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之一是通过诱发审美想象进而诱发以原创意境为基础的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这里以王国维对意境“其内足以摅己 ,其外足以感人”的著名论断为主线 ,从舒展审美主体 ;唤起审美体验 ;净化审美主体三个方面 ,结合具体诗例 ,阐述了意境具有使审美主体获得审美陶冶、审美净化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卓巧颖 《广西教育》2006,(7A):92-92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始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构成审美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三要素是审美知识的教育、审美形式感的培养与审美情感的陶冶。美与真善一鼎三足,相依相成。审美教育必须把根深植于真善美统一的土壤上,才能获得高远的意境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意境之美可遇不可求,新闻意境与艺术作品的意境既存在着共通性,又具有新闻所独有的个性特征。作为新闻作品的高级审美形态,新闻意境创造需要遵循意境创作的共通性原则,即境由意生、境由美生的创作原则。也要遵循新闻作品意境创作的个性原则,即境由新生、境由简生的创作原则。只有将两者的创作原则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营造出一种基于事实又超乎象外的新闻意象空间,产生沁人心脾、豁人耳目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古代论和美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意境论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扩充着,并且遥渐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化精神.由论范畴衍变成化范畴。意境论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7.
时空被纳入审美意识结构,它同生活审美或社会审美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审美境界——意境。时空与中国古代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时空的承载,古诗也就无从论“境”与“界”,也就没有意境可言。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诗意境的形成 ,主要是源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进行的审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 ,由审美主体的人生观念所形成的审美情志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意境的审美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艺术本体论角度阐释艺术意境的生成内秘,认为艺术意境的创构是味象、观气、悟道三个层面的互动和逐层升华.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这种生成是一种审美生成,即艺术意境的创构从感知、传达、呈现到鉴赏诸环节始终贯穿着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入。艺境的创构在审美中生成,在生成中审美。  相似文献   

10.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从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相似文献   

11.
也谈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引入瞩目的范畴,试从以下三方面再一次走人意境:意境的产生;意境产生的条件及表现;从审美角度看意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意境的概念、白酒包装设计审美意境的特征,以及白酒包装审美意境在营销和消费中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从材料、图片、色彩、造型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髓,营造白酒包装的审美意境,增强包装的传达效果,设计出实用和审美,商业和艺术相结合的白酒包装。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展现品牌特色;同时为现代白酒包装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意境杨成的内在因素是复杂的,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又是和意境概念的发展史分不开的,意境是在中国特有审美化心境下形成的对道的形象表述,是情-知的审美幻象符号。意境的形成和接受都是审美场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5.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集中体现。无论诗词曲赋,还是绘画书法,均十分重视意境的创设,广告亦不例外。在界定广告意境的概念、分析广告意境的审美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广告意境的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分别评析了《永远的蝴蝶》的意境渲染、意象蕴涵和悲剧审美,从而体现其对传统审美意蕴的继承。  相似文献   

18.
生命本真状态的回归——审美活动的终极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惊异———审美体验———审美极致 (意境 )构成了动态发展的审美活动的流程。审美惊异———“此在”回归生命本真状态的契机 ;审美体验———“此在”去蔽敞亮的必经之途 ;意境———澄明的“此在”诗意栖居的场所。可以说 ,整个审美活动流程以回归去蔽敞亮的诗意的生命本真状态为旨归  相似文献   

19.
审美意境的创造是以物为基础,以“我”为主导进行的。审美意境是在意的作用下对世界万物各种矛盾的选择、陶冶和浓缩后形成的新生命。审美意境或造成悬念,或欲露故藏,造成神秘感,给人以想象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文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的把握.它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