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快要考试了,我每到这个"特殊时期"总要关注一下小婕。我关注她并不是因为她有"特殊关系",而是因为她对书本一点都没有兴趣。她虽然对书本没有兴趣,可她却特别尊重我。所以,我要"特别关注"她,试图让她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近代作家吕碧城是作为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的女词人,诗人而受到人们关注的,对于她的散文则少有人提及.事实上,她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主要有应用文章和纪游篇什两类,这些文章详细记录了她广泛的社会活动.反映了她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社会事业尤其是妇女,环境及动物保护事业的关注.文章从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方面论述其散文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进一步说明她在近代文坛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作为中国实力派作家,用她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民生疾苦。她的作品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气息,她始终站在民间的立场,用作家温厚的情怀关注底层弱势群体,人性本善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她的小说中。她通过营建一个又一个温情世界,来礼赞底层弱势群体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使现代人重新体会到生命的温暖与爱意。  相似文献   

4.
张世芬 《今日教育》2010,(12):41-41
今天放学,正好和班里一名女生同行。她平时不爱说话,我上课也很少关注她,我借这个机会顺便和她交谈,因为边走边谈,感觉很随意,她也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5.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远离尘嚣,但是对于影响了美国社会和历史的南北战争并非是漠不关心的,她在书信和诗歌中多次流露出她对战争的关注。南北战争也给了她很多的诗歌灵感,影响了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6.
李帅 《师道》2012,(11):4-5
当所有的老师、冢长只关注成绩。把全部的目光放到高考上时,只有她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她教会我们(至少是我)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培养我们的独立意识,启迪我们关注生命。改变了我们沦为做题机器的命运,让我们日趋麻木的心渐渐又有了温度。她像一盏明灯,给每一个处在十字路口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孩子以安抚,她在倾听、关注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是方静依高三时的语文老师,她是语文课代表,大方随和。让我对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次在教《荷塘月色》时,当日寸我和全班同学都一直对她对课文的理解赏析报以长时间的掌声。从此我开始特别关注她,关注她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11年阿里高原当兵的经历,20年的医生生涯,为她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人文关怀视野,使她能站在一个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角度上去阐释人生,探索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洛特·史密斯是十八世纪末期的一位优秀女诗人。在十四行诗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她率先采用十四行诗写作,在她的《悲歌十四行诗和其他散文》中,她对十四行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她的十四行诗受到了当时社会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由于她的影响,十四行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她对十四行诗在十九世纪的复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于她使用“崭新的眼睛”撕裂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所虚构出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神话 ,仿真出了她眼中真实的生活。从池莉崭新眼睛关注下的女性形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爱情、婚姻等问题的真实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与理,在抚慰他的忧虑苦闷上获得一致,并进而统一在一起。景与理都是谢灵运用来消忧的工具,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玄言诗中的景色描写有很大的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学习当时的山水之作,而不是玄言诗中的山水描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英诗歌在景物描写上的不同表现手法,揭示了中西自然审美观念的差异.指出英诗着重通过逼真和充实的描写来表现景物外在的美;而中诗则通过写意的手法来揭示景物内在的妙.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三年以及离开洛阳之后,写了大量的洛阳风物诗,对洛阳山水名胜、园林寺院、花卉习俗都有歌咏。在歌咏这些洛阳风物之时往往寓以深厚的情感,使之成为洛阳风物诗,乃至欧诗中独特的意象。洛阳山川秀美的地域环境和诗酒宴集的文化传统,欧阳修早年应试高中初涉仕途的经历和年少轻狂的心理,洛阳钱幕文人集团成员宽松优裕的创作环境以及诗酒唱和活动是这些洛阳风物诗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的表现形式不同,前者以表现、含蓄、微妙为特点,后者则注重再现、奔放与深刻。  相似文献   

15.
李白生于盛唐道风炽盛之世,深受道文化的影响。他一生漫游天下,周览名山大川,留下大量山水诗作。这些多姿多彩的山水诗作,既与其个人桌性、际遇相关,更孕育于时代的道文化氛围。本文主要从李白山水诗的自由精神和宇宙境界浅析其道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范成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作较多地被人关注的是田园风光。综合其诗作,透过秀美的田园风光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宋代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原始风貌,对于研究宋代的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结合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以秀美的田园风光反衬农民生之多艰,更具有意想不到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北宋诗人郭祥正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其山水景观题咏诗创作数量众多,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福建、广东等地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尤其侧重描写安徽宣城与当涂两地风光。山水景观诗创作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理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与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十分推崇王维的五言诗 ,尤其是意境深远的五律 ,高度评价他善于用常语俗字来凸现事物的面貌和精神。曹雪芹善以五律写景 ,正是受王维诗歌的影响。《红楼梦》中的不少诗句 ,即源自王维或受王维诗歌的启发 ,不仅在字面句式上有所承袭 ,而且在情趣意境方面酷肖王维。  相似文献   

19.
写景诗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本文通过对写景诗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写景诗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研究表明,写景诗通过图形和背景的转移和变换来给读者呈现变换的写景画面。  相似文献   

20.
武元衡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武元衡诗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武诗的写景艺术,并从字句的锻炼、气象的富丽、设色的华丽、景物描写的清丽等几方面阐释了其诗“瑰奇美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