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峰 《湖南教育》2008,(8):27-28
一、教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时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问:“有事吗?”学生起立回答:“老师,课文中一个小孩子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事实吗?”老师笑笑说:“是呀。”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怎样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3.
一、说课,要让听“课”者有所得 笔者曾经观摩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前说课”,内容是鲁迅的《雪》。第一部分“说教学分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哪些作品,以及阅读这篇课文会遇到什么困难。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来明确预期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扩展学生想像思维》一文中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的方法。一、补白联想补白联想就是根据内容的前后联系,在课文未展开的情节或空白处,通过合理的想像进行情节的补足。如教学《月光曲》时可提问:当你随着兄妹俩欣赏《月光曲》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二、充实联想充实联想就是在课文内容的简略概括处进行充实扩展联想。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文,教师可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马戏节目,发挥想像,仿照前几节的写法,对“马钻火圈”“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等先说样子后说名称,或先说名称再说样子。三、角色联想…  相似文献   

5.
方明 《江西教育》2002,(6):24-24
寓教于乐”聚规律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熔语言文字,音乐绘画,情理趣味等于一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进行教学呢?1.借助自我表演表演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的记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朱熹说:“读书比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为了学生能“从容咀嚼”课文,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将《一碗阳春面》《项链》《守财奴》《鸿门宴》等课文编写…  相似文献   

6.
不教什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一种“教什么”与“不教什么”的选择眼光,但说“教什么”容易,说“不教什么”难.懂得哪些东西可以“不教”,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成功.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往往是以哪些东西可以“不教”、应该“不教”、必须“不教”才真正开始的.知道了“不教什么”,“教什么”才能突出,才有力量.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许多课文一教再教,常教常新,其中《庖丁解牛》的教学更是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教学《梅花魂》片断当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接读课文后,我没有按照常规这样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8.
黄宁宏 《广西教育》2011,(31):39-39
一、质疑教学存在的误区一是没有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如教学课文《木兰从军》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读了有什么感想?”由于小学生对古代知识了解得较少,而教师又没有创设相应的情境,  相似文献   

9.
“线形”教学模式旨在实现学生自能读书,为其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一、“线形”教学模式的基本式1.基本式图示导入铺线→初读理线→细读循线→深读悟线2.实用课例评析课文题目:《别了,我爱的中国》第一课时主要教学过程实录:犤板书课题,简要谈话犦犤扣题五问犦师:课文题目中的“别”字是什么意思?生:告别,分别的意思。师:“别了”,课文中指谁跟谁别了?生:“我”跟中国,也就是作者郑振铎跟祖国分别。师:在什么时间分别的?生:1927年“4·12”反革命大屠杀后。师:在什么地方别的,要到哪里去?生:在…  相似文献   

10.
周云 《云南教育》2001,(21):32-33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重点记叙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课文第2~4自然段是教学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根据课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安排如下教学环节。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精彩的马戏》,在学课文之前,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们看过马戏吗?在什么地方看过?请说给大家听听。”在说的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新课标”出发,立足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听潮》等文章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认清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张青 《现代语文》2002,(10):26-26
1、从题目入手所谓“题为文眼”,也可以说题目是文章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东西。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已经给我们暗示出了一些信息,如:它告诉我们课文主要写什么?文章内容可分几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跟身边的青年教师多次说过:“我喜欢听虞大明的课!”虞大明,顾“名“”思”课,可真有点“大”气“明”朗的风格《。家是什么》一课的教学也可以称得上是个例证了。设计的秀气——他的教学设计“精”中“见”巧“,巧”中显“秀”,每每可  相似文献   

14.
一、读写结合单元教学理念 周一贯先生在一次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后的评课中说:多数的选手过多地关注课文“写了些什么”,而对课文是“怎么写”的关注不够。特级教师张伟也说,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语文教学应该做“教法——学法——用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1探珠——深入解读文本,锁定课眼 清人刘大抛在《论文偶记》中曾说过:“简为文章尽境。”课堂理应亦是如此,言约意丰、事半功倍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最高境界。而《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篇幅却十分长。在第一课时笔者该解决什么问题昵?应该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想到“剪裁”。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各类版本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亲人之间真挚感情的课文。我们姑且把这类课文称之为亲情类课文。不久前,江苏省丹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从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选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爱如茉莉》《姥姥的剪纸》等10篇课文,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粗略统计,人教版六年制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共有课文312篇,其中与“中国地理”有关或关系密切的课文就达126篇。“中国地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学生心智发展的层次性,要求对不同年级应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序列,增强实效。低年级可直观地了解“祖国”,结合《归类识字》《祖国多么广大》《日月潭》等课文,知道祖国的名称、首都、版图,萌发爱国之情。中年级可形象地了解祖国,联系《赵州桥》《五彩池》《千里跃进大别山》等课文,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辽阔疆域、名胜古迹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笔者认为,从课文尤其从文言文中学习并认真琢磨古人“说服”人的技巧,是学生提高“说服”能力的一个捷径。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文中,收录了我国古代诸如《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孟子》等著名论辩著作中的文章。在这些论辩文章中,掠过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个巧舌如簧、言妙无比的论辩家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论辩场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让人心悦诚服的“说服”效果,这让我们感觉到论辩说服技巧随处可学。一、设身处地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教师执教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板书了课题之后,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析:这里用了比喻,那里用了对比;这里是虚写,那里是实写;这里借了什么景,那里又抒了什么情……(怎一个“讲”字了得!)学生们呢,这些时候“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语),整堂课,除了学生课始与课末的齐读一遍课文外,就只有这位老先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了。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有着个体学习不可替代的诸多优点,教学过程中的合作环节要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来定,做到宁缺勿滥,不要把它搞成课课必备的东西。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镜头一摇(上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开国大典》,布置学生粗读课文二三分钟之后)师:“好,就读到这里。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讨论讨论: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放下课本,转身结成小组讨论,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镜头二摇(《一夜的工作》教学接近尾声)师:“读了课文中描述周总理审阅文件的部分,看了课文中的插图,你有什么想对周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