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商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英汉商标是商品国际化的结果,英汉商标鉴赏通过翻译(两种语言的转换)得以实现。英汉商标转换过程中应注意体现商标简洁、形象、新奇的特点,以及音译与音意结合。  相似文献   

2.
朱碧珊 《成才之路》2010,(18):44-45
本文从"比喻"的定义及来源入手,从较新的角度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形象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并找出对应的转换方法。英汉比喻形象转换过程中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译者应当尽量缩小可译性限度,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翻译面临的不单是语言转换的问题,还涉及到诸多的文化差异问题。通过分析英汉广告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认为汉英广告翻译需进行文化形象转换,并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形象转换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英汉互译的理论和技巧都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相差甚远这一点上。翻译中大部分问题都起源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英汉句法对比与英汉翻译中的结构转换的研究可以把正确的还是不正的翻译,自觉的、还不是不自觉的错误对比转化为有指导的正确的对比,掌握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转换规律,从而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换。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因此研究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探寻思维模式与语言模式相对应的规律,转换翻译视点成为搞好翻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翻译就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以词汇和语法表现出来的语义的转换。想要提高翻译质量就必须对语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英语和汉语的语义类型进行对比并对英汉互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翻译就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以词汇和语法表现出来的语义的转换.想要提高翻译质量就必须对语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英语和汉语的语义类型进行时比并对英汉互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英汉商标鉴赏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人 《怀化师专学报》1999,18(4):98-100
商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英汉商标是商品国际化的结果,英汉商标鉴赏通过翻译(两种语言的转换)得以实现。英汉商标转换过程中应注意体现商标简洁、形象、新奇的特点,以应音译与音意结合。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翻译中的视点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换。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因此研究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探寻思维模式与语言模式相对应的规律,转换翻译视点成为搞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动词在语法语义结构上具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英汉动词互译时,要结合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英汉动词互译原则,既注重传统语言学视角下的词类转换,又要开拓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词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重建大学英语课堂——基于语言意义建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彤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4):122-125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语言形式、声音形象和语言意义。语言意义的建构赋予语言形式和声音形象活的灵魂。语言意义建构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基于语言意义建构的特点重建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改变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建立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词类活用的现象,修辞学家称之为“转品”或“转类”。实际上,词语活用还有更为宽泛的含义,它们或多或少都与修辞手法相关联,如词语的借用与借喻、别用与别解、仿用与仿拟、缩用与节缩及词语的拆用等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词语活用既是对词语功能的发挥,对词语意义的丰富;同时作为特殊的修辞手段,它们在书面语和口语表达中起到了渲染词彩、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本是用辞章来表现的,脱离不开“思维系统”或“意象系统”之牢笼,因此文本之分析,便与此一系统之专业化研究息息相关.而思维力乃语文能力之母,是出之于先天(先验)的,如就顺向的“写作”,着眼于“由意而象”而言,所呈现的为“(○)一、二、多”的逻辑结构;如就逆向的“阅读”,着眼于“由象而意”来说,所呈现的是“多、二、一(○)...  相似文献   

14.
语际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生成过程。以小句为单位,基本的语义转换是在深层结构上进行的,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TL)表层结构的生成除取决于目的语的语法和比较修辞特征外,还与源语(SOURCE LANGUAGE,SL)表层句子的语义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认知视角下的多义词是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语的语义网络。每一个多义词都是一个意义范畴。有的意义接近原型,有的意义则通过概念隐喻、意象图式转换等认知机制,从原型意义中分离出来,成为引申的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的所有意义都可以通过表示与意义临近的关系的节点向外辐射,形成辐射状语义网络。多义词的语义网络不仅可以揭示多义词由原型义向边缘义引申的脉络,而且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理解多义词意义的发展轨迹。多义词语义网络的构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表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包含三个环节:感物得意。由意造象,由意象敷文,即以审美体验为内蕴,以生命意象化为载体,通过语言的审美建构,创造生命化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固有特点。“模糊”是一个科学概念,指的是语义外延界限的不确定性,不等于“滥用”或“误解”。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四个:生理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语言符号本身的原因。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义的多义性、语用的多义性、语境的多义性和人物形象的多义性。文学作品之所以广泛使用模糊语言,是因为模糊语言具有丰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缺少显性的外在衔接手段,主要是以意统形。汉语诗歌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语言凝练的特点。因此,诗歌主要依靠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使得读者对语篇的意义进行重组,从而形成连贯。这种想象与联想其实就是诗人创造出的一组相关的意象,通过这组相关的意象在读者的头脑中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从而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文把意象分为时间意象、空间意象、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来探讨意象在诗歌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卫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5-127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每种语言固然有其自身的内在含义,但在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却未必只局限于某种狭隘的语义上,在不同语境下会使其功能有所扩展,甚至会丰富人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