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产业遭遇“数字化革命”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出版业必须面对“数字化革命”的“单选题”。这是出版产业必须逾过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2.
以跨界整合资源引导传统出版业转型的“出版+”实践,为调和新时代纪录片产业发展期待与纪录片“破圈”困境所形成的落差提供了启示。结合“出版+”实践相关研究聚焦以出版业为主体的局限,文章立足纪录片和出版物互为主体视角再探“出版+”实践,提出旨在实现纪录片和出版彼此赋能的“纪录片+出版”模式,并结合纪录片与出版物既有组合案例思考“纪录片+出版”模式路径建构的举措,进而阐释助推产业“破圈”的“纪录片+出版”模式将成为促进“大纪录片产业”建设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论撷英     
加强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刘杲在为陈昕专著《中国出版产业论稿》撰写的序文《出版产业研究的重要成果》一文中指出:“研究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经济学的依据,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条件。”“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首先是研究普遍性。这非常重要。因为出版产业也是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普遍经济规律,对所有产业是适用的,对出版产业也是适用的。比如,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其次是研究特殊性。这尤其重要。其中研究出版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难度最大。”“我之所以特别看重陈昕  相似文献   

4.
出版产业数字化生存路径与竞争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产业遭遇“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出版产业必须面对“数字化革命”的“单选题”。这个命题是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产业面临着必须逾越的一道坎。“数字化革命”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在于:数字化对出版产业的传播,将从本质上改变人们的“接触习惯”,其内容的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传播范围无限扩大,传播速度迅捷,传播的信息量巨大并且具有极强的保真性。与此同时,“数字化革命”还催生并促进着出版产业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将原先纸介质形式的内容数字化并配以搜索引擎,向公众提供检索、浏览、打印和下载的服务。由于数字化信息…  相似文献   

5.
沈明锐  王希华 《今传媒》2013,(11):117-118
云计算不仅推动了信息产业内部的技术革新,还推动了相关产业一系列创新发展。“云”已经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是一种服务理念,这种理念指导了云计算在各个领域的产业实践,包括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出版行业,云出版的概念逐渐形成。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从“内容云”、“渠道云”、“服务云”三个方面构建未来的云出版,将出版传播和云计算的服务层次相结合,探讨未来的云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经济学的依据,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条件。”“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首先是研究普遍性。这非常重要。因为出版产业也是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普遍经济规律,对所有产业是适用的,对出版产业也是适用的。比如,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其次是研究特殊性。这尤其重要。其中研究出版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难度最大。”“我之所以特别看重陈昕同志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是因为要做好出版产业必须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是理性的科学的态度,是成功之路。加强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是在出版产业的发展中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09,(3):F0004-F0004
全书包括科学出版论、出版产业论、出版创新论、地方出版论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作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究了新型出版产业背景下,与出版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方向、战略、瓶颈、路径等根本性问题。全书蕴含了作者关于出版集团化、产业化建设的新型出版理念,其中的“科学出版观”、“经营出版”、“研究型出版”理论,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科学出版理论的初步探索,已经引起实践界、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抓住这次机遇成立上海世纪创荣数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数字出版产业,肩负起集团数字出版产业的重任,凭借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完美结合,以“辞海悦读器”为契机,肩负着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与产销模式整合与创新的时代重任,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的产业优势开启了数字出版全新的渠道架构。  相似文献   

9.
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出版专业办学历程,描述了其办学实践在面对产业变迁、学科转型、教育改革的三重压力时,如何从初创时专业定位的游移困境中挣脱,走上了先“去出版”而后“再出版”式的专业发展之路。“去出版”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产业现实及人才需求;“再出版”则意味着要理顺专业内涵与办学实践的关系,找到建设专业特色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中国出版业正在呈现出多方面的新常态,本文以我国出版业重镇江苏的数字出版产业实践为例,以点窥面,梳理我国自“十二五”以来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的新特征,对“十三五”期间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展望,这既是我国出版业在转型发展期的内生需求,也是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进行宏观把握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中部地区的冲击效应既不明显也不稳定,西部地区则呈现负向冲击效应。同时,东部地区出版产业的延伸和知识的外溢使得全国的图书出版带来经济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产业渠道”而非“传播渠道”传导的,这就使得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只是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而未能带来出版知识快速且有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以“数字出版产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采集到194篇中文学术文献样本.依据学术文献统计模型,发现涉及15个研究方向和69个研究角度,得到六项结论,实现“数字出版产业”中文学术文献整体现状的微观评价;由科学范式应用、研究方向学术关注梯度和研究体制建设三个维度,组成学术研究态势评价模型,得到五项结论,实现“数字出版产业”中文学术文献整体现状的中观评价;基于上述结论,依据科学存在原型结构,提出数字出版产业当前学术研究的科学前沿、工程前沿和技术前沿,实现“数字出版产业”学术研究发展方向的宏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我国童书出版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童书出版产业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增长快速的板块,也引发了出版业的重组.在童书出版发展的新格局和形势下,童书出版“走出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切并推动的课题.无论是从国家文化战略来看,还是从童书出版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童书“走出去”都是决定童书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戴文葆现在对出版的定语,通常称“出版事业”,肯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也称“出版产业”,繁荣的目标是这一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事业”与“产业”的概念不尽一致而尚能相通,是较能适合“中...  相似文献   

15.
魏凯 《出版广角》2015,(17):22-26
2015年对国际数字出版产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出版”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旋律;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多方参与者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创新发展模式,迎接机遇、应对挑战。笔者拟对2015年度国际数字出版进行总结,与大家一起回顾2015年国际数字出版的每一个强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这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出版业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的同时,积极推进出版改革,将出版产业做大做强。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坚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断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我国出版业改革提供了许多可资借  相似文献   

17.
5月29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扬率团到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就数字出版进行合作洽谈。焦扬首先介绍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目前在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她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已经成立了数字出版推进办公室,计划依托张江产业园区做基地,通过“部市联动机制”,即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联动;以及“市局联动机制”和“市区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作为一国文化最主要载体的图书产品为例,借助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相关文献,揭示该领域的关注焦点及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图书出版产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末发布了《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布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我国“出版大国”成就的总结,纵向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期出版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分析《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为“出版强国”列出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举措,概括提出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和所应坚持的路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彭莹 《出版科学》2016,24(3):65-68
“众筹”概念诞生于十年前,目前在中国已被学界和业界熟知,并已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是“众筹”和出版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仍属新鲜事物,仍需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本文从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出发,运用知乎网的“众筹”出版行为、乐嘉的众筹图书营销等多案例分析的方法,尝试说明“众筹”出版模式如何将产业价值链改造为产业价值网,如何改变终端产品形态,以及如何重塑读者的角色和作用。还提出出版众筹遇到的阻力和发展瓶颈,包括“众筹”平台自身的原因,以及出版机构中体制和思路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