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文化运动到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到内在的中国化的历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无不透射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寻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为出发点,李大钊坚持"求真"的方法论原则,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民本思想、义利观和革故鼎新精神,立足工农群众的实际,以发展生产力和走共同富裕道路为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的思索轨迹。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有着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他不但是中国最早系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特的理论贡献,而且最早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问题,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最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反帝反封建革命,最早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团体和组织。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发挥了开创性、奠基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括四个阶段:接触,影响,接受,确立。1912年前后,李大钊通过《〈支那分割之命运〉驳议》这篇文章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使李大钊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用社会主义的立场去考虑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有了接受的倾向;1918年,他系统地接触了俄国革命的资料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并在文化讨论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开始,在这篇文章中,他不只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还在社会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1920年《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是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中国问题的文章,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6.
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使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践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在中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7.
唤起工农群众:李大钊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上李大钊日趋科学的群众观以及客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双向需求决定了李大钊必然会选择以唤起工农群众作为他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的结合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引领一批先进青年走上共产主义道路;最先倡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它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与创新相统一的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最先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借助国际力量推动中国工人运动,认识到中国的工人阶级应当团结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李大钊深入到中国工人群众生活中,开展教育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和组织开展了多地工人运动,促使理论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李大钊参与领导成立多地工会组织,保障工人阶级的利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工人运动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建党学说的经典论述,以及列宁根据俄国实际发展了的布尔什维克化建党理论,是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渊源。李大钊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大力介绍、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状况和斗争实际,对经典作家的建党理论进行灵活运用,进而成功地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探究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及其贡献,对于当前和今后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借鉴世界大党、老党的执政经验教训以推进自身建设等,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启示和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最重要的就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把革命理论与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与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一起,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北方是李大钊的故乡,也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这片热土上,他领导和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发展壮大了党的队伍,领导工农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3.
周良书  孙延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4):16-23,30
李大钊和毛泽东都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前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者.毛泽东与李大钊的交往经历,对李大钊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继承,对李大钊关于中国革命对象、动力和策略等思想的发展,是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集大成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这种交往互动、代际传承和知识创新,也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李大钊重视民生问题,他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撰写文章、教育指导等方式传播相关理论,并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身体力行,推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这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领导北方党组织争取豫境军人倒吴反奉,组织领导河南农民、工人运动,指导冯玉祥、阎锡山部国民军攻豫反奉,为北伐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北方党组织在河南所发展的党员、建立的组织以及留下的影响,为党后来在河南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关注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以说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阐述,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向、新道路的探索与思考。他在比较中正确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指出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行必然带有自己的特点。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目标的坚定信念,有助于他正确解释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而对中国革命面临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使中国革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0月,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李大钊学术讨论会汇集了学界许多知名学者,开启了李大钊研究新的征程。从此,李大钊文献整理有了新进展,研究论文、专著大批涌现,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对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成立起了促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李新、彭明、张静如诸先辈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李大钊在文化调和思想的指引下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其探索中国近代文化出路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理解这一问题,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意蕴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新文化运动前后李大钊对不同文化的态度与选择、对东西文化调和之路的探索以及其最终的马克思主义转向这一循序渐进过程,管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逻辑链条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难历程上,陈独秀、李大钊具有开创者的历史地位。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唤醒了一代青年,提出要有"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做无产阶级底先锋队与指导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奠基者。"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共建党史上的佳话,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于1918年1月任北大图书馆主任,1920年7月改为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2年12月由图书馆主任改为校长室秘书。李大钊作为教授兼校长室秘书,直到1926年止,一直与代理校长蒋梦麟朝夕相处,共理校务,合作默契,往还日密,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李大钊遇难后,遗榇停厝六年未葬,蒋梦麟本友谊感情起见,以北大校长名义承办了李大钊的出殡安葬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