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妙云 《广东教育》2005,(12):25-26
根据“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本册总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可以说,这一册的“人文性”体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一点上;这一册的“工具性”体现在教会学生写议论文上。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去发表见解,去关注社会。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心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这两方面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训练”——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教师钻研教材,找准适合学生“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这两方面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训练”———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教师钻研教材,找准适合学生“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确定“感…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本册教材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一、把握教材特点,明确导练目标㈠把握学科特点,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材增加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反映亲情友情的课文,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预习”、“思考·练习”或“阅读提示”以及“积累·运用”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在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中体现了人文精神。㈡挖掘教法因素,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根据教…  相似文献   

5.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只有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作用。《散步》这一课例以语言训练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体会“尊老爱幼”来体现其人文性,二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应该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体现在语言、方法、技巧上,人文性体现在对生活的感悟、真情的抒发、人格的塑造上。要实现两者的统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倡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写通畅作文;倡导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写个性作文;倡导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写大气作文;倡导作文与做人结合,写真情作文;倡导愉快主动地表达,写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7.
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 :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 ,就作文教学而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就是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怎样去写”。这四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 ,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 ,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 ,以做人促作文”。也就是说 ,作文教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9.
五年级第一学期是高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因此九 不仅体现在课文类型设计和课文内容上,而且体现在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试用本)既注意了 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之中,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又开始体现高年级语文教学的 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特点。下面就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作几点说明。的同时,提高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一、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的编写,注意体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 (一)强调素质教育。教育的和谐统一,为老师们在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提 本册教材的编写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 供凭借。文教学大纲(试用)》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三)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趋向于对“理”的甄别,人文性更趋向于对“情”的唤醒。如何才能在语文实践中引导学生既关注“理”又激发“情”?我们认为,课堂追问是一种恰当的表现手法和助推方式。  相似文献   

11.
郭根福 《四川教育》2002,(12):38-39
习作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这两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习作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也…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内容——“写什么”,还应该关注其形式——“怎么写”。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更多地停留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什么”这一层面,更多地在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上做文章,导致了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笔者以为,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有效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以下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围绕教材安排的语文能力训练点,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怎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恰当地统一起来,切实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找回了失落的“语文课堂底色”——人文性。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性,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和尊重。而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更应该闪耀着“人文的光彩”。但是回望我们给学生文章的评语,大多是公式化、模式化.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都凸显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也在教材中各有体现,本文将从人教版和苏教版两种教材的课文编写、单元导语的编写、课文作业系统的编写三个方面作详细对比,讨论教材编写中所体现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整体,教学中除了扎扎实实落实“工具性“之外,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时代与社会,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修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本文欲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学中如何发挥语文学习的唤醒功能,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假文盲》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作品,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没有公德心、自私自利的人,发人深省。对于漫画习作,学生初步接触过。能体会画家的用意,但如何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下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引领学生透过漫画看到本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还原生活,体味生活,力求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辨证统一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那么,新课程下如何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教学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提示: 本单元是第一册的一个“特殊”的教学单元。从横向看,本册的其它单元“重记叙”,而本单元却是由五篇议论文组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纵向看,这个本册课本中唯一的议论文单元是中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开端,具有很强的起始性。我认为要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