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职业技术》2004,(8):50-50
据新京报讯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处日前透露,根据对北京企业的调查,北京市目前技术工人的缺口达30多万人,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根据调查,北京市企业在"十五"期间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占企业职工总量的40%,而现在只能满足需求的30%,相差的这10%具体到人数上就是30多万人。而从供给方来看,北京每年中专、职高和技校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7万至8万人,而近几年的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据介绍,现在北京缺乏的是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随着传统技艺的提升和北京振兴现代制造…  相似文献   

2.
一、高技能人才 解读 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个别专业大有人才断档之势。据国家劳动部门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术工人需求总量将增长20%以上,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需求将翻番,人才缺口很大。2003年对全国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技工供求状况调查,劳动力市场总体供过于求,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却供不应求。仅数控加工操作工全国就缺60万人。现有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4%,而发达国家为30—40%。这有限的高技能人才又年龄偏大。通过对200多家国有企业技术工人调查,发现技师、高级技师中,40岁以上的占40%,不少工种后继乏人。本文拟就造成…  相似文献   

4.
职校生就业力培养与就业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对于总量上的不足而言,职业技术学校所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困扰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针对交通行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自我定位不好、实践动手能力差和复合适应力差;此外,责任感、团队合作、工作主动、正直诚实等非认知技能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在全国104个城市的调查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57.6%的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明确要求,中高级技能人才及高级专业人员需求缺口依然较大。其中,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例,分别为1.89∶1、1.79∶1和1.66∶1。上述数据表明,我国高技能人才结构失衡,总量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过程中,主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在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研究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探索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根据劳动就业培训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01年对全国2084个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在企业人才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最高,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而目前全国高级技工人数只占到工人总数的5-6%,我国高级技术工人还大量缺乏.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面临巨大挑战。基于此,国家加大了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社会"技工荒"现象逐步得到改善。但与社会生产需求相比,我国技能人才比例仍然偏低,其中技能劳动者仅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1%,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0%以上和30%左右,因此,高技能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  相似文献   

9.
“世界工厂”的技能型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通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调查还发现,企  相似文献   

10.
景远 《中国培训》2006,(2):18-18
江苏省委省政府已将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十一五”规划,并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力争5年内培养技能人才2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技师、高级技师总数达到10万人。据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杨志霞主任介绍,随着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素质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主要表现在,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到去年底,江苏省职工持证人数有219万人,占城乡总就业人数的不到5%,其中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仅占取证人数的8%左右,技师、…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53-54,F0003
充溢着美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前对教材、教辅、教法、学法、学生等的直接观照,构思后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脉络,进而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将其呈现于学生,使师生达到身与竹化的至高境界,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论《山南水北》的反异化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少功在其《山南水北》中通过对人性被异化的都市文明与多少带有原生态文化因素的八溪峒乡土文明的对立性审思,对唯经济主义的揶揄以及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体力劳动的热情赞美张扬了颇具现代性的反异化姿态。  相似文献   

15.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7.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5-106
通过语言、行为、幻灭感三方面剖析霍尔顿身上体现的个性危机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疏离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元朝政府文教政策的调整,各处地方官的积极推动,南宋遗民儒士、理学家、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宗族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上述各方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促成了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按所在地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一带,书院创建较少。按创建年代分,元代中后期安徽境内新建书院较多,也有不少前代所建而在元代得以留存的书院,经过修复被重新利用。按创建主体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绝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相对较少。由于元朝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官学化趋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综治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转化、打击、防范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的发展看未来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描述了大学的发展和未来大学的理想。列举了美国、德国大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化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支柱,未来大学的理想就是要从价值定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