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要抓教师队伍的全面培养。把思想品德课作为每个授课教师的必修课,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强化教师队伍的道德意识观,为人之师,先正其身,后授其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家庭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家长对儿童营养、卫生等方面关注较多,却往往忽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行为习惯养成问题。不少家庭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而陷入误区,认为只要让孩子提早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就尽到了家长的职责。二是社会不良现象对儿童早期道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由于社区儿童活动设施、资源的缺乏,不少儿童的主要娱乐活动是看电视。然而,电视荧屏上充斥着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画面,贴近儿童生活、丰富儿童道德情感的好节目少,…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吗?在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呢?如果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缺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学前儿童是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似乎太“上纲上线”了。即使学前儿童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再从道德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道德哲学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如果一种行为是不情愿地产生的,那…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国家对对学前教育政策作出调整,幼儿德育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学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启蒙阶段,家庭德育具有重要启蒙作用且伴随幼儿终身。学前儿童的道德现状存在功利性观念和德育目标和内容缺乏实质性,落实到儿童的社会性交往行为上还有实际差距。  相似文献   

6.
胡艺瑾  卢清 《时代教育》2012,(7):264-265
随着人们对童话故事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童话故事已经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给幼儿适宜的道德教育并实现幼儿道德教育的目的,文章通过对童话给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分析,从而从幼儿教师、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童话教学达到提高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家庭在学前儿童道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以期达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研究幼儿的创造性必然涉及评价问題。正式的评价方法很复杂,需要特殊的设备和量表,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这儿介绍一种非正式评价方法,供读者鉴定创造型英才儿童和创造倾向行为时参考。这方法是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广泛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育》2000,(12):40-40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孔起英副教授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的观点颇有见地。作者提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通  相似文献   

11.
李晓燕 《学前教育》2005,(12):37-38
一个故事索菲亚的父亲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工作者。在父亲的训练下,她走上音乐之路。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艺术启蒙者是父亲。直到有一天,她看了一场音乐会。演奏者身心投入的演奏,深深打动了她。她沉浸在音乐中,仿佛回到了幼时的家:母亲随意地轻轻哼唱着短小而优美的旋律,把厨房、卧室都变成无处不在的音乐之所。她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她冲到走廊上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一直以为我的音乐启蒙人是爸爸。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是你,妈妈!”  相似文献   

12.
在学前阶段,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往往存在高估现象。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解析,认为这种自我高估对幼儿自身发展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并对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与责任心。他们愿意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任务,并以旺盛的精力创造性地完成。他们不愿意碰运气,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具有自信心的人其内在动机也比较强。动机最主要的功能是控制注意活动。内在动机越强,越集中于获得活动本身内在的本质,而对于环境中与活动无关的东西注意较少,工作、学习起来就会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因此,具有自信心的人常常具有较高的工作、学习效率,并能取得较好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行为评价与自信心的培养叶平枝学前儿童行为评价指的是成人对学前儿童行为所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教导,其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掌握简单的社会规则、做人准则,以及粗浅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简言之,学前儿童行为评价就是成人对学前儿童行为所做的表扬或批评。它是学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一些研究往往停留在提出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上,其抽象、概括有余,而具体化和操作性不强。本文在吸收借鉴教育评价的一般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力观与学前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并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近20年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人们发现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任务选择和内部目标设定,还决定我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经历时…  相似文献   

17.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小学教育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于幼儿园教育。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养方式是促进学前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友谊,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友谊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们彼此友好相处,知道如何合作、分享和理解时,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一至两岁的婴儿,喜欢和其他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19.
二、创造倾向的行为指征如果下列一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地表现出来,就可以认为具有创造才能。创造倾向的行为指征检查表普通材料的制作利用普通材料与废弃物制作玩具利用普通材料和自然条件做游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关于"道"和"德"的含义与关系的论述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用丰厚的道德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睿智的道德思维以提高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实效;要运用元认知理论,扩充道德知识以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强化道德体验以升华高尚道德情感,加强道德监控以铸就成熟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