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热”与“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举措。纵观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档案史料编纂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档案编研工作集体反思时期以及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时期。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进一步研究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本文拟对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作“热”与“冷”两角度的思考,在积极呈现档案编研工作新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日本社会,与其他国家、地区一样,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正在使得日本人更加顺利、有效地适应“全球化与信息化”这两个21世纪的大浪潮,是名副其实的、时代的大工具。  相似文献   

3.
进人21世纪,公共外交的兴起拓展了对外宣传、国际传播等既有理念和实践的外延,成为推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智能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普及,公共外交经历了自20世纪的“独白/广播模式”向21世纪的“对话/网络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公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使用者或接受者,亦是信息的生产者与建构者,“主客交融”“众声喧哗”“共时共在”的全新传播生态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4.
巩霜 《新闻前哨》2021,(3):78-79
传播适应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由霍华德·贾尔斯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语言学相关的课题研究中。用“打工人”自嘲,是目前网络上较为热门的表达方式,用传播适应理论来解析“打工人”自嘲语言现象,对理解网络自嘲语言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现代性及19世纪全球史人们谈论“全球化”,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全球化”图腾每天都在让人思索,向我们提出挑战,或者困扰着我们.它可以是借口或理由,可以是吉兆或不祥之兆.在谈论全球化时,人们一般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尤其是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或者是大行其道的世界自由贸易.全球化究竟起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6.
网络炒作是利用网络媒体或新媒体,通过专业化的幕后推手,发动雇用的网络写手对某个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或者公司、机构进行褒贬两个方面的评论,从而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广泛、热烈的讨论,以此增加人气,提高人物或者公司、机构的知名度. 网民的“本能释放” “本能释放”指的是人自身所存在的一种本能在特定环境中不自觉地释放出来,网络炒作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能释放”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乌合之众”是指人们常说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合。群体中的个人因为受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表现出“低智商”,滋生出“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这在意见多元化,表达自由化的自媒体时代,表现更为突出。2013年2月,“李某某轮奸案”在网络爆发,网络传播环境中呈现出非理性表达和暴力言词一边倒的局面,对自媒体时代“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分析将有助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项国雄  许昕 《传媒观察》2005,(12):16-18
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芙蓉姐姐”了。登录任何一个国内知名的网站论坛,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芙蓉姐姐”的消息、讨论帖。积极参与这些讨论的大多是青少年,他们对“芙蓉姐姐”或骂或赞、或欣赏或鄙视,不论他们的态度如何,他们所表现出的对“芙蓉姐姐”的热情和关注度都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9.
通常所说的电子书是指内容完全数字化,存储于网络或光盘等电子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手持阅读设备进行读取的读物。而本期介绍的一项产品是由纸质书加一个配套电子设备组成,它也叫“电子书”,看看哪个更应该叫“电子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讨解决网络信息资源无序化发展的状况,使信息资源的拥有与提供者可方便地通过网络实现对人类知识的存取、检索和传递,“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社决定主办:21世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会议拟定于2002年11月下旬在海口市召开。 1.会议主题:21世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时间与地点:2002年11月下旬 海南省海口市 3.征文内容: 数字图书馆技术理论与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动向 基于信息内容的开发新技术 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开发 中文信息内容的特点和制作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和框架 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 网络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月10日,当世纪狂欢的焰火还未散尽,全球传媒界却以一场“超豪华联姻”拉开了网络世纪的序幕:代表新兴媒体的全球最大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美国在线公司(AOL)以1640亿美元的天价“迎娶”了世界上最大的媒介巨头——时代华纳公司。一个市值达3500亿美元的媒体业“泰坦尼克号”由此横空出世。 先让我们透过耀眼的光环,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所说的“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上受到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人在虚拟的网络媒介形象和真实的社会人之间不断转化,而其自身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  相似文献   

13.
袁月 《青年记者》2017,(20):14-15
2016年10月,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失恋视频中,主人公的“难受想哭”口音被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爆红网络,“蓝瘦香菇”成为网络热词.网络热词,是指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态度和评价,传达了民情民声,记录了社会进程,是网民公民意识勃兴的结果,也是网民积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进程的体现.① 本文选取网络热词的传播效果中的“知沟扩大”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网络热词传播中知沟的新发展、驱动知沟扩大的因素,得出应将网络热词的传播作为弥合知沟、沟通代际的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年初,我开始担任深圳特区报“民生面对面”工作室主任。“民生面对面”是深圳特区报一个全新的栏目,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由主持人与一位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就有关民生话题面对面访谈,第二天相关内容在深圳特区报显著版位报道。  相似文献   

15.
“报”的传承与期刊的出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报刊媒介有其内在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先秦时期虽无报刊,但有图书、符传递信息。图书大致分六类,孔子分别编述,为之“六艺”或“六经”。其中《春秋》,就近乎国家的新闻媒体,被王安石称为“断烂朝报”。虽然“断烂”,但毕竟是“朝报”。应该说是一种最简陋最古老的“报”,是藏于宗庙、扬于王廷的文器。到了汉代,中国已出现公布于众的“布告”、“露板”或“露布”,用来传播重大新闻讯息。侯王官府在京设“邸”,属吏抄简书帛,以“通奏报”。唐代出现了传播政治新闻的进奏院“状报”或“报状”。公元8世纪,唐宣宗时中书省专管收发或拟…  相似文献   

16.
“广深化”与期刊信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期刊的发展已经出现或正在形成多元化趋势,本文认为“广深化”应是最主要的趋势,并围绕“广深化”论述加强期刊信息化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在网民中广泛流行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可以是“大虾”、“奇葩”、“躲猫猫”这样的词或短语,也可以是“你懂的”、“有钱就是这么任性”等句子,还可以是被称为“火星文”的“@”、“T_T”等非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以新奇、诙谐、简洁的方式,述说网民愉悦或凄凉的心境,表达对一些重大社会事件“适度”的认同或“温和”的不满.  相似文献   

18.
韩惠迪 《今传媒》2015,(4):44-46
在本次调查研究的“央视主持人口误”网络传播的样本中,至少51%的传播者身份不明.企业主办的网站是“央视主持人口误事件”的主要传播渠道.传播的偏向清晰地表现为娱乐倾向.因此,在网络和自媒体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是一种传媒消费主义文化景观,是“消费主持人”的文化现象.因此,网络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既不是以媒体或其从业者为对象的舆论监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判.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世纪,是一个不断诞生奇迹的年代。而奇迹中的奇迹,首先要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网中,或曰“天下一网”,或曰“一网打尽”。这张网将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球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伴随着网络的诞生,如影随形的网络文化也随之诞生了。网络文化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给人一种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感受,全新的视觉冲击。不管你是接受她,还是排斥她;不管你是喜欢她,还是厌恶她,她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可置疑地出现在你面前。对于这些网络文化现象,我将一一加以介绍,今天着重介绍一下网络…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不识字,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比尔。盖茨说:“在21世纪,不会在网络上办事的人将成为文盲”。为区别于传统的文盲,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作“现代文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