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通过阐述我国婚恋观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剖析了婚恋观发生转变的成因,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呈现的婚恋价值观现状,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婚恋教育与美国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90后"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了社会条件,大学生的婚恋现状为婚恋观教育创造了现实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影响大学生婚恋标准的因素,强调大学生坚持婚恋的基本原则,并且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使大学生自觉增强婚恋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调适心理,增进健康,把握婚恋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教育部解除大学生婚姻禁令后,有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针对高等院校大学生婚恋现状,必须以道德、理想、责任教育为背景,分析和研究婚恋观教育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内涵,把友情、爱情、责任、事业、婚姻、法律作为根本内容,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公共选修课之间的相互渗透,为婚恋观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集知识性、指导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结合大学生性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获取多元化教育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是反映女性自身发展状况同时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维度。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她们自身的发展与成才,更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社会风气的导向。通过对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提出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两性感情、提高女大学生爱情中的自我认同和正确确立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蔡敏 《教育科学》2013,29(2):61-67
本研究遵循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1766名大学生实施了测评。结果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婚恋观状况良好,持有比较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婚恋观出现偏颇,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反映出值得关注的现象。高等学校应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和性观念,提升婚恋的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帮助大学生理解婚姻的真谛和夫妻的角色,增强婚恋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从家庭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对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念和婚恋行为表现的调查,分析得出家庭环境影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和婚恋行为表现习性。基于此,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提出教育对策,从而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婚恋教育对策,旨在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念,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应对大学生渗透正确婚恋观,其具体实施可从以下方面尝试:营造正式、轻松的谈论婚恋的氛围,了解不同婚恋动机、婚恋类型及其利弊,解读婚恋作品时针对社会上相关婚恋事件进行评析,分析错误婚恋观的危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爱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并及时评估、调整自身婚恋行为,配合学校其他教育途径做好课后跟进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浩 《文教资料》2009,(13):195-196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是大学校园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文章对大学生婚恋观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性,在调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婚恋情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