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一九一八年,鲁迅先生就呼吁社会各界:“中国的现在,正须父范学堂”,要求做父母的,“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完全的人”。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我们教育孩子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他的教子观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反对禁杀,发挥个性鲁迅先生对独子海婴的疼爱,在当时既有人称道,也有人反对。“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鲁迅先生对讥诮他疼爱儿子的人的答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鲁迅左翼”及其和陈映真的关系作了一个勾勒,笔者首先讨论了陈映真如何解读鲁迅作品,即把鲁迅看作是现代中国特别是现代中国的左翼传统的象征。在此基础上,指出30年代的中国实际上存在两个左翼传统,一个是“鲁迅左翼”,另一个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可以称为“党的左翼”。从二者的比较入手,笔者讨论了“鲁迅左翼”四点精神特征。这样的“鲁迅左翼”不仅属于鲁迅,它是所有的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左翼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陈映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也作出了自己的独立和独特的贡献。陈映真正是这样的坚持鲁迅式的彻底批判立场的后来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也是古代遗产的继承者。他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都十分精熟,而且连那前代和当代的学者们在研究古典遗产方面的成绩和缺点,也都了如指掌。因此,鲁迅不但对于遗产本身具有全面的认识;而且对于研究遗产的方向和方法,也具有革新的精神。关于前人,象清儒对于古典遗产的整理的成绩,鲁迅是肯定的,承认清儒的“考据之学,给我们明白了宋明人决没有看懂的古书……”,甚至称宋之郑渔仲、清之顾亭林,“今已无从企及”。但与此同时,鲁迅也指出:清代学者,自“文字狱”后,不再“纵论唐宋,搜讨前明遗闻”,而“专事研究错字,争论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以其坚贞、英勇、倔强和智慧,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杂文是鲁迅一直运用到生命最后的武器。从“五·四”当时打倒封建势力和传统习惯开始,经过对反动军阀以及资产阶级右翼的长期鏖战,特  相似文献   

5.
作为《山居笔记》的话语核心,《一个王朝的背影》被放在了全书之首。这是作者在有意暗示它的引领作用。这篇“散文”试图向读者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尽管满族的康熙皇帝曾经以大兴“文字狱”而“臭名昭著”,但他“竟然比明代历朝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文化”。由于这个缘故,作者惊喜地发现,就连中国当时“最有抵触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康熙和解了”。这一戏剧性的“和解”,以与清廷“不共戴天”的黄宗羲的“软  相似文献   

6.
丘东平同志是30年代初期出现于文坛的一位卓有成就的革命作家。当时,郭沫若同志称“发现了一个新的世代的先影”,“中国的作家中似乎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鲁迅、茅盾在向外国读者推荐中国现代小说家时,丘东平就是被推荐者之一,并撰文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7.
粉碎“四人帮”后,文学研究事业空前繁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深入研究和资料建设问题,已经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现代作家黎烈文,因三十年代初期在上海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从而与新文学运动主将鲁迅建立密切关系,成为当时文坛颇负声誉的新进作家。可是,在“四人帮”倒行逆施时期,不少有关鲁迅著作的“注释”中却这样写道:曾经是鲁迅友好的黎烈文后来堕落成  相似文献   

8.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择取”是与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顽固以及民众的愚昧、麻木相关联的。他的“择取”往往是矫枉过正,而非“全方位”否定。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鲁迅毕生都致力于: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和从外国“拿来”进步文化。这实际上是鲁迅“择取”的具体表现。面对80年代海内外出现的新儒学、文化热和现实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批判精神,尤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文学史,使用笔名最多的作家,当首推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一生中使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特别是在他创作后期,几乎每发表一篇文章都要换一个笔名。有人说这是个人“嗜好”,也有人说是当时社会的文人习惯使然。但我们只要留心看一下《鲁迅全集》就会明白,他之所以这样如此频繁  相似文献   

10.
一、开闸法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若问:鲁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此处的“中国人”仅指反动当局及其走狗文人,还是泛指全体中国人。学生要回答这一题,须懂得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的认识是模糊的,既看不透敌人的反动本质。也看不到群众身上先进、坚强的一面。“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对中国人才有了  相似文献   

11.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12.
纪念鲁迅重铸国魂编者按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空前的民族英雄”和“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也有感于鲁迅先生当时就被推崇为“国魂”,也有感于近年来有人肆意贬损鲁迅,还有感于为贯彻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  相似文献   

13.
引言“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同志这句话的概括性很大,是对鲁迅战斗的一生最正确、最深刻、最全面的评价。“五四”以来,有很多人评论过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但从来没有人象这样全面、这样深刻地用三个“伟大”、三个“家”来概括他的一生。过去六十年,攻击、诬蔑鲁迅的人就不用说了,就是进步的文化界,向来也只是把他单纯作为一个文学家来评论。当然,从文学家的角度来评论鲁迅并不算错,因为鲁迅主要是以文学创  相似文献   

14.
鲁迅曾经这样回顾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的发展:“新的小说的生存,却总在不断的战斗中。最初,文学革命者的要求是人性的解放,他们以为只要扫荡了旧的成法,剩下来的便是原来的人,好的社会了……”。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他和当时的一批进步作家,通过刻画传统思想控制下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状态的极端麻木,揭露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性的  相似文献   

15.
1934年,面对中国的现状,鲁迅仰天长叹:每一新思想、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片。这就是鲁迅有名的“染缸论”。他一眼便看到了老外搞的思想理论体系放置于当时的中国却被“歪曲”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文学的旗手和战士,毛泽东曾评价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接受鲁迅的指导和帮助,在当时来说,确实是广大进步青年、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株洲就有好些人同鲁迅有过交往,或书信往  相似文献   

17.
《出关》的人物和情节设置可以视作鲁迅对道家文化态度的隐喻。鲁迅把道家文化置于中国儒道互补文化的大背景中 ,认为它的精神品格是“无特操”。鲁迅对道家文化的批判 ,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其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仲凡 《安康学院学报》2000,12(3):41-44,96
《出关》的人物和情节设置可以视作鲁迅对道家文化态度的隐喻。鲁迅把道家文化置于中国儒道互补文化的大背景中,认为它的精神品格是“无特操”。鲁迅对道家文化的批判,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其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还原鲁迅的精神如果说,“还原历史中的鲁迅”是在追求对鲁迅的认识价值,那么,我所说的要对鲁迅的人格和精神做出概括,则是在追求鲁迅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寻求对鲁迅的理解,找寻“鲁迅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对鲁迅的人格和精神做出概括。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对父亲的认识。首先是立人为本的思想。“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实际上,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工作上去了。国族遭受凌辱的历史困境使鲁迅十分痛心,激发了他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麻木…  相似文献   

20.
“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为拯救中国危亡而提出的观点,它成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其基点在于中国传统的“立心”思想和西方尼采等人以个体为本位的现代主义思想。重点在于个体内心的建设和人格精神的构建,即通过“立人”达到“立国”这一目的。鲁迅的“立人”思想,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于当时中国现状,借鉴于西方新兴思潮,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