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道别人是否也和我有着如此相同的感受,就是当下的都市类厚报越来越没看头了,报纸的厚度增加了,但信息量却没有随之增加——扩版主要是为了扩广告版。  相似文献   

2.
面对亿万观众、连续7天长假的黄金周,我们的电视向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节目呢?对此问题,有观众感叹:你手握遥控器,不管换多少个频道,在黄金时段看到的多是电视剧和各种各样的晚会。并且,从电视剧到晚会,反反复复、晃来晃去主要的演员总是那么一帮人,总是那么几个看了又看的脸,想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说,照相主要是照脸面。没有脸面也就不成其为照相了。然而,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却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摄影技巧,将“没脸”的新闻摄影作品也表现得异常生动、入情入理。1999年6月8日,《工人日报》一版刊登的《“没脸”见人》,就是这样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从图片说明得知,桂林市一家夜总会的一群“服务”小姐,以少量饮料和水果威逼一位客人支付3000元人民币.导致客人跳窗遮跑摔成重伤。警方闻讯,依法将其收审,记者当即拍下“服务”小姐被收审离开夜总会大厅时的情景。画面上,两位“服务”小姐  相似文献   

4.
容利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34-I0035
广西阳朔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刘金有诉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未经其同意,窃用两幅作品一案,近日,经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作者经济损失5000元。  相似文献   

5.
6.
人民日报上常常出现用词雷同的标题,同类内容的新闻标题更是如此。一月七日到二月十日的一、二版上,就有六条这样的标题: 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发展生产安达县集体个人收入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春节休息几天,难得有时间看点工作之外的东西,新浪的名人博客早巳炒得如火如茶,笔者在此期间浏览了众多名人的博客,印象最深的要数冯骥才、陆天明、柯云路和余华等作家的博客。  相似文献   

8.
文忌雷同     
“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一句名言,这话既是他创作的准则,又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纵观古今中外,文人墨士凡成名成家者,谁不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呢?“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竹的方法渗入书法之中,独创一格,创立了“板桥体”。新闻与艺术是近邻,也切忌雷同,它要求有特点,有新意,别有风味,别开生面,别具匠心。这是由新闻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通讯员要使自己的稿子不与别人雷同,就要设法写出自己的特点来,有了特点就有了个性,有了个性就有了优  相似文献   

9.
热心于《新闻知识》的读者,读完《新闻知识》88年第11期,一定会有感而发,至少我自己看到在一期中能刊登出多篇质量上乘,内容清鲜的文稿是感到满意的。第11期的特点是重头文章多、稿件质量高、文章内容新,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有看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电视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在技术上,在电视的覆盖领域的占有量上,还是在节目的发展变化的创新上,都可谓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尤其,中央电视台和30多家省级上星台,通过卫星把自家节目送到千家万户,使观众可以自由选看诸多的电视节目,这就给电视业发展带来了挑战和竞争。这种挑战、竞争,促使电视的从业人员,认清形势,不断对节目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各具特色的众家电视节目,在竞争中经受考验。但目前的电视节目,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即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的“模仿”和“雷同”的现象。一、“纵向”模仿…  相似文献   

11.
新长铁路江苏段建成通车,一位通讯员“拍摄”了一组“新闻”图片,标题是《我能摸摸火车吗?》发给新华日报编辑部,编辑看了会心一笑,弃于纸篓,因为这是一组照着一幅优秀新闻照片仿制出的“新闻”。类似这种用“仿制”法采写的“雷同新闻”在许多媒体并不鲜见。如2004年《苏州日  相似文献   

12.
写稿角度究竟如何选,笔者曾作过一点粗浅的探讨。我的体会是:“以小见大”,即尽量选择具体的典型的富有个性的一个或几个“小镜头”体现主题,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以小见大”的好处是:容易写得“实”,写得“深”,像农民打井“开口小,挖掘深”。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二年,农村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各地报纸、电台都报道这一喜讯。当时我没有像众多的稿子那样,去写:翻滚的金浪,如山的粮堆。而是通过一位磨镰能手磨镰一事。他整整为村里人磨了30年镰刀,没有说不快的。而今年,他磨的镰刀,大伙都嫌不快。“原来是麦子长得太好了”。我写出了《镰刀为啥不快》,从一个小小的镜头反映了丰收景象,反映了包产到  相似文献   

13.
范长江去西北采访真没拍过照片吗?探讨与商榷蓝鸿文1996年11月2日光明日报第八版刊登了许必华、胡颖的《穆青的“两翼齐飞”论及其摄影风格》,文中写道:“他(指穆青同志,编者注)说:‘我从亲自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新闻报道,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也离不开文字...  相似文献   

14.
追求特色 避免雷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期刊业也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繁荣兴旺的时期。同时,在新的形势下期刊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片面追求规模效益,期刊过“滥”、过“散”雷同多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目前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散、滥问题。”这对统一新闻出版战线的思想,同心协力搞好治散治滥工作,将会产生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模仿创新是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战略,但同样是模仿,有的成功,有的却走向消亡。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认为:“相对优势是指某项创新相对于它所替代的原有方法(方案)而具有的优点。”也就是说。创新可被社会系统内成员感知的相对优势与该创新的采纳率成正比。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就是该档节目的创新与当前其他同类节目相比所具有的优势。而这句话所表述的内涵恰恰被一些电视台忽略。怎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解决娱乐节目雷同现象?  相似文献   

16.
"怎么同类杂志的内容都这么相似?"如果你经常光顾大小报摊,听到频率最大的一句话莫过于此.尤其是时尚、健康、娱乐类杂志,相似的版式,相似的内容,甚至连广告都是一样的.难道目前市面上的杂志已经做到完美,无法进一步突破了?  相似文献   

17.
河南日报一版的《纵横谈》专栏发表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读,有时外出读不到了,思想上总感到缺少点什么。于是,我只好待回机关后补读。我感到这个专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问题抓得好,多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又直接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结合当前打击经济领城犯罪活动,清查大案要案,五月八日发的《查不下去往上查》,就切中时弊,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读后思想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李芬芬 《出版参考》2005,(12X):15-15
“怎么同类杂志的内容都这么相似?”如果你经常光顾大小报摊,听到频率最大的一句话莫过于此。尤其是时尚、健康、娱乐类杂志,相似的版式,相似的内容,甚至连广告都是一样的。难道目前市面上的杂志已经做到完美,无法进一步突破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1999,(6)
在某种意义上说,照相主要是照脸面。没有脸面也就不成其为照相了。然而,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却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摄影技巧,将“没脸”的新闻摄影作品表现得异常的生动、有趣。1999年6月8日《工人日报》一版刊登的《“没脸”见人》就是这样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从图片说明得知,桂林市海莱夜总会的一群“服务”小姐,以少量饮料和水果威逼一位客人支付3000元人民币,导致客人跳窗逃跑摔成重伤。警方闻讯后,迅速采取行动,依法将其拘留。记者当即拍下了“服务”小姐被拘留离开夜总会大厅时的情景。画面上,两位“服务”小姐…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是不吝花钱购买新闻业务书籍的,不单自己常到书店买,朋友们出差也嘱托代买。故此,这类藏书日渐多起来。然而,这类书名目虽繁多,内容却颇多似曾相识。称“老生常谈”似乎有些过分,但称得上“新鲜货”的却少得可怜。难怪一些人慨叹:这些书看到想买,买了又没多大看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