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将通过“工业强省”战略来推动工业发展,以此实现其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而制造业作为工业的核心,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本文基于甘肃省制造业现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考察。结果显示,甘肃省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传统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出现分化,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仍未凸现出来,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主导产业研究成果的总结和选择基准的论述,结合内蒙古地区工业产业的实际情况,对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作了实证分析,并与优势特色产业相比较,对内蒙古工业主导优势产业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和政县实地调查,了解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子宜 《青海科技》2012,(6):49-50
5年投资5000亿元,重磅打造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及加工、油气化工、装备制造、特钢、特色纺织、生物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最终实现销售收入3300亿元,新增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占"十二五"青海新增GDP的70%。一纸规划将青海工业的发展定格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工业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焦点似乎都聚集到了优势产业能否"点石成金"。"十二五"开局,我省工业投资  相似文献   

5.
从甘肃省资源现状入手,运用区位商理论选择出了甘肃省的地方化优势产业,分析了以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在地方化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按照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产业集群优化升级为推动力的甘肃省区域品牌构建过程。为甘肃省区域品牌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09,16(2):1-1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抓住国家振兴九大产业的机遇,在能源化工、盐湖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特色动植物资源加工、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推进一批对全省发展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培育特色新型产业,做大特色支柱产业,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特色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7.
构建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河南工业优势产业在各单项指标及综合评价下的情况进行选择研究。研究表明,重工业产业依靠潜在优势已成为河南强势优势产业,而传统的优势产业竞争实力在逐渐下降。最后分析河南工业优势产业的具体情况,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岩 《青海科技》2012,(5):57-59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工业经济总量和工业投资将翻一番,建成百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培育形成百户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企业,并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等十大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新材料、盐湖化工和大型钾肥基地,建成区域性有色金属、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期间,青海省以抢占特色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将锂电、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打造千亿元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开局之年,青海省充分发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和支撑作用,着力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千亿元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30%以  相似文献   

10.
韩鹏 《未来与发展》2010,33(12):42-45
10年西部大开发促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取得可喜成绩,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后续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克服现存瓶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从深层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探明思路,得以启示。在市场经济中,资本的有效运动是特色优势产业自行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在资本增值属性的约束下,不断构建和完善资本运动所依存的载体、打造良好的资本运行软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动资本运行自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是必然选择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基于SD的集群供应链系统集成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集成效应,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通过运用因果反馈环图,定性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系统集成效应与人力、技术、资金和市场4个重要方面的交互关系。为完善和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以及克服制约因素,进一步发挥供应链集成效应,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孙伟  赵盎 《科技与管理》2006,8(5):19-21
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不一致,企业在加入产业集群时,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从生态学角度确定产业集群的7个数量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企业选择产业集群的模型,最后根据不同因子的得分情况,选择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确实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对三次产业比重变动影响不大,但对工业内部技术结构、劳动结构、资本结构等的优化升级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战略选择。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运作环境的变化使得产业体系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产业体系问能力的竞争.对产业体系密集能力的演进进行研究,正是适应了这种发展趋势.通过对密集能力形成的优势动力分析,以及能力密集产业体系的具体形成过程分析,得出结论:产业体系的密集能力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识别界定标准和产业分类尚未建立的现状,参考借鉴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以及美国商务部和欧洲专利局等的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界定标准,基于2017—2021年期间贵州省专利基础信息,从专利文献及产业情报视角,研究识别出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并研究分析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特征、发展态势、产业分布、专利分布及变化趋势,以期为贵州省识别、监测和培育发展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提供情报支撑和决策参考。研究发现,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保持了较好延续性,发明专利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而各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则有所波动,专利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满足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条件的行业减少,范围呈集中趋势;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与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好协同性,行业种类较国家层面更为广泛;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契合度高,但其产业总产值与专利支撑程度反差巨大,专利对产业的贡献未充分体现,应着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为了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提取,并提取经济发展能力、资产利用能力、产业销售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主因子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依据。结果表明,可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支柱产业、潜力产业、机遇产业和新生产业四大产业,其中支柱性产业竞争力最大,其他次之。最终根据四大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引入了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还从根本上改变着产业创新的过程和方式。本文以V2X技术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数字技术相关产业技术轨道的变异生成、竞争和选择过程,揭示了技术标准在技术轨道演进过程中的作用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V2X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DSRC技术主导期和C-V2X主导技术轨道确立三个阶段,技术标准是V2X技术轨道演进、竞争和选择的重要推动力量,其驱动作用主要通过标准的应用能力、转化能力、引导能力和扩散能力四种机制来实现。研究结论对把握产业发展机遇、获取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现实生活当中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产业已有明显的集聚现象,这在第二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行业存在着较高的集聚水平,产业的集聚水平总体上在不断上升,产业在地理上的分布基本上向东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9.
产业方向的选择是规划编制中的重要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从微观角度———海量企业数据入手进行产业分析与选择,为精确决策提供了可能。基于区间型符号数据的因子分析法可以有效针对大数据进行“打包”分析,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研究阐述了区间分析在科技规划编制中的优势,介绍了区间型符号数据因子分析方法,并从海量企业基础数据出发,对天津科技规划中产业选择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贺灿飞  肖晓俊 《软科学》2010,24(7):58-64
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两位数和三位数制造业数据分析四川省制造业地理格局。总体上,四川省制造业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最为分散的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而最为集中的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设备、文教体育用品等。统计分析表明,在核心—边缘框架下,资源投入、历史基础、产业政策与产业特性对四川省制造业地理集中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表明,核心-边缘结构、路径依赖对于解释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内陆地区的产业地理格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