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3月3日,在宣城市“少儿春晚”的舞台上,由宣城市第四小学12名小学生表演的皖南花鼓戏《扫花堂》惊艳亮相。皖南花鼓戏作为一个具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的戏曲剧种,是安徽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艺人的谢世,这种戏曲文化逐渐被冷落。2008年6月,有“皖南一枝花”美誉的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花鼓戏摆脱失传的困境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地处皖南的宣城市第四小学抓住这一契机,  相似文献   

2.
衡州花鼓戏音乐声腔丰富、曲牌众多、乐队组合自由、乐器各具特色,其鲜明的个性及地方特征,深受人们特别是农民的喜爱.衡州花鼓戏虽经过多年的流传、发展,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表演形式、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剧目.但由于“路子不同”,所以“花鼓十里不同音”,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花鼓戏音乐的整理与研究,使流传于湘南地区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使之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3.
湖南花鼓戏和陕西花鼓戏同属花鼓戏剧种,由于明清移民的影响,二者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地域性差异.本文以长沙花鼓戏川调和商洛花鼓戏筒子戏为例,探讨二者在腔调结构上的异同,以期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域同宗音乐的发展、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凤阳花鼓戏虽有过一时的辉煌,但整体来看,其发展的境遇一直并不太顺利。究其原因,既有它作为地方戏种艺术发展上的先天不足,也与政治经济环境忽视对它的保护和学界长期忽视对它的研究有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有的学者)以为"凤阳花鼓戏"就是"凤阳花鼓",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凤阳花鼓戏一旦灭绝,我们对整个"凤阳花鼓"的认识将会是片面的、肤浅的,以后也将很难认识伴随着整个"凤阳三花"所形成的凤阳花鼓文化。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为濒临灭绝的凤阳花鼓戏提出真正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花鼓是中国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商丘花鼓戏是河南省东部一种戏剧体裁,它源于何时,其发展形势如何无人进行研究,国内出版的词典和志书也没有关于它的文字记裁。“诗言志,歌咏言”商丘花鼓戏是豫东人民语言的延伸与发展,它的节奏、旋律及其所组成的曲调,都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她是豫东地区人类发展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为此就它的分布情况,演员与班社、花鼓戏音乐及其源流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逻辑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扬州“花鼓戏”虽然是一种地方小戏,但它具有音乐的兼容性和独特性、表演艺术的模仿性和喜剧性、内容的多样性和世俗性等鲜明的艺术特点.扬州“花鼓戏”由于受到地理因素、观众需求和艺术氛围的影响促成了这些艺术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的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风格各不相同。花鼓戏源于民歌,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  相似文献   

8.
《商洛学院学报》2018,(3):52-55
商洛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商洛文化的精粹。其英译是商洛花鼓戏在世界范围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从层次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四个方面对商洛花鼓戏经典剧目《屠夫状元》的英译及其效果进行探析,发现商洛花鼓戏英译中转换理论的应用能够避免死译、误译、中式英语等问题,有助于增强译文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商洛花鼓戏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前,商洛花鼓戏传统戏种在商洛民间的活动非常活跃。建国以后,随着“戏曲地方化”向“戏曲都市化”的转变,商洛花鼓戏的传统和生存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戏剧活动进一步减弱,剧团国家化虽然促进了花鼓戏的发展并积累了新的艺术传统,但由于花鼓戏民间观众群的萎缩,导致此种艺术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陷入停滞不前的状况。与建国以前的生存状况相比较。商洛花鼓戏传统剧目及运用、表演形式、表演场所与动机、艺术形态变化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保护花鼓戏传统、重建花鼓戏生存空间、有效发挥剧团的作用应当成为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湖南花鼓戏     
《初中生》2009,(6):41-41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的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风格各不相同。花鼓戏源于民歌,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和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的特点,地方色彩非常浓郁。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