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背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体系结构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制定的实践,并对“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20世纪职业教育课程几经改革始终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樊篱。为创立更能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199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职业学校使用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课程指南。所谓学习领域的课程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1998年马格德堡大学巴德(Bader)教授及慕尼黑大学斯罗安讷(Sloane)教授通过两个典型试验,进一步细化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案,其目的在于对以要素形式、结构取向和认知复制构成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这一课程方案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园本课程作为一个术语是从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借鉴而来的。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70年代初期西方的课程研究领域。在西方教育民主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教育决策权的下放,逐步地从集权化决策走向不完全集权化决策或非集权化决策。与此同时,追求教育的本体目的,强调关注学习的现实需要成了教育领域的核心点之一。此外,教师教育水准的提高,教师职业日趋专业化,教师从“工匠”向“设计”“开拓”转化。这些,都是校本课程产生的重要背景。自70年代以来,校本课程一直是西方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4.
董静  张友芳 《职教论坛》2006,(9X):14-17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德国面临新时期挑战而推出的课程模式,其课程构架与相应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模式。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进行了三年多的试验,尝试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制定“教学工作页”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试验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很多学校为了开展好研究性学习,他们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方面大动脑筋,却往往忘了班务管理也是一种尚未开发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是目前高职课程改革的趋势.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可简述为“行动领域一学习领域一学习情境”。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换,即校本课程的设计,就成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商务英语交际》课程作为商务贸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英语+商务”的综合技能性课程。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在完成商务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英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商务工作技能,实现课程的综合技能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法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满堂灌”式的法律课程教学模式急待改革。立足“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重视应用司法实例烘托法制氛围,法律课程教学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生)学”为“我(学生)要学”,契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实现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5):F0002-F0002,F0003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应用有关测绘资料和测量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取得工程测量员(或高级测量工)资格证书。1998年“石家庄大学”更名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后,开始进行高职高专模式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期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试点专业,“建筑工程测量”作为该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得…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学习的全新理念: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然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作支撑,新的学习理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课程改革也将给物理课程资源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夏正江 《早期教育》2005,(8):i001-i001
要把握“生成性课程”的性质和内涵,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必须把“课程”当作动词使用,看做“学习经验”(包括学习的经历与体验)的总体,若把“课程”当作名词使用,理解为“教材知识体系”,自然就不会有所谓生成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论坛》2002,(3):26-29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不禁要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怎样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时代特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性学习”在现实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哪些偏差?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综合活动课程谈台湾课程统整的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前言  课程统整 (Curriculumintegration)是台湾地区课程改革中的最显著的动向之一。一九九八年九月公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中 ,已将传统零散、林立的许多科目统整为语文、数学、健康与体育、社会、自然与生活科技、艺术与人文、综合活动等七大学习领域 ,在一、二年级更将社会、自然生活科技、艺术与人文等三领域统整为“生活课程” ,以统整相关知识 ,培养综合能力 ,提高学习水准和素质。课程统整是经由课程设计的统整 ,以达成经验的统整、知识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 (Beane,1 997)也就…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解决好农村小学活动课程设置和推行的规范问题,必须较好地融合三个维度(自然、社会和我)和四个领域(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农村小学活动课程资源,确定活动课程的内容,形成比较有效的活动课程模式,规范活动课程的管理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和重要目标,日益成为当代的学术热点之一。那么,何谓课程文化?其实质是什么?尽管有学者曾作过阐释和界定,但仍有深入研讨的必要。这是由于课程文化研究既是特定文化研究的成果引入课程论领域,又是从课程的角度来分析文化,所以,课程文化研究既可能过于简化(如简化为课程意识形态或课程观念形态),也可能过于泛化(如把一切文化现象和活动都与课程牵涉起来),其问题的症结在于“课程”具有多种含义,“文化”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德国“双元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过程中,经过极富哲理的探究提出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本文通过对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内容定向、内容选择、内容传授三方面的具体介绍,总结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给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发现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许多认识误区,这直接影响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二是惟科学研究倾向,三是惟学生主体倾向,四是惟学科化倾向,五是惟资源优势倾向。  相似文献   

17.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包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的课程计划、学习领域课程的课业、学习领域课程课业的学习情境。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具有以下效果:(1)可以较好地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2)可以较好地解决从哪里学的问题。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3)可以较好地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属于课程行政范畴。相对于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国本课程 ” ,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地方本位课程”,指的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在中 国,由于长期实施“国本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部分省市在基础教育领域, 实施“地方本位课程”,久已相沿成习,以致提到“校本课程”,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不过 ,世界上一些国家(如英国),早已形成“校本课程”的传统。马克思早在1869年就援引美国 教育管理体制的先例,说明“教育可以是国家的,而不是政府的。政府可以委派视察员,视 察员对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由来已久。教育部在2000年9月,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这一举措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的突出地位。但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涵义,历来学者们都持有不同的意见。单纯地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涵义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难免会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片面认识,因此有必要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它相邻的种概念如学科课程等加以辨析,在辨析中全面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20.
200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周课时为3节,高中三年总授课时数为288节。这标志着“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