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一春天里最让人忧愁的时刻就是清明了,一个春天的细雨都是为这一天而下的。《清明》一诗起句便有无比意蕴,"起得有味"。"清明",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时候,清明在仲春之末、暮春之初,是人们祭祖的时候,也是人们踏春赏花的时候。祭祖本身就很矛盾,  相似文献   

2.
<正>在诗词中,雨是有性格的,它们或大或小,或密或疏,时而细腻,时而柔美,雨落成诗,动人心弦。冯延的"清明雨"——"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鹊踏枝·清明》)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游丝、落絮、红杏花,这些景物的描写,暗示春之将逝。"满眼"一词已经凸现了人的出现,是从闺中人的视线和心情来看景了。"游丝"和"落絮"都是经典的春愁缭乱、幽思绵绵的意象,  相似文献   

3.
清明     
正思绪飞到古远聆听成为习惯清明时节的细雨更让凡心空灵起来——思念、思虑、思考一切的思绪化为这么一场细雨——断断续续踏上归途找寻古远的记忆纪念你生生的亲人追忆会让躁动的心沉静——感恩、感谢、感动所有的思绪化为这么一场细雨——朦朦胧胧  相似文献   

4.
清明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谨以此文作为一篇祭,敬献在她的灵前。 ——题记 清明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着…… 沐浴清新的清明雨,踏着洁净的石板路,来到那已拆去的祠堂前,我又想起了你。你是带着父母的斥责和白眼来到这儿的,你又是带着乡亲们的眼泪和叹息从这儿离去的。 老师,还记得吗?那年山茶花开得正茂,我在村口放牛,远远看见你提着个装满书的大网袋朝村里走来,脸白晰晰的,穿一件雪白的衬衣,着一双雪白的凉鞋。我一怔,以  相似文献   

5.
所谓"宪政民主",就是遵循名副其实的宪法之指导原则——自由与平等以及人道与公正诸社会治理道德原则——而受其限制的民主,因而也就是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宪政民主,那么,该国的政治必定清明,国民的德福必定一致,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动力和愿望必定强大,最终形成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因此,宪政民主是提高国民总体品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还有几日,又到清明时节。盼望着今年清明能有雨,让老天爷也能为逝去的亲人掬几捧泪。虽说从未见江南的清明下过大雨, 可所有的清明,雨一定是淅淅沥沥,抽抽泣泣,催人泪下的。此时不知今年的清明是如何,心已经充满泪。——题记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节日大多和祭祀有关。以祭悟道,这是国人的智慧。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祀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家国情结也在清明时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无论你在何处,身居何位,只要心中还有"家",清明就会在你心中。诗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犹及清明可到家",就是人们怀念逝者,赶着清明回家祭祀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快乐”是一个被空前广泛提及的词语,在越来越注重和关照精神宽广疆域的今天,更是被那些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的人们频频点击,勇敢实践。可是,在曲终人散、繁华凋敝之后,在敛尽笑容的静静时刻,在月朗星疏的清明之夜,你有没有辗转反侧地问过自己: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我快乐吗?下面这几篇短文,都是从《作文与考试》杂志中选取的。如果恰好,你刚刚从忙碌中停下来,请备一杯浅淡的菊花茶,临窗小坐;如果你正因为物质或精神的什么小麻烦而不开心,如果你正硬着心不想找一个朋友说出你的郁闷,那么,不妨沿着它们指引给你的林荫栈道,走一走,看一看。说不定,你会遇到久违的芳菲、溪水和鸟鸣;说不定,你会长长地吁一口气,满天密布的阴霾渐渐地化开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主持人:宋晓杰  相似文献   

9.
屏幕任你画     
滴答——我用电脑小发现第三季度的发现之星新鲜出炉了。是哪三位淀粉呢?嘻嘻……马上为你揭晓——贾逸飞朱璟秦晓砺获得发现之星的淀粉记得用之前你给栏目投稿的邮箱告诉嘟嘟你想要的奖励(奥运小编卡或发现之星奖状)!嘟嘟有好消息要报——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的评选出一位规范达人,奖励投稿规范的淀粉。评选标准:符合栏规  相似文献   

10.
一首歌,一个回忆。我一不小心走进了你的回忆,喜欢戴上耳机静静听Vae,从此我的世界里再也不能没有你。——题记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你展开音乐的翅膀,萦绕在我们的耳旁,抚平我们的忧伤。美好的曾经,美丽的约定,夹杂着你的歌声,如樱花飞舞,如落英缤纷。轻轻聆听,细细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断桥残雪,白堤柳帘;粉色信笺,盛满思念;如  相似文献   

11.
叶澜 《中学教育》2020,17(2):5-8
早就想写点什么了,但是直到清明国祭鸣笛致哀及至4月8日宣布武汉解除封城之后,悬着的心才放下,思绪渐渐清了、聚了,才能动笔。耳边一直回响着的是中央台今年除夕迎春晚会上诗朗诵《相信》中的反复之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斯敏 《教育文汇》2013,(12):44-44
我们远远地看到高高山头上那排灰旧的房子。在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前,我们止住了脚步,费了好长时间才打开了那把大锁。正是清明节时节,花草满园。在一棵高高的腊梅树下,我们将带来的纸钱挂在树枝上——“老校长,我们来看你了!”这是我们曾经工作过的小学。每年的清明时节,我们都相约到此,祭奠老校长。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位教师借班执教苏轼的《东栏梨花》,设计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1)寄语传情:以"懂你——写给东坡"为题,写一段话,诗意表达对诗人的理解和劝慰;(2)同韵和诗:以"东栏梨花"为题,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表达清明、豁达之情。学生现场创作的文字,堪称精彩。好几位听课老师不吝溢美之词:"一课一得。""这  相似文献   

14.
清明祭     
说起"清明",电许每个读过诗书的人脑海中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濛濛,杏花村里酒店外拂动的幌子,在孤苦诗人的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相似文献   

15.
清明和谷雨     
一般说起“清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扫墓。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几乎为“清明”奠定了永远的基调。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哲学,有的同学就觉得是“竹篮上吊水桶——玄(悬)之又玄(悬)”,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其实,哲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要留心,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发现哲学的影子。反之,当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哲学道理去观察、分析、理解和感悟生活时,才更能发现哲学的魅力。生活——哲学——生活,相互阐发,相互诠释,奇妙无穷,其乐无限!循着这一思路,本人撷取了教学中各种类型的小故事,运用于哲学常识课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声有色,使师生在互动中体味个中的道理。一、趣谈《清明》探析哲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相似文献   

17.
清明絮语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之感,使得整个四月,仿佛都是湿漉漉的一身雾气。  相似文献   

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念着这首诗,我的心情也渐渐灰暗起来。是呀,还有几天便是清明了。 今年我终于有空可以回老家看你了.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去世五年多了。记得一年级时,你时常督促我做作业,处处为我着想。那时.爸爸妈妈都到常州来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姐姐你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习》2010,(4):36-36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是我国农历的重要节日——清明。清明时节,天气晴朗,气候渐暖,草木萌茂,是游春的大好时节,古人每逢此日要举家出外扫墓。据考,清明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仲春、暮春交际有一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空气洁净又清明,这便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清明。清明最初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节气,那怎么变成节日的呢?这就要说到寒食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