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2月2日,在吉萨的斯芬克斯广场,我从容地作完一次出镜.在我身后是上千名抗议的群众,声讨前一天晚上在塞得港球赛中导致74人死亡的肇事者.这是2010年10月16日我成为一名中东地区的新华社视频记者以来所做的一次普通采访.回首这一年多,我着实不敢说我在新闻上有什么作为,但作为一名视频记者,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1949年是我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冲破黑暗,投身光明,从此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这一年,我生平第一次公开称呼"同志"!公开我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许许多多志士用鲜血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诞生在这一年.  相似文献   

3.
韩美林的名字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心版"上. 最早使我对韩美林尊崇、敬慕的是他所绘的那些小猫、小狗、小猴、小鸡、熊猫等憨态可掬的可爱的小生灵.曾记得,还在孩童时的我,一次在书店见到一本韩美林画集,里面画的全是小动物,它们深深吸引了我.我非让父亲给我买下来,回家后我反复翻看,并动手摹画起来.从此,这本画册引领我走上了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山 《档案天地》2011,(2):5-8,20
与射击阴差阳错的"邂逅" 我出生于四川南充的一个普通家庭,上面有两个哥哥,我在家排行老三.我走上射击道路,纯属是一次"意外"事件.在进入射击队之前,我在四川南充的一所很有名气的中学--南充一中学习,而且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在中学当老师的父亲自然在我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说白了,就是看着我最后考上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5.
峻青 《档案与史学》2007,(10):18-26
一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我非常钦敬的挚友——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教授.他有一件戏剧性的死而复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86年10月. 天高气爽.我来到我的故乡胶东半岛,参加烟台艺术节.正当我沉浸在亲切而迷人的艺术享受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文怀沙教授逝世了.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前,我在山西做新闻.一位朋友吟诵一首诗给我听.她告诉我,这是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省军区的孩子,名叫郑渊洁. 小郑当时已是社会青年,经常出入军区歌舞团,和阎维文等一帮兵蛋子捣乱.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坚信:新闻无处不在.我一直在努力:随时随地抓新闻.2011年12月初,我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之约,到海南省海口市讲课.除去讲课只有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就是这一天,我还采写了两篇稿件.2009年,我路过甘肃省甘谷县,到火车站时被告知:火车将晚到一个小时.在车站干等一个多小时?我不甘心,就到车站周边转转.就是这一转,让我回去写了两篇稿件:《甘肃省甘谷县一处珍贵的古民居亟需保护》《民居简朴吉风存》.这两次经历,对我来说,不过是“故伎重演”“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8.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奄奄一息,瘫卧在地上,无力移动自己的身体.在她身后,一只秃鹫虎视眈眈、伺机扑上前来……这张图片经常像梦魇一样笼罩在我的心头.那就是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见图2).照片说的是贫困如同秃鹫,在吞噬无助的弱者.每当"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这幅图景愈是让我挥之不去.我本人出生在一个清贫之家,从小,贫困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我.青少年时,家里买不起鞋,我长年赤脚,同学戏称我为"赤脚大仙".我不止一次梦到,有人施以善举,给我一双新鞋子穿,能让我体面地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9.
忆恩师     
丁老师退休的前一年,我进入复旦,进入复旦的第二年,我在西藏那曲出车祸,没能聆听丁老师的新闻史课.毕业后的第八个年头,在北京阴霾反常的初秋夜晚,通过一条短信,我被告知,丁老师走了. 期间,没有电话,没有谋面.生世如转蓬,人生的交集,只那么一段. 我却在每一次关于复旦的光影印记中,把丁老师弥漫为背景.  相似文献   

10.
永远忘不了1977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三十而立,这一年8月我生下了小女儿,这一年家里三姐弟同时备战高考,这一年我周围的高龄考生全部落榜,这一年有太多的艰辛故事…… 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是年龄最大的老三届.那时候,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去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1969年1月,在一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热烈口号声中,我奔赴遥远的海南琼海建设兵团,在那里割胶种地、生儿育女.那个曾发誓要当一名杰出的“物理工程师”的我,只好默默地将这个奢侈的梦想珍藏在心底.  相似文献   

11.
我的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本我和我的异国“兄弟”在一起的照片,每每看到这些照片,都不禁让我心情激动,浮想联翩……. 1992年5月16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刚刚退休才一个多月的我,正拿着一把榔头在修整我的小木屋,弄得满身泥土,满脸灰尘.忽然间,听得门外有人用不纯正的中国话打听:“这里,住着一个叫黄德福的没有?”我感到奇怪,哪来的外国人说中国话.刹那间,一道思维的电光穿过我的脑海:莫非是顾二哥回来啦?不!这是不可能的,多次的梦境告诉我,那都是虚幻的空想.我开门一看,一群年轻人簇拥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外国老人向我走来.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崇明人,爸爸是撑船的,妈妈是小脚,在家织布.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小我3岁,一个小我9岁),还有一个童养媳.当时家里还可以,我读过两年书.小时候崇明还是属于江苏,上海在我们这些乡下人眼里,可是繁华的大都市.我8岁来上海,当时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在引翔港的周家湾靠种田生活.我住在舅舅家,也帮着种田.当时住在附近的有本地人,也有崇明人.  相似文献   

13.
在隐秘的历史深处,总有一根线,连接了过去和现在的两个时空.这根线便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暮春四月,当我坐在安徽省高等法院的档案阅览室里,翻阅面前二尺多高的案卷卷宗时,我被这根线牵引着,思维游走在40多年前的某一特定时空.通过这些卷宗,我在寻找一位布鲁诺式的人物——石仁祥.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我,对当年这桩轰动一时的公案早有耳闻,这使我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在逐页阅览这份黄纸黑字的卷宗,"零距离"触碰这段历史时,我的心仍抑制不住地颤抖.  相似文献   

14.
由我来写何兆武先生之<上学记>的获奖评语,心有荣幸.并且,愉快之至.我不说荣幸之至,偏言愉快之至.乃因我感觉,在现实生活中,荣幸一词已被用得很多,真愉快却较难得了.我读何先生此书,真愉快是第一体会.故我要格外强调这一种真愉快.  相似文献   

15.
刘春 《中国记者》2012,(4):29-30
由于工作原因,我现在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春节期间是新闻的淡季,我偶然地打开了电视.呈现在屏幕上的是千篇一律的文艺节目,但当我看到走基层的报道以后,眼前一亮,心中一暖,所以后来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转发率很高,看来群众所见略同.不难看出,记者们在走基层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我从专业层面对走基层的一些报道做些很肤浅的注解.  相似文献   

16.
何永炎 《今传媒》2007,(3):32-32
报刊审读工作给我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一种乐趣.它使我的"工作并快乐着"的人生主题曲又可以继续快乐地唱下去.我本来就有爱读书看报的习惯,现在叫"审读","读"之前冠之以"审",实际上是多了一份政治责任.虽然现在媒体大多是政治上强、学有专长的人在办,但有一份责任在肩,我的书报刊阅读就要特别留神了.  相似文献   

17.
我在复旦求学、任教的33年里,对我影响最大、教诲最深的恩师,莫过于丁淦林教授.即使离开复旦后,他仍然一直关心着我,指导着我.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概括地说,丁老师是一位少有的宽厚长者、睿智学人、谦和宗师.他给后人留下了丰硕而宝贵的精神财富,限于篇幅,我谨撰此小文,献上心香一瓣,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一位写小说的学长约我小酌.酒过3杯,老兄话多了:你别看我红,可在编辑眼里,我只是他们门口的石狮子而已.一家杂志到北京来,说是宴请作者,把我也叫去了.  相似文献   

19.
(一) L看守所的谈话室没设隔离区,也没装监控,简简单单一间办公室而已.我的采访即将在这里进行. 跟赵所长握过手,我从容掏出采访本,摊在桌上.  相似文献   

20.
我爱绿叶     
我寻找、我爱那一片绿叶,并排地写着两个名字的绿叶,在黎明. 我寻找、我爱那一片属于你和我的、不为他人所知的绿叶,与天地共存亡的绿叶,在初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