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轼是否可登,“登轼而望之”如何断句,学界对此争论已久。随着考古的发现和古战车实物的出土,作者经多方考证,且从物理力学的角度计算,确定“轼”不能承受常人体重。因此,作者认为“轼”不可登,“登轼而望之”只能断句为“登,轼而望之”。  相似文献   

2.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如何解释,近年来聚讼纷纭。《古代散文选》上册注:“轼,车前的横木。人立在轼后,可以把手靠在轼上。轼较高,登轼可以望远。”①这条注释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看法,即认为“轼”是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但前几年有人著文反驳,说“轼”仅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这“轼”是名词用如动词,是“凭轼”的意思,而原句的标点错了,应改为“登,轼而望之”才对。②新近出  相似文献   

3.
周桃红 《学语文》2008,(1):20-2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相似文献   

4.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断句目前有三种情形:一是在“辙”下用逗号隔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秋左传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都是这样标点的。二是在“下”和“辙”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三是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在“下”、“辙”、“登”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三种不同的标点,反映了对这句话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将“下视”理解为偏正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曹刿论战》一文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的解释,不少人说是(曹刿)“向下看了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又登上战车前最高处的横木上,远远眺望溃退了的齐军”.我颇怀疑。按照事理推断,(曹刿)向下看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尚合于事理;但站在战车前最高处供乘车人扶手用的横木上,就大不合事理了,因为要站在供  相似文献   

6.
“登轼而望之”的“轼”怎么讲?所有的字典、词典、古文选本、大中学教材都解释为“车前的横木”。其实不是。本文认为,轼是车前的曲木.呈圈椅形。这是一。“室如悬磬”的正确释义应该是什么?磐是怎么个悬法?是横悬还是直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横悬。本文则认为是直悬。这是二。  相似文献   

7.
《曹刿论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文中"登轼而望之"令我产生了怀疑,百思不得其解。"轼"如果是作扶手讲,应如何理解"登轼"?一根作扶手的木头能踩得  相似文献   

8.
郭锡良先生主持编写的《古代汉语》所选《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登轼而望之”作“登,轼而望之”这样读似不无可商之处。此处,“登轼”实不能拆开读,“轼”不但可以登,而且必须登。据《周礼·考工记·舆人》载,“轼”是镶在车厢前部墙板上的木条,(参见戴震《考工记图》)一般供人凭扶,作战则成为登高望远的凭借。(见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吕氏春秋》中即有“登轼”的例子:“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八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各地试用的部编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中有《曹刿论战》篇。由于对其中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句理解不同,标点就各异,在运用电化教育时所画的有关场景自然也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准确性。怎样正确标点“登轼”句?我们认为,既应正确理解古代“轼”的含义,又应细玩“登轼”句上下文的文义,还应根据《左传》作者在使用动词“下”、“登”时的行文习惯。前两点,《中国语文》一九七九年第一期陈富槐、彭延铭同志已有所论述。本文打算着重分析《左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登轼”即“凭轼”这一新解之辨正,首先着重考明往昔对古轼制的误解以及古轼真形,论定古轼之可登与易登;接着说明“凭轼”即“伏轼”,与文中叙写远眺的“登轼而望”相互矛盾;之后,否定了“曹刿是坐乘于车”与“手扶轼木观望”之说,从而辨明了“登轼”即是“登履轼上”的意思。最后连带说到上句:“下视”又指“下车观看”;下句“轼”词动用特指“伏轼致敬”,“登轼”无此用意,不能点开释之。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直是这样翻译的:(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  相似文献   

12.
荀子《劝学》中有一句话:“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相似文献   

13.
“[轼]作动词用,扶住车前的横木。”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制 H 版语文课本中的一个注解。“轼”作动词,是文言文中词性变化的需要,然而把《曹刿论战”中的“轼”也作动词,就欠妥当,特提出来探讨。“登轼而望之”,是承接“下视其辙”后的连续性动作,用现代话说就是登上车前扶手的横木,瞭望败敌溃逃情状,按“上教  相似文献   

14.
《国语·越语上》有:"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作者认为对"孤子"的理解两种通行的说法是不确切的。结合文献与史实,作者认为"孤子"应是为国事而死者之子,年龄三十岁以下,适当年龄有妻室。同时指出"寡妇"也是与为国事而死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以诗负盛名,被苏轼所称赏,与秦观、张来、晁补之同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有独特风格,影响甚广,形成一种流派,后人以他为首,称之为江西诗派。宋神宗元  相似文献   

16.
历代学者对于元和体之内涵往往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进行不自觉的美学增殖,所以其对元和体的论述和事实真相渐行渐远,而当代学者进行研究时往往遍采历代史籍文集中对元和体的论述材料,因而结论各异。确定材料依据,是元和体研究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以元白自述材料为主,以元白注元白,兼采唐代史料,对各种材料爬梳抉剔,以求还原元白体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堕(音灰,毁坏)三都"是孔子一生政治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事件.过去对于"堕三都"的性质及其与孔子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学术上的分歧意见,可以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进行讨论.至于"四人帮"横行时期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混乱,则须拨乱反正,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18.
“乘彼堍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诗经)两首》中的《氓》诗里的句子,课文对‘复关”的注释是:“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相似文献   

19.
20.
“ ”的形义,传统有“窗户说”,“仓廪说”,“祭名说”,“地名说”四种,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论证甲骨文“ ”的形义,认为: 取形于大明之日,在有文中用作祭祀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