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鲁迅研究者曾有言:“《两地书》是生活教科书,是很好的精神财富,作为鲁迅、许广平通信集的《两地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情书,而确实够称得上一代青年的生活教科书。近期柏朝霞著《〈两地书〉论稿》(中国窗口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出版,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2.
相比较于对鲁迅小说、散文、杂文等文体汗牛充栋的研究,《两地书》的研究则略显不足。《两地书》在1933年出版后,文学界出现了一些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学术研究,更多的是一种读后感,一种直观的、感性的喜恶,还没有上升到深层的学理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陆续有《两地书》的研究文章出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这才使得《两地书》的研究呈现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格局。各方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鲁、许的爱情见证;资料研究;原信与《两地书》的比较研究;"编辑作品"还是"合著作品"以及专著研究等。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分析和挖掘《两地书》所涵盖的独特价值,对丰富和深入鲁迅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阎若璩为代表的学者以《古文尚书》原文与《孟子》引《书》之文不同为伪迹。但是,《孟子》引《书》存在改动加工情况。《孟子》的《梁惠王下》和《滕文公下》两篇对《古文尚书》的《泰誓上》和《武成》的两例征引,便是孟子为圆己说有意改动的结果,不能以此作为《古文尚书》造伪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就碛砂藏系改动原书文字的情况考察《玄应音义》碛砂藏、高丽藏二系的异同,其改动原书文字的情况可归为三种:根据时音改动释文切语;不明底本之误而以意妄改;据字书删改玄应训释失当之处。充分认识碛砂藏系这些改动的性质,把握其改动的大致规律,不但能让我们对其版本系统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而且能正确指导《玄应音义》校勘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包身工》修改类析四川南充高中杨猛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野蛮残忍的包身工制度。作品写于1936年,最初发表于《光明》半月刊,后来收入《夏衍选集》和高中课本时,作者和编者都曾作过文字上的改动,现将部分改...  相似文献   

6.
郭凤霞 《新疆教育》2013,(9X):117-118
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是作者从自己上百万字的班主任工作笔记中筛选出富有创新性、趣味性、艺术性的事例而撰写的。书中每一招作者都是以一个成功的事例来阐明的,给人直观和真实的感觉。书中一点都没有长篇大论,但是从那—个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却真正的学到很多东西。班主任的工作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在我国曾是风行一时的“红色经典”。年轻时,我曾不止一遍地读它,并为书中许多动人情节和名言警句感动。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完全是自己的生平”,“书中对真实性所抱的态度是严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钢铁》中的保尔·柯察金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所描写的一切是完全真实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的面前。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有三大改动:1.佚佚信的增收;2.鲁迅原的本校勘;3.注释的修改增补,在佚佚信增收方面,《鲁迅全集》增收了新发现的鲁迅佚24篇,其中有19篇将进入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增收了新发现的佚信18封,还收入了68封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含日原稿和中译)约10万字。  相似文献   

9.
读史·汉书     
<正>《汉书》,班固(公元32—92年)所撰,为与《后汉书》区分,也可称为《前汉书》。《汉书》开始了断代史的写作。在体例上基本采用了《史记》的体例,并略有改动,将  相似文献   

10.
一、容易混淆的作品 1.《汉书》与《后汉书》 两书均为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作者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北朝史学家范哗。  相似文献   

11.
《三味书屋》中几外文字的改动《三味书屋》入选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时,文字有如下改动:1.原教材:“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一个书塾,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新教材:“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原教材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不同版本作者对《圣教序》内容的窜改中,论述到诸多改动的来龙去脉,共涉及到吴承恩是否为最后百回本《西游记》作者,以及《西游记》方言研究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作者通过日记的形式写了意大利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名叫安利柯。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两个世纪以前的生活。书里有师生、邻里、父母家人之间的感情,有对故土祖国深深的眷恋。《爱的教育》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真实。书中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相似文献   

14.
《隋书》修订本中的校勘记列举了《北史》《册府元龟》《通志》等书中的相关异文。其中有些异文可以从辞例的角度予以排除。这一类异文是《北史》等著作对《隋书》原文改动的结果,不宜作为参校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刊启事     
正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凡向本刊投送的稿件,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本刊发表的文章或信息,在编辑时或多或少有所改动。如作者不希望本刊作任何改动,请在来稿中注明。欢迎读者上网浏览本刊  相似文献   

16.
姜宽飞 《中国德育》2008,(12):73-75
《窗边的小豆豆》是我为儿子买的书。这本好评如潮的书是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大作。小豆豆即作者本人,文中真实地记录了她上小学时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学习环境。正是这段时光,为她以后的成功与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的剧本《高渐离》(也即《筑》)经历了两次修改,而第一次修改的内容最多,但一直以来没有被学术界重视。一般的学者只是对它最后一次修改的版本进行评价。本文着重对《高渐离》的初版本和第一次修改本进行比较,分析改动的原因,评价改动前后的艺术效果,从而能较为客观、历史的再现这部剧作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8.
《醒世姻缘传》一书作者西周生的真实身份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使用数理语言学这一工具,通过对《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的统计,分析两部作品在言语风格方面的差异,得出蒲松龄并非西周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隐含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韦恩·布思于1961年在《小说修辞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叙事学概念。此概念自诞生以来在国际叙事研究领域被广泛运用,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隐含作者”来源于作者编码和读者解码的过程中,是作者构建与读者想象推导出的作者形象,它是一个与真实作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概念,与真实作者之间呈现出相似性、互异性与对立性的对应关系。“隐含作者”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又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地阐释作品。  相似文献   

20.
打上了时代烙印的历史剧创作,在虚构艺术上有三层约束:历史真实、现实需要和艺术本体。 元代马致远所作的杂剧《汉宫秋》,因作者对历史题材作了一系列改动,从而表达出自己鲜明的思想倾向。当历史真实和现实生活构成矛盾时,马致远以“现实需要”为其虚构准则;当历史真实和艺术本体的特殊审美规律的需要相抵触时,马致远又偏向于艺术本体的需要。通过对历史真实、现实需要、艺术本体的三重选择,借帝妃离合之情,发民族兴亡之感,表现民族与时代的悲剧,此即为马致远创作《汉宫秋》杂剧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