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芳草  淡淡 《家庭教育》2007,(9S):4-5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界专家认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培养。成功的家庭教育始于细节.教育孩子要从细节抓起,每一个细节。连在一起就成了孩子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决定了孩子的人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此.我们应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培养孩子.通过恰当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文明礼仪。小到幼儿人园离园、餐桌礼仪的睡眠姿势等,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从细节中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细节随处可见。我们可从以下几个细节方面来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仪习惯...  相似文献   

3.
成败在于细节,细节源于习惯,习惯来自日常的养成。英国的教育很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矩的形成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是一定要敲门的,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进  相似文献   

4.
“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习惯,因为认知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抓起,严格要求孩子注意细节,使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
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形成及各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进餐教育也是幼儿健康驾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不良饮食习惯,存在厌食、偏食,饭前过量吃零食等现象,这些不良进餐习惯将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家长也因此而深感头痛。那么,怎样使幼儿从小成养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个人觉得家长、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去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班级工作的各方面才能的人。搞好班主任工作,应着眼班级整体发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除开展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细节造就习惯"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我深信: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落脚点。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团结友  相似文献   

7.
孩子应该从小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怎样与人交往?适应将来的社会需要具有怎样的才能?这是家长和教师常感困惑的问题。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著的《教育的55个细节》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你善于引导和培养,“坏”孩子也能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克拉克先生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的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如坐公共汽车脸应朝向哪里,在家接电话应注意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细节,克拉克提出了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有许多学生在他的教导之…  相似文献   

8.
任务 《家教指南》2006,(6):45-45
很多孩子养成饭前喝水、随时吃水果等习惯,其实“理所当然”的饮食细节却影响宝宝的健康。为此,提醒妈咪们,要走出以下种饮食误区。  相似文献   

9.
成败在于细节,细节源于习惯,习惯来自日常的养成。英国的教育很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规矩的形成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是一定要敲门的,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进入,这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懂。偶然遇到学生“忘记”或因为有急事自行开门进入时,英国老师会毫不客气地对他们说:“这是老师的办公室,你敲门了吗?得到允许进入了吗?”他们要求学生出去、重新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在小班阶段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实践研究中,我们首先调查、了解、观察和分析了幼儿的进餐能力及习惯,针对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切切实实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1.
张贺云 《小学生》2010,(12):63-64
培养学生守时惜时的习惯,就等于教会孩子今后怎样学习、怎样进步、怎样生活。尤其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未来的竞争既是全方位的,又是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的,不容你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总之,守时与否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素质,不可小视。作为老师,要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就不要忽视这些看起来视乎不重要的“小毛病”。应该从点滴人手,培养少年儿童守时惜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是否养成了良好习惯,本文从养成教育关键期的重要性,养成教育要抓细节,要方法多样,要坚持不懈、要家校合一五个方面阐述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你总是希望可以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希望他们的成长没有任何障碍,你变得焦虑不安,在纠结中带着犹豫。从健康到习惯、从喂养到营养、从玩耍到学习,从细节到好习惯,你该给予孩子最适合的陪伴。关注"中国父母最应该知道的"系列图书,这些父母须知让你开始从容面对孩子和自己。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让特色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依据小学生成长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将讲养成教育确定为特色教育,故学校制定了"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以及"育人从品行开始,成才从习惯开始"的特色教育培养目标,并将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在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每一细节,去矫正、训练和培养,进而形成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生存能  相似文献   

15.
金蒙 《父母必读》2008,(5):95-102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了:类似于圆形的人脸,圆形的钟表、澡盆,方形的尿布、窗台……这一切,都为宝宝认识图形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孩子从小认图形,和他一起玩图形游戏,可以使孩子获得良好的图形认知力,帮助他形成空间意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数学概念,培养他对细节的关注习惯等等。一起和宝宝玩吧!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29):185-186
幼儿园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细节和各种活动进行的,主要培养幼儿最基本的思想行为习惯。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如果在德育教育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一直以来,我园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把德育教育设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进行研究。通过系统地制定、编排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树立师生德育形象,大胆创新教育手段、创设教育环境和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将德育与学科、活动、节日等形式有机整合,营造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大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习惯意识,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7.
如果被包办、被溺爱成为一种习惯,遇到困难挑战就逃避成为一种常态,何以期望学生走出一条踏实而宽广的路呢?孩子逃回家和送孩子上大学,看起来都是小事,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意志品质的锻炼靠的就是一点点的积累。如果听之任之,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相似文献   

18.
项能翠 《文教资料》2011,(19):167-168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要教育学生凡事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主要通过耐心地引导、长期地训练、典型开路、个别指导、家校互动等来达到习惯培养的目的,这显然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了,对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往往忽视了。然而,这些细节正是培养孩子成人的基础,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由无数个瞬间交织而成的,所以我们常说,人生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人的行为细节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而成的素养。人们正是从这些细节中展示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行为中的无意识表现更明显。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无意识德育细节,在学习、生活中捕捉教育的良机。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注意小细节中蕴含的教育规律小细节揭示大问题,所有的小细节背后都蕴含着值得深思的教育规律。作为长期主管学校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