引力非常不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生就业优势不再凸现。文章从研究生群体学历、年龄、性别和专业等不可控因素入手,分析对就业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研究生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环,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非自愿就业概念来解释和测度就业质量。本文认为,虽然非自愿就业尚未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但非自愿就业现象却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质量问题的产生。非自愿就业可以充分利用价格这一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对大学生的实际工资和保留工资进行量化处理,使关于就业质量的大量微观变量集结为宏观模式,从而建构起一个基于非自愿就业、可收敛、可量化、可操作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是由外部协调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组成的一个开放的系统,由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制(修)定、评估监控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子系统组成,具有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等特性。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得到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系统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方案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0月29日,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盐城召开。会议以“面向新时代的教育”为主题,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培养规律探索与模式改革、“破五唯”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与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等主题展开了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推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以达到促进研究生教育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破“唯论文”导向下,高校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素养的养成,而不再盲目地要求发表论文,尤其是低层次论文。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和青年导师而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更好地实践破“唯论文”政策。但矛盾的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很多研究生由于学校政策或以就业为导向,只追求低层次快速发表的论文,从而满足最低的毕业要求。这与破“唯论文”是相背而驰的,也潜在地导致了研究生和青年导师之间关于论文发表层次的矛盾。因此,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缓解矛盾长效机制为:增加科研成果的对等条件;从其他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质;降低发表低水平论文的收益或增加撰写高水平论文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首先阐述了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功利化倾向、自身职业发展定位不清晰、创业创新能力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