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钓鲅鱼     
终于迎来了翘首期盼的钓大鲅季节。每逢金秋,成群结队的大鲅鱼在黄海游弋,追着小鱼小虾由黄海北部向南洄游,途经外长山列岛海域。周六拂晓,我同另外两名钓迷驾着钓艇驶离黑咀子码头,来到塔链岛以南甩大鲅。所谓“甩大鲅”,是将钓钩甩向远方,然后摇着舢舨或驾驶着船艇慢慢行驶,饵料在水面上随船游动前进,如同小鱼游弋。吸引着鲅鱼追赶捕食,鲅鱼上钩后快速收线。由于鲅鱼个头较大,上钩后手感很强,在蓝色大海甩大鲅别有一番趣味。来到钓区,我们立即理线挂饵,做好一切钓鲅准备。鲅鱼习性喜欢在水面上群游,很少出现“散兵”活动。钓友张悦明开始…  相似文献   

2.
深秋钓大鲅     
大鲅鱼,身体呈纺锤形,鳞细,背部黑蓝色,腹部及两侧银灰色,嘴大而长,牙齿锋利,群集,是生活在海洋的中上层、以小鱼虾为食的比较凶猛的鱼。每年深秋时节,大鲅鱼在煞厉的大北风阵阵催促之下,便紧追着鱼食──小丁鱼由北向南洄游,路经长海各岛,这便是海岛上江头(礁石)钓大鲅的最佳时节。岛上流传着一句名言:“北风落脚(风停了)大鲅吃喂儿迫。”深秋的大北风,对其他人也许是一种妨碍,而唯独对钓大鲅的钓友们却是一种恩赐。早已摩拳擦掌的我们,急切地等待着它的到来。一个大北风落脚的凌晨,我与钓友们为占个有利的钓鲅江头,…  相似文献   

3.
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蓬莱市栾家口海港、蓬莱港深水域、海岸陡崖深水域,崖边有许多钓友专钓鲅鱼,原因是这个季节,有成群的5厘米左右长的小白鳞鱼,在海边游弋觅食,招来鲅鱼群。钓到的鲅鱼,单尾重多是500克左右。每天的钓获量为3-15千克。鲅鱼力大如野兔,上钩后横冲直撞,十分紧张有趣。鲅鱼肉肥味美,是上等海鲜。其垂钓方法简单易行,现介绍如下。 钓饵。钓前用圆网或抄网在海边捕些小白鳞鱼,当地海边成群结队,很容易捕捉,养在水桶中,保活一天左右。垂钓时,钩挂小白鳞鱼脊背中上方,投饵后,让小白鳞鱼游动,引鲅…  相似文献   

4.
蓝点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也叫作马交、鲅鱼、燕鱼、扁鲛等。隶属鲈形目,鲅科。体长而侧扁,尾柄两侧各有3条隆起脊,中央脊长而高。牙齿强大,尖锐而侧扁,排列疏松。体被细小圆鳞,头部除眼前有埋于皮下的鳞和鳃盖后上角有鳞外,其余部分皆裸露。侧线位高,呈不规则波纹状。背部蓝黑色,腹部银灰色,沿体侧中央有数列黑色圆斑。体长一般25~5l厘米,最大个体可达1米,重可达4.5千克。  相似文献   

5.
鲅鱼属鲈形目鲅科,学名为蓝点马鲛。蓝点马鲛的俗称还有马交、巴鱼、马鲛鱼、尖头马加、蓝点鲅。鲅鱼在我国主要产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其中以山东沿海的产量最多。鲅鱼在渤海的产期为4月,黄海为5月,东海为7月。幼鱼时以小沙丁鱼(青鳞鱼)、小海鲫、小梭鱼为食,成鱼主要以沙丁鱼、海鲫鱼、海燕鱼为食。  相似文献   

6.
鲅鱼,学名马鲛。鱼纲,鲭科。体延长,侧扁。体色银亮,具暗色横纹或暗色斑点。吻尖突,口大面斜裂,牙侧扁且锋利,上下颌各一排。细鳞小且退化,背鳍2个,第二背鳍及臀鳍后部各具7~9个小鳍。我国沿海水域均有出产,为海洋产经济鱼类。种类很多,常见有"中华马鲛"(ScombeYomoYussinensis)"蓝点马鲛"(S.niphonius)"斑点马鲛"(S.quettutus)等。鲅鱼届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每年的6月下旬~10月中旬结伴洄游至沿海水域觅食,其中9月中旬~10月中旬为旺食期,常游七十岸边及浅水处追食。鲸鱼性情凶猛,其形状为流线形,游速奇快。其银…  相似文献   

7.
孙子华 《钓鱼》2013,(16):52-53
竹荚鱼又叫刺鲅、大目鳀、巴浪、山鲐鱼、黄鲭等。其形态体长,稍侧扁,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披圆鳞,侧面为大型棱鳞。头尖,口大,口中有尖细牙。背鳍两个,尾鳍叉形。体长约40厘米,常见个体在2千克以下。生活习性竹荚鱼为温暖水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它一般栖息于10~100米的中下层水域,在产卵期到来时  相似文献   

8.
海鱼大观     
《钓鱼》2006,(7):46-46
地方名:形态特征产地经济价值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奥与、加腊、赤卿、赤板、红酮、红带鳃、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巧朋厚米体重朋。一10D。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领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厂下领前端有犬牙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分布于印度洋和…  相似文献   

9.
锡纸钓鲅鱼     
《中国钓鱼》第四期刊出顾岳刚和毛喜良钓友的《蓬莱海边钓鲅鱼》一文,所及钓鲅技法甚佳。这里想补充两点,与二位钓友磋商、探讨。 其一,鱼类有较强的嗅觉,钓淡水鱼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诱鱼咬饵上钩的。但对于以食用荤食活饵的海水鱼来讲,“活”是第一位的。饵只要是“活”的鱼没有闻到气味也会很快冲过去抢食。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还不知什么味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根据这一特点,我和我的钓友们在钓鲅季节,除了顾、毛二位钓友提及的用小白鳞鱼做饵外,大多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剪成小鱼状或干脆剪成一个小纸条,用线或胶绑粘在钩上。…  相似文献   

10.
钓友相逢     
黄斌 《中国钓鱼》2006,(7):20-20
辫子鱼,是我地叫法,因其形态似辫子而得名。学名为鲬鱼。体型平而扁,呈长形。口大、端位,下颌突出。背鳍两个,第二背鳍约与臀鳍相对,腹鳍胸位或亚胸位。黄褐色,背部有黑色斑点,腹部呈浅黄色。为温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底栖鱼类。我国常见的鲬有鳄鲬、短鲬和瞳鲬等。  相似文献   

11.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3)
地方名:马面鱼、象皮鱼、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羊鱼、老鼠鱼、迪仔、沙猛。形态特征: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斑鲅鱼──斑鲅鱼科 斑鲅鱼的鳃盖后缘不是黑色的,与黑斑鲅鱼相比身体线条不是很漂亮,有点短粗的感觉,体侧的鳞片上有许多很显眼的黑色斑点。上下两颚的牙齿有2-3列,与只有一列牙齿的黑斑鲅鱼很容易区别。但是斑鲅鱼的体形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有的线条流畅,各鳍都很大,尾柄也很长,尾鳍长而且深深地向内弯入,两颚的牙齿异常显著;有的鳃盖后缘全是黑色;而有的鳞片上的黑点很不显眼等,其多样性令人很吃惊。这种变异既有单纯的个体变异,也有地理变异,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斑鲅鱼在日本长崎的产卵期为5月份。栖息于沿岸的岩礁地带…  相似文献   

13.
一、花脸简介 花脸,因其背部和背鳍长有众多黑色斑点而得名。也叫花脸寨、花寨、寨花、花鲈、鲈板、鲈子鱼、四肋鱼、鲈鲛等等。学名叫鲈鱼。体延长,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栖息于近海,也可进入淡水生息。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以鱼虾为食,秋末冬初可长至1斤以上。深冬潜入较深海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为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4.
那是1980年10月26日,我在刘公岛下一人单钩甩了148条鲅鱼,最大的圆头鲅18斤半,最小的也有七八斤。连队战士4人用下岛买菜的大竹筐,从礁石上抬回4筐半。每条鱼平均按7斤算,你给算算鱼的总重量是多少? 那年秋季,师机关抽调一部分干部下连队,我背着公文包来到了守备十二团刘公岛营一连。一天晚上,连长说,这段时间大家训练、生产都很紧张,明天休息一天,干部  相似文献   

15.
大章跳 《垂钓》2009,(3):66-67
舟山海域的渔民常称四指马鲅为章跳,它是沿海的常见鱼类,属鲻形目,马鲅亚目马鲅科。其最大体长可达2米,重15千克以上。章跳体长侧扁,头端圆钝,吻短而圆突,脂眼睑非常发达,上颌长于下颌,两颌有绒毛状的细齿并延至颌外侧,体表有栉鳞分布,胸鳍腋部和腹鳍基底上方有大形鳞瓣,两腹鳍中间有三角形鳞瓣,体表有平直侧线分布,一直至尾鳍下叶端。  相似文献   

16.
船钓鳕鱼     
《钓鱼》2007,(10)
鳕鱼,俗称大头鱼,大头青、大口鱼,又称乌口鱼。鳕形目,鳕科,体长,稍侧扁,有波浪形花纹,鱼体呈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尾部自前向后,渐细、体长为20~60厘米。头较大,颌部有一触须,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没有硬棘,两颌及犁骨有绒毛状细牙,鳞小,侧线鳞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多次停泊在新加坡锚地,但鱼却没钓 上来几条。其实,夏季这里的鲅鱼特别多,就看你会钓不会钓了。 一日,我们的船又来到新加坡锚地加油。在检查加油船的计量器具时发现船上的阴篷下晾着不少新鲜鲅鱼,这情景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我们每次来这里都钓不到几条鱼,而他们就能钓得这么多呢? 经向油船轮机长请教才得知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里有一种特殊的钓鲅方法,即:必须在早晨天亮后日出前和下午日落后天黑前这两段时间里在船头顶流抛线、随流施钓方才有效。他还向我们详细地讲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后还热情地送给了我们一套鱼…  相似文献   

18.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4)
钝吻黄盖鲽(蝶科) Pseudpoleuronectes yokohamae地方名:黄盖、沙板、小嘴、田鸡鱼、扁鱼、冷水板、小高眼、沙盖。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重200~400克。头小,口小,两侧口裂不等长。两眼小,均长在头右侧。有眼一侧为背面,呈深褐色,被栉鳞,有不规则的斑点:无眼一侧为腹面,呈白色,被圆鳞。有眼侧上下颌无牙或仅下颌有~2个牙;无眼侧上颌9~13个牙,下颌12~15个牙。背鳍由眼部直至尾柄前端;腹鳍由胸鳍后部延续至尾柄前端;尾鳍  相似文献   

19.
船钓鳕鱼     
李天 《钓鱼》2007,(5X):45-45
鳕鱼,俗称大头鱼,大头青、大口鱼,又称乌口鱼。鳕形目,鳕科,体长,稍侧扁,有波浪形花纹,鱼体呈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尾部自前向后,渐细、体长为20~60厘米。头较大,颌部有一触须,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没有硬棘,两颌及犁骨有绒毛状细牙,鳞小,侧线鳞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带鱼也叫灰带、白带鱼、裙带鱼、牙带等。体侧扁,呈带形,尾细长,呈鞭状。长可达1米多。银白色。口大。上下颌每侧有侧扁尖锐的牙列,上颌前端有钩状犬牙两对;下颌突出,前端有犬牙一或两对。背鳍很长,胸鳍小,无腹鳍,臀鳍鳍条退化呈短刺状,鳞退化,为洄游性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结群栖息中下水层。性凶猛,贪食鱼类、毛虾和乌贼等。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国南北沿海均产,为首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