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往往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儿童教育专家普遍认为:那些在孩提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敬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等消极态度;反之,从小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其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批评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批评是纠正孩子错误的“良药”,但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让我们把批评的话语转化为孩子易于接受的良言,使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做到施“良药”而不苦口。  相似文献   

3.
林林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往往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由此看来,让孩子在少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1.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不妨在孩子刚刚开始认识周围世界时,就有意识地让孩子既能听到正面肯定,也能听到反面的批评。此时,须注意对孩子的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  相似文献   

4.
无论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会犯错。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常常会对批评避而远之,因此,让宝宝从幼儿时期就学会接受批评,能帮助他塑造完整的人格。下面我们通过日常生活常见的三个例子,探讨一下如何正确对待犯错的小宝宝。  相似文献   

5.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很可能出在父母的态度以及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时机上,作为父母如果能注意做到如下几点,相信孩子通常是会接受批评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8,(4):37-37
吉林省长春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上小学4年级,他聪明好动,成绩不错,错误也常犯,所以在学校、在家里都难免要挨批评,可他常常拒绝批评,弄得很不愉快。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接受批评呢?  相似文献   

7.
王伟 《现代家教》2000,(6):27-28
批评是明确是非界限、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的有利手段,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常用的形式之一。批评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只有讲究语言艺术,孩子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认识并纠正错误。因此,运用好批评语言的艺术,对  相似文献   

8.
梅栋 《家庭教育》2008,(2):12-13
南京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上初一了,他现在越来越听不进我们的批评,经常是我刚刚说他几句。他不是顶嘴,就是走开不理我。做错事还是要批评的。但怎样才能让初中的孩子愿意接受批评呢?”,  相似文献   

9.
批评教育是老师的职责,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要使孩子愿吃药,母亲有办法,将苦药裹上糖衣,孩子便甘之如饴;要使学生接受批评,有经验的老师有诀窍,他们总是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使批评之辞像夏天的“农  相似文献   

10.
有问有答     
儿子不愿意接受批评怎么办?6岁的儿子做错了事,不愿意接受批评。我们说一句,他学一句,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我该怎么和他沟通?刘莹:看来这个小男生在受到批评时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拒不认错,和这样的孩子说话还真要动些脑  相似文献   

11.
正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习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如果孩子听不得批评,也许是批评方式有问题。明明喜欢听到老师夸他,经常追着老师问:"今天我表现得好吗?"但是当他到处乱跑或者故意捣乱,影响其他的小朋友的时候,却听不得一句批评。不仅如此,在家里明明更是不能接受批评,哪怕是稍微提醒一下哪里没做好,他就大发脾气。  相似文献   

12.
吴献存 《今日教育》2014,(11):60-60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升,家长、学生对教师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难当。今天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但能力、习惯缺少养成,更缺少接受批评的心胸。我们常看到不懂得包容、理解、体谅别人的孩子,也经常看到为子女开脱错误的家长。这些不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批评的现象,导致学校、教师在工作上稍有闪失,指责、呵斥便纷纭而至,这也使许多老师在和孩子交谈时都慎重考虑措辞。于是,孩子犯了错误,别说惩罚,就是连基本的批评教育都要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13.
学龄前的幼儿,认识水平有限,自控能力较差,说错话、做错事是难免的。孩子有了过失,父母应该批评,但要注意以下十点: 1.批评的意义在于指出缺点错误,帮助幼儿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不要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对不对”,把批评变成对幼儿的审判。2.批评的场合,要有所选择。各人或小朋友在场时批评幼儿,会挫伤他的自尊心;若是幼儿不接受批评,做父母的也不好“下台阶”。睡觉前或吃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儿童教育专家总结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可能出现的“七大忌语”。居高临下——如“你不该这么做”、“我在你这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父母亲总也想不通,自己小时候都傻傻的,很容易中大人的圈套。爸爸说给买包糖果,小时候的自己就乐呵呵的;妈妈表扬了一句“你真聪明”,那一天自己也喜滋滋的。可现在的孩子呢?表扬多了,孩子就骄傲地翘起了尾巴,要求一个比一个提得高;批评多了,孩子就浑身泄了气,再怎么讨好他也没用了。该怎样妙用奖惩,让孩子开心地接受表扬、诚恳地接受批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6.
和任何批评方法一样,以接受美学为基础、侧重读者为中心的接受批评方法对文学消费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接受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它使文学商品化加剧,有可能促进文艺繁荣,又可能使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比例失调,导致批评过程中价值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不仅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由于批评的方式、方法往往直接影响被批评者的情感体验,所以,班主任要让学生接受批评,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使批评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就必须讲究批评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那么怎样让学生改正错误,愉快地接受批评呢?批评恰到好处,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如批评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的诸多学批评理论中,新批评和接受批评与中国古典诗歌最具亲和力,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批评范式却有着各自无法逾越的局限。有没有一种可能,既从语言本身出发去理解诗歌,又不至于落入寻章句的樊笼;既尊重读感受的权利,又防止这种感受因简单化而停留于诗的表面?即在新批评和接受批评这两个相互否定的批评范式之间,能否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和批评寻找到一种新的可能,确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里.我们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良好的效果,更要注意批评方式,要将批评艺术化。为此我们就要给批评的“苦药”包上一层“糖衣”,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