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玉蓉 《家教世界》2008,(Z1):87-87
孩子,你是家里的独生子,我们都宠着你护着你,但是今天,妈妈想教你新的一课:和小伙伴的合作与交流。一、诚实守信,宽以待人。我们家和其他很多家庭一样,是6+1的模式,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守着你一个。你是中心,是所有成年人的关注目标。但是,你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而忽略了与别人交往时要讲诚信。妈妈给你讲个小故事,从这个故事里,你要知道:做人要诚信。  相似文献   

2.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通过参与和指导孩子们的游戏,我们深深体会到:培养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及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幼儿能学会理解、关心他人;有机会表达认识他人的愿望;在争议中接受同伴的建议,最后达成一致,获得合作、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与人交往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与人交往:孩子出自本能的需求 与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一种本能.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了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需求,因此,他喜欢看人的脸,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到宝宝几个月之后,他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抓、拽他身边的人的衣服,嘴里发出各种声音,试图引起人的注意.当有人跟他交流的时候,他往往很兴奋.如果看到一个在他面前的人保持沉默,他甚至会主动地用他特别的方式,比如用眼睛很认真地看着对方以叫唤、挥舞胳膊来吸引对方的注意等来与人交流.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个体发展自身的方式。儿童在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技能和杜会道德准则。只有在此基础上,儿童的心理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才能逐渐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最终成为社会的人。 同伴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群体,它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帮助儿童塑造个性,约束社会行为,形成社会价值观和态度,是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动因。研究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平时不爱说话和表露自己,总 喜欢一个人单独待着。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合群,不愿与同伴接触和交往,这种不爱交往的个 性,一经形成,将会阻碍他今后的成长,影响其事业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强调培养孩子的 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尤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帮助他们积极地与同伴交往,在交 往中健康成长。  首先,针对孩子内向性格形成原因,创造条件支持鼓励他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调查 了解发现,孩子内向的性格与婴儿期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 ,孩子…  相似文献   

7.
《教育革新》2005,(5):20-20
在独生子女时代,传统的一家一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没有朋友将比考试不及格的后果更严重。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不爱交朋友,家长一定要重视。  相似文献   

8.
袁小淞 《学周刊C版》2019,(16):171-171
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式不同,有的积极主动,有的则相对被动。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交往内容都会造成交往方式的特点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次数会有一定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时间和交往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交往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10月1日快到了,学校要举行一次迎国庆中国地图拼图比赛。拼图发下来了,是塑料做的,动作稍微重一点,每个行政区的拼块就会散开,要三个人合作拼才行。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刚人学的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0.
郭珣 《幼儿教育》2000,(11):11-11
首先,从主体性的生成机制看,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幼儿的活动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幼儿理所当然地处于主体地位,其主体性的发展就不言而喻了。幼儿的交往活动有同伴交往与非同伴交往两种形式。在同伴交往中,交往双方心智发展水平相近,身份、地位平等,气氛更为民主、活跃,更多地采取协商讨论的方式,双方在交流中构成平行的横向关系。在非同伴交往中,交往双方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语言交流较困难,身份有别,地位也并非完全平等,气氛更为严肃、凝重,幼儿更多地表现出对年长者的尊重与服从,交往双方建构成了垂直的纵向联系。可见,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其次,从主体性的发展阶段来看,儿童主体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自我主体性、他我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最初,幼儿产生朦胧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尊重感开始萌芽,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伴间的合作,表现出狭隘的“自我主体性”。三岁幼儿开始对同龄伙伴感兴趣,进行同伴交往,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与需要,不将他人当作纯粹客体,而是视为平等主体,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依存与共生关系,通过自我调节,开始摆脱自我中心,进入“他我主体”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的社交圈逐步扩  相似文献   

11.
同伴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和能力对其未来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节奏游戏是幼儿园规则游戏的一种,是指幼儿在节奏中进行的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节奏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文章以大班幼儿节奏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大班幼儿同伴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通过实践提高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曹广玲 《山东教育》2003,(15):61-61
(一)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1.接纳孩子的同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进行友爱的同伴教育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充分活动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  相似文献   

13.
钱露 《成才之路》2011,(33):86-86
对于身处幼儿年龄阶段的小朋友们来说,各类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开展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和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和谐交往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周洪庆 《宣武教育》2005,(12):46-46
“在独生子女时代。传统的一家一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没有朋友将比考试不及格的后果更严重。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不爱交朋友。家长一定要重视。  相似文献   

15.
赵凯 《家庭教育》2010,(5):32-33
目前孩子交往的一些现状 您或许有这样一位孩子:平时不怎么见他和同学出去玩,周末他也整天待在家里;你看不到他的朋友,也看不出他与别人有什么交往。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课程中的小组学习活动与同伴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小组学习活动和儿童同伴合作的价值,叙述了在儿童小组学习活动中同伴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影响儿童同伴合作效果的因素,指出了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小组学习活动中应确立的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能力.了解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特点对于幼儿健康和谐的成长及幼儿园同伴交往活动的开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活动背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同伴交往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阶段的学生渴望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喜欢,力求与他人和谐相处,担心因为自己与同伴不同而受到排挤和孤立,害怕同伴或者群体不接纳自己。同伴群体是一个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社会环境。不同于父母或老师等长辈,同伴是和初中生有着相仿年龄、相同境遇的一群人,他们常常拥有相似的经验、生活习惯或者心理特点。同伴压力是所有初中生成长道路上必须要学会去应对的事情。虽然同伴间的相似部分源于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朋友为伴,但是同伴间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影响也是造成相似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初中生的同伴压力进行引导,对帮助其正确地应对同伴压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陆震宇 《广西教育》2012,(14):44+50-44,50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交往能力与技巧,并在志向和理想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渴望友谊。但由于高中生有升学压力和心理闭锁性比初中生大的特点,高中生在同伴交往中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高中生对网络交往的依赖程度比过去更加严重,出现了逃避复杂而丰富的现实交往、人际距离疏远、关系淡漠等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亚太教育》2022,(3):181-183
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从角色游戏的定义、要素和特点入手,分析了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角色游戏中的困境提出了创设游戏环境、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重视游戏评价以及关注被忽视幼儿等策略,以期挖掘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价值及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为幼儿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