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1898至1949年间的中国翻译理论沿革,我们不难从各家的争鸣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翻译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得到充分的认识,即在原著与读者之间,每位译者都有自由裁量的空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历程中,翻译理论的焦点由一般性的技术层面提升至美学的范畴,进而令翻译理论本身充满强烈的艺术取向,译者的个性化创造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影响着汉英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重心由外国译者转变为中国译者。全球化既给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汉英文学翻译面临挑战,由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愈来愈得到彰显。全球化促成了汉英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汉英文学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系统观出发,生态翻译学通过译者责任、适应选择以及译有所为三大理论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及其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予以阐释.许渊冲在《诗经》英译本中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充分体现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源于责任作出适应选择,最终达成"译有所为"这一过程.从中国本土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视野研究中华杰出译者的中华典籍外译作...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译者,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主体.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译者的研究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并逐渐深入.本文将尝试以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根基,以《十五从军征》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各自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我们认为必须克服两种极端的译者主体性,即译者主体性遮蔽和译者主体性张扬,以使翻译活动在一种合乎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克服这两种极端译者主体性的有效路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翻译主体间性能很好地解释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原作及作者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也使译者和译作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7.
吴雨缙 《文教资料》2013,(13):20-21
在翻译活动中,最重要就是活动的主体,即译者。但是从古到今,特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译者的地位从属于原作者甚至原作品。在翻译《华夏集》时,庞德为了达到理想的诗歌翻译效果,在翻译手法上,大胆采用了英语读者不熟悉的类似汉语语法结构的句法及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抒情方式处理汉语诗歌英译。本文以翻译家韦努蒂译者的显性为理论支持,从译者的显性分析庞德《华夏集》中意象和句子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17):125-126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于"主体"地位,翻译是"译者主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全面探究《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举例阐述了葛浩文对小说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过程,以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阐释学的发展,译者主体性不断得到深入研究。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阐释翻译的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论文试从斯坦纳翻译的四个步骤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具体体现。阐释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0.
刘明舒 《海外英语》2023,(6):5-7+20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旨在将生态学中“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引入译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学理论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既有助于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合理性,又能促进中外不同理论视角的融合与发展。因此,该文章将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中现存的多元系统理论、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副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旨在发掘其中的异同点,为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多重互动性、创造性和语篇性。首先,认为翻译活动是“作者——文本——译者”这一交际过程中三个元素的互动,而不是像传统语文学一样,仅仅以作者为中心,认为译者是作者的仆人,同样也不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性主义,认为翻译活动.必须忠实于原文,甚至是要达到等效、等值;其次,翻译活动是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本的基础上的再创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空间;再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兼顾译文的语篇特征。将此理论加以引用,对于《水调歌头·中秋》的译作进行分析,论证了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观,颠覆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性别视角入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力争在译作中凸显女性身份和女性意识。中国译论充分肯定了性别身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一些女性译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翻译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现代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理解与阐释,具有历史性。在翻译实践中,作为阐释者的译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活动受制于他所处的历史语境。翻译史的写作也是一种历史阐释,它要通过对译者、译本以及相关翻译活动的研究来探求其历史内蕴。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正是这样一部力作,凸现了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次翻译高潮,及其在这三次高潮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来总结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了解,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翻译史的了解,同时也对译者今后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伟 《海外英语》2013,(9X):161-162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文化沟通与传播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翻译毕竟不是创作,因此译者的主体性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得到充分发挥的。论文以中华特色美食为例,从翻译的标准出发,对旅游英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特征及表现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有创造性又要有自制性,以促使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更加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园园 《考试周刊》2011,(49):26-27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边缘状态。但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对所译文本有策略地进行再创作。本文通过美国诗人艾米.洛威尔英译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为例,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原诗精髓,又是如何在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自身文化间作出自主选择,进而引发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阐释学翻译理论框架下,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阐释学分析的翻译步骤,译者主体性作用在对原文本的理解和阐释过程中得到了彰显,在翻译《太平广记选》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中国文化内涵介绍给西方读者,实现了翻译再创造的过程.阐释翻译操作过程中从语言理解到译者主体性作用的考察,也为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实...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传统译论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颠覆了传统译论中译者“隐形人”的角色,彰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别意识”,因而在译介活动中会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甚至歪曲翻译活动的本的质。  相似文献   

19.
李婷婷 《考试周刊》2011,(91):26-26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逐步朝向对译者地位的研究上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再处于仆人地位,它逐渐成为翻译主体。目前国内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文章很多,但是对法译本译者主体性现象进行研究的人不多。因此,作者以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的法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译者主体性在唐诗文化意象翻译中的体现,以促进日后翻译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起源于文学批评的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中译者作用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翻译活动的两个步骤,即语符一意象化和意象一语符化过程,决定了译者的活动必然同时具有忠实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积极再创造是必然的;而译者的翻译创作又必须遵循忠实原文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