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那边的那边 有很多年,我一个人在山头上,观看那条横穿过整个坝子的路.  相似文献   

2.
闲话二则     
家 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贫困落后的山村里来了几辆豪华的轿车,人们围观着这几辆车在村边一间空荡的草房前停下,车上的人用担架抬下一位年迈的老者.围观中的一位老人上前认出了这位老者,他就是当年这间草房的主人,几十年前他去了海外谋生.据这位老者的子女介绍,老人得了绝症,他告诉子女:他最后的人生愿望就是,他想回到当年的家中度过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因为这些年来无论他身居何处,在他梦里出现的家始终是这间小草房.  相似文献   

3.
在各家各户满栽满插"关秧门"之后,不少白族村寨里的老人,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一次祭祀土神的"春社"活动. 老人们举行"春社"活动的地方,一般都在位于山头岭角的寺庙溶洞中.  相似文献   

4.
慈爱     
王致诚 《世界文化》2005,(12):20-21
她的样子寒酸,古板,不打扮,手里提着工作袋和旧雨伞,走向山头的医院.别人多以为她是个收藏瓷杯子的老小姐.只有一点使她在这个美国小城里显得与众不同:她是英国人.大家想不通:她怎么会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5.
正"宾兴"的钟鼓楼钟鼓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宾川县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在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张照片是他站在南门街西侧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照片左下角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这间临街的民宅,斜对面就是建置至今五百余年的明、清几代王朝  相似文献   

6.
午夜,乔治·格什温喜欢身穿睡衣,嘴叼雪茄,坐在他的施泰因式钢琴旁。他在这间顶层小屋里,独自一人在琴键上搜寻新的、富有情调的旋律。  相似文献   

7.
烟站记事     
熙来攘往皆是客,现在我躲在我屋里乏力地想,很久以来我把这间屋子当作一个无法搬动的固定的巢,这个巢似乎应该永远属于我,只要我想躲在这个巢里,似乎没有人能把我拽出来.寂静的巢包围着我,在巢里看外面的风风雨雨,云卷云舒,这个巢虽然破旧,但有恒久的安全感,我的巢我做主,时至今日我发现其实我错了.这巢终究要离我而去,现在我得自谋去处了.  相似文献   

8.
把数学公式输入电子计算机是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基础,这样的艺术作品仍然可以给人以感官上的很强的吸引力。在这间简朴的画室里,没有画布,没有画笔,也闻不到新刷油画颜料的气味,有的只是电子机器。  相似文献   

9.
一盛唐时的一代诗宗王维,一生曾二次出行塞北,第二次是在唐玄宗执政时,奉命出巡北部边塞重地榆林郡,留有《榆林郡歌》一首日: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  相似文献   

10.
甲乙二人上山观光,但当二人爬到山顶,山顶光秃秃的,一片荒凉之感,毫无美景可言.甲说:"真扫兴,走了半天仍看不到美景!"一屁股坐下来,躺着便睡.而乙则不然,他坚持几步,换个角度,他看到了世间最美的风景: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山头那边依然生长着一棵树,乙禁不住赞叹: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相似文献   

11.
余冰 《寻根》2012,(6):126-129
诗人牛汉第一次编辑的杂志是《流火》. 牛汉,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蒙古族.1923年生于山西定襄县.1939年开始新诗写作.1941年1月发表新诗《沙漠散歌》,署名谷风.1943年7月考入西北大学外文系俄语组读书.1944年10月,他离开战时迂到城固的西北大学,来到西安,准备去延安.中共西安地下党派张禹良找他谈话,让他留在西安从事文化活动,并介绍他到《秦风工商联合报》编副刊.1 1月,在中共西安办事处的领导下,牛汉着手筹办文学杂志《流火》. 牛汉在《我又回到北方》中说:"我已经很安静地住进这间小土屋里,屋子是寒碜而破烂的."  相似文献   

12.
健步如飞     
那次我们去采访山区的一个村庄。村庄离乡政府两三里地,翻过两个山头就是。沿途的梨花开得正盛,把人看晕了,竟然迷了路。天色渐晚,左看右看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头,哪来村庄的影子。算我们运气好,忽然小路上出现一个精瘦的人,赶紧问路。他看也不朝我们看一眼就说:跟我来。就在弯弯曲曲的山上自顾自走了起来。我们连忙跟上。他在前头健步如飞,我们在后头磕磕碰碰紧追慢赶。山深林密,天倏然黑尽,他却丝毫不放慢脚步,一个多小时后,他把我们带到村口,一声犬吠,他说到了,转身告辞,又走进一片漆黑的大山里去。我们才发现衣服都已经被汗湿透。到了村里,…  相似文献   

13.
哀牢火塘     
云南南部的哀牢山,群山起伏连绵,巍峨苍郁,层峦叠蟑,山高谷深,素以“一山分四季,隔河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著称。山麓赤日炎炎,四季皆夏;山腰暧风和畅,四季如春;山头云遮雾障,四季隆冬。但无论是聚居在山区河谷热坎的傣族,还是世居山腰的族、哈尼族同胞,或是生活在高山寒林边缘的瑶族、拉祜族兄弟,各民族群众的家中,都有一个火塘,一年到头一刻不熄,所以当地兄弟民族把它称之为“永不熄灭的火塘”。有的火塘是就地挖坑而成,有的火塘是用石头镶嵌而就。火塘有方有圆,深约五寸左右。居住在山腰及山头上的族、哈尼族和拉祜族、…  相似文献   

14.
古镇州城     
张旗 《大理文化》2014,(10):72-75
钟鼓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宾川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帧照片是他站在州城南门街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照片左下角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  相似文献   

15.
小绿汁的山峰很高。在莽莽群山之中。有很多高昂的突兀的山峰。这些山峰。几乎常年都被白云缠绕。小绿汁的山坡很陡。在数不清的陡坡上.除了有盘古开天地时留下的鬼斧神工雕凿的悬崖和任凭风雨蹂躏的稀疏的茅草以外.几乎看不到人的足迹甚至难觅鸟兽的踪影。小绿汁我去过很多次,差不多每次都能领略山头白云缠绕的绚丽风光,饱览山坡悬崖矗立的峥嵘景色。在我的印象当中。这些白云缠绕的山头和悬崖矗立的山坡,就像珍藏在芦浮宫内迷人的蒙娜丽莎一样。是美丽神秘而又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就因为“香树坡”这个香艳美丽、勾人摄魂的名字,才促使我生发出想要撩开“蒙娜丽莎”美丽神秘面纱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6.
石云涛 《寻根》2010,(1):136-141
<正>天下石室第一墓我在商丘讲学期间,在商丘师院文学院院长王增文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梁王汉墓。西汉梁国王墓群散布在豫东永城市芒砀山诸山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保安山主峰上的梁孝王刘武及夫人李王妃墓,山的东南角被叫做立山头的地方是梁共王刘买墓。导游带我们首先看的是有"天下石室第一墓"之称的李王妃墓。  相似文献   

17.
4月9日,周庄“逸飞之家”在陈逸飞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落成。走进这间位于周庄镇的小屋.看到馆中除了展出陈逸飞先尘生前的部分艺术作品外,还还原了画室、画家会客用的居所。虽然小屋的主人已经离开.但这里仍弥漫这一股亲切而内敛的气息,仿佛告诉来人“中国最儒雅的男人”陈逸飞先生依旧每天外出写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马顺仙 《滇中文化》2006,(1):28-28,27
我的童年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不冷不热,直到跨进“新华女童班”这间教室的那天起。说真的,在未成为“新华女童班”这个班集体的一员之前。我不知道“女童班”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自己竟被选中到这个特殊集体学习,我不可能不感到意外。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被幸运地选入了这个集体。  相似文献   

19.
艾伦·马歇尔几乎全面回忆了他在诺拉特度过的童年岁月。这些岁月对他日后成名影响极大。1902年艾伦·马歇尔诞生在他父亲经营的杂货铺里,这个铺子设在维多利亚州西区的一个小镇上。当地的诺拉特峰绿茵茵,尖溜溜,山峰下面是地势平缓的山谷,山谷里有座州立学校。这间铺子正在州立学校的对面,至今犹存。铺子附近树木成荫,树荫下面放着一只马槽。艾伦·马歇尔就是在这马槽旁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的。  相似文献   

20.
1791年11月的一天,天气寒冷,令人不悦。莫扎特走进维也纳“银蛇”酒馆。他经常来此喝酒。酒馆在凯恩纳尔大街1074号(以前是1112号)。这里也常有演员、歌唱家和音乐家前来光顾。在上面提到的那一天,莫扎特在第一间雅座间发现有好几位陌生客人,因此立即走进隔壁一间小一点的房间,里面只摆着三张桌子。这小房间墙上画满各种树木。这些树木是在房屋主人把这间房间改成小圆顶之后才画上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