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这个二十来人的编辑部里,论年龄,许法新同志大概是最老的一个。可巧的是,他也是我的一位最老的同事。我初次和他见面,是在一九三九年。屈指算来,四十六年,那已是非常遥远的往事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到了贵阳,当了《贵州日报》的记者。这个报社到底有几位记者,我一直没有弄清楚。那时候的记者这个行当,叫做自由职业。白天在外面跑跑,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到报社的编辑部去,随便找一个办公桌坐下,写几条消息交给编辑,便又走了。在那里,我经常碰到一位青年记者,瘦脸宽额,长衫革履,颇有一点神气的味道。每次见面,我总是淡淡地和他打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职业记者,你感到最欣慰、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人民群众的信赖,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我这个老记者虽然已经离开岗位6年多了,还有许多群众来信求助于我,看到读者对我的信赖,我真的好激动!好兴奋! 1995年3月16日,我收到  相似文献   

3.
李涛 《中国广播》2007,(7):71-72
写下这个有些老套的题目,蓦然想起陈云同志那句著名的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一个阅历无数风雨的老革命家的一生心得。我把他的心得拿过来,作为时政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4.
商恺同志是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老领导。没有想到,具有这样“三老”身份的长辈竟然要我这个晚辈为他的新作《致青年记者的60封信》一书写一篇序言!当他提出这个希望的时候,我开始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是我深知他的为人,很快就理解了他的真心实意,便没有再做什么过多的推辞,就欣然应允了。  相似文献   

5.
李普谈改稿     
黄俭 《新闻记者》2004,(2):54-55
上门请教改稿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有次,我在北京李普(新华社原副社长,老记者。1918年出生,20岁参加革命,1982年离休)的家里,请教他编辑改稿的问题。那是初春的一天,我按约到李普的家。随着门铃声,我穿过客厅,走进了李普的书房。刚坐下,夫人老沈端来了热茶。室外虽是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在同一位资深的老记者聊天的时候,很有兴味地听他讲述当年深入老百姓中间,采写“满是露珠”的老百姓新闻的往事。从他的言谈表情中,我发现,那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时候,他们经常深入到农村、工厂、矿山,同普通老百姓交知心朋友,及时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老百姓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跟记者谈,记者由于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经常有鲜活新闻发表,当然地受到老百姓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8,(3)
纯真的新闻老人商恺文/若白商恺老今年76岁了。他是人民日报资深的老记者。中等身材,微胖,对人说话轻声漫语,十分慈祥。商老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绝对纯真的新闻老人。我与商老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结识的。1994年5月全国地市报研究会在河南平顶山日报举...  相似文献   

8.
即使没看过关于穆青的纪录片,很多人也会对这个老记者的名字如雷贯耳。一个在岗位上坚持了60年的老记者,一个身后无限光荣的老党员,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经典的著作,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做好一个人民的记者”———石西民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杜翔石西民同志是我党“宣传文化方面杰出组织者、著名报刊活动家”。作为石老的同乡晚辈,我从小就听说有关石老的事迹,但认真研究他的作品,却是在他逝世10年后的今天。展读他的新闻作品和晚年回忆录,我为那...  相似文献   

10.
有人叫他老姚,他答应。因为在市广播电视局里,他的工龄最长,资格最老。即使是在全省的广播电视系统中,他也是属于最老的那一批广播电视工作者了。1990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向全国广播电视战线连续工作三十年以上的人员颁发荣誉证书,萍乡仅有老姚获此殊荣。有人叫他姚科长,他答应。因为他长时间在局里事业技术科当科长。即使以前局里还没有这个科时,他就开始干这个活,当时叫农管组。有人叫他姚台长,他也答应。因为1992年萍乡有线电视刚建网不久他就从事业技术科抽调出来,负责筹建工作一直到现在。凭着二十万元贷款起步,短短几…  相似文献   

11.
我曾问一位省报驻地区记者站的记者,为何省报和地区报发表他同一篇消息,在写法上省报发的那篇反倒不如地区报上的新颖。他叹口气说,有些编辑对消息的老写法习以为常,如收到一篇写法上稍有变化的稿子便会皱眉头,于是乎大笔一挥,结果记者自以为最精彩之处都被编辑老兄砍杀殆尽。而地区报也许是尊重省报记者,也许办报上比大报多一点灵活,记者的新颖工作也就得以顺利通过。这位省报记者近年来潜心研究新闻写作的新路子,曾几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  相似文献   

12.
华实 《新闻知识》2001,(2):37-38
当了多年记者,写了不少人物,然而最让我写得投入的是一位老县委书记的故事。 那是我1997年发表的通讯《苏耀先印象记》。照理说,当时苏耀先已离开户县近20年,从时效性来讲,似乎已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然而我却发现,这位老县委书记留下了那些平凡的故事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在人们心中淡漠,人们还经常提起,讲得有滋有味有感情,以至于5尺汉子说到动情处都会眼噙泪花。 在户县大地上,处处都有这位老县委书记留下了足迹。到过户县的人都会对那里的路留下深刻印象:那是贯通户县东西、南北的17条主干路,路距都是5里,它们将户…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老记者,我确实很喜爱新闻工作。解放后,每次填表的时候,一般象我这种情况,填“本人成份”时都填“职员”,我觉得这个词儿太抽象,我向来都填“记者”。我想,倘若死后在阴曹地府要我填表申请下一辈子干什么的话,我还要填“记者”。新闻工作不但能使我们接触广阔的天地,它本身也是个广阔的天地。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擅长之处,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我有过一个同学,不用功,光好玩,是个球迷。他却把体育版编得十分活泼出色。报道一场足球赛,也得是个行家才成。旧社会管新闻记者叫“无冕皇帝”,那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读过那篇名扬中外的《西瓜兄弟》,没想到在这篇战地通讯诞生整整51年的时候,我有幸见到了它的作者——1947年跟随刘邓大军的新华社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黎辛,一个从延安走来的老报人。78岁高龄的他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采访中,“抢”字值千金。然而,千万别抢过了头。美国著名记者.后升为《纽约时报》副社长的特纳·卡特利奇,在他所著的《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一书中叙说了他的“记者生涯中一次最惨痛的失败”。那就是因为他抢过了头。1927年春,密西西比河洪水泛滥。特纳·卡特利奇当时身为《商业呼声报》记者,前去报道水灾。他从伊利  相似文献   

17.
初入新闻之门的年轻同志,怎样才能上路快些?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求得解答的问题。这个问题里面,既蕴含着许多老记者、老编辑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包括着年轻同志应该知道、值得注意的道理—怎样做一个党的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道理。要克服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初做记者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刚从学校门出来的同志,最容易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在他看来,要当好记者,最最重要的是笔杆子;只要笔头子硬,就能当个好记者。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对于当好记者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光是笔头子硬,是当不好记者的,这也是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了的。新记者要想很快入门,较快上路,首先要克服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我  相似文献   

18.
受河南日报社领导委派,我随出席党的十五大的河南省代表团赴京,作采访报道工作。省委领导同志向代表们介绍代表团工作人员,在谈到我这个省内惟一与会记者时说:“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记者。”做记者有二三十年了,如果说“老记者”尚可的话,“有经验”就不敢当了。跑一般会议的经验自然是有的,但进京采访如此重大的会议对我还是第一次。10天忙下来,9月19日我向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辞别,并祝贺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他亲切地说:“也祝你胜利完成任务。”我把此作为领导同志对一个普通记者的勉励和鞭策。 观察·接近·思考 观察事物,接近采访对象,结合思考一些问题,这是记者的基本功。采访大型会议,由于任务繁重,对象繁多,这方面功夫的养成和提高,尤显重要。 9月9日晚,我随代表团乘火车赴京。  相似文献   

19.
1986年5月29日,第十三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开幕前夕,国际足联在墨西哥城召开了隆重的特别代表大会,授予著名阿根廷老记者路易斯以国际足联荣誉勋章,并宣布接纳他为国际足联名誉会员,以表彰他在历届世界杯赛的新闻报道中作出的卓越贡献。6月19日晚,趁锦标赛休息日的机会,记者特地到墨西哥市中心的“克朗广场旅馆”,拜访了这位唯一参加过从第一届到十三届所有世界足球锦标赛的老记者。记者采访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采访一位有名气的老记者,这是件难度较大的工作。但是,当我站在  相似文献   

20.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