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强 《新体育》2005,(11):58-60
若不是炎炎暑热中穿着防寒服坐在“乔波室内滑雪馆”里,若不是凭窗侧目可见飞瀑天降般的偌大雪道,笔者很难把面前娓娓而谈的她还原成十多年前那位背着冰刀出征,坐着轮椅凯旋的巾帼英雄。得体的休闲装,节奏分明的谈吐,温文真诚的笑容,带着学者般的从容睿智,也带着运动员般的机敏迅捷……这就是今日的叶乔波。曾几何时,乔波脱去戎装,悄然戴上清华大学MBA的硕士帽,又悄然成为中央党校的博士生,人们对她的称谓也在不断改变。其实,真正改变其称谓的不是人们,而是乔波热爱的冰雪事业,乔波精神,乔波自己。  相似文献   

2.
壮哉,叶乔波     
在巴赛罗那16枚金牌和马家军狂破纪录面前,我开心地笑了。在也门队撕碎中国人足球梦幻和蒙特卡洛戏弄亿万炎黄子孙的时候,我也只是摇摇头无奈“天凉好个秋”。可是冬奥会上叶乔波以顽强的毅力滑过终点的一刹那,冰刀的利刃仿佛踏在了我的心坎上,我感动了——乔波,难为你了。  相似文献   

3.
苏甦 《围棋天地》2011,(14):110-111
“我的未来不是梦”——知道这句话源于二十几年前一首张雨生唱的歌曲;懵懵懂懂、或多或少明白点其中的含义缘于读了《叶乔波日记选》;把这句话认真地记在心上,并且引起共鸣是在和叶乔波的一次见面之后了……  相似文献   

4.
据报载,当今世界女子速滑第一高手、美国名将布莱尔在她的最后一个赛季中以良好的状态大唱“独脚戏”,一举包揽了1995年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的4项冠军,为其辉煌的运动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还欣慰地表示:“我将很高兴地退役,以一名普通观众的身份继续关注冰上运动。”——这不仅使人想起了与布莱尔同龄,且是同一时代最有竞争力的对手——中国的速滑女杰叶乔波。二人曾在世界赛场上拼得难分伯仲,独领世界女子速滑之风骚。但与布莱尔的欣然退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叶乔波却是因极其严重的膝伤坐在轮椅上  相似文献   

5.
阴影下的叶乔波在中国女子速滑选手中,叶乔波和王秀丽称得上是对真正的对手。作为同年生辰,又先后投身于逮度滑冰事业的叶、王而言,命运似乎早已安排下这场不可避免的激烈较量。不是你胜,就是我赢,除非哪个人气馁自坠雄心,灰溜溜地退出竞争圈。  相似文献   

6.
一、在意外“爆炸”后诞生的女子全能冠军12月7日下午,女子全能最后一项:5000米赛,又在烽火连天的冰场上再度掀起风潮。就战局分析,白城队的王晓燕最具优势,她已独揽全能赛中的两块金牌,其余勇可假,且5000米国家纪录尚在她握中,这块金牌恐难旁落。根据规定,在全能赛中拿得三块金牌,即可为当然的全能之冠。但王晓燕不是没有力敌,一样在本届大赛上轰然爆响的叶乔波,是以134.486分遥遥领先的。两者均一路过关斩将,战性犹酣。而仅在二人之次的王秀丽只差叶乔波0.337分,如果黑河队长距离国手张青超过王晓燕,而王秀丽又能在5000米赛中赢叶乔波4秒的话,王秀丽  相似文献   

7.
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和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6月28日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中央军委授予叶乔波同志“体坛尖兵”荣誉称号的命名大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周文元宣读了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的授予叶乔波这一荣誉称号的命令。杨白冰将一枚一级英模奖章挂在叶乔波胸前。  相似文献   

8.
叶乔波,冬季奥运会银牌获得者! 1992年2月11日19时3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使数亿国人目睹了叶乔波奕奕神采,耳闻中国实现了在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叶乔波,28岁,身高1.64米,端庄娟秀的八一滑冰队队员,上校军衔,她以国际级运动健将的身份,9破3项全国纪  相似文献   

9.
在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上,叶乔波一举夺得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枚银牌,从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这是中国速滑运动新的里程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十年来我国一些体育项目跃居世界水平,有的项目还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速滑健儿不甘落后,奋勇拼搏,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王秀丽、叶乔波在国际大赛中不止一次地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对于姚明来说是一个与总决赛无关的年份:他和他以往效力的上海东方队,已经成了CBA总决赛的看客;对于他现在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队来说,通往NBA总决赛的路还很长,他们同样是看客。但“看客”的定义只对“球员”姚明有效,做为社会公众认可的“明星”姚明来说,他是真正的主角,他参与了许多抗击非典的社会活动,他用自身的健康与活力,给人们增添着自信,也证明着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力量。克林顿亲自来函表示祝贺,信的落款是:你忠实的球迷和朋友。属于姚明的大场面已经开启——  相似文献   

11.
经过体育教学工作十多年的磨练,我曾获得过市骨干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当一些身边的体育教师问起我“成功秘诀”的时候,我总是笑而答道:“为师之道贵在勤也!”勤练习。对于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来说,过硬的基本功可算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教育策略、体育知识、运动  相似文献   

12.
叶乔波,女,沈阳军区冰上训练基地速滑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1964年生于长春,1977年入伍,1985年入选国家队。14年来,她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0余枚,先后8次打破3项全国纪录,曾3次荣立一等功,被团中央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被辽宁省评为“三八红旗手”,被沈阳军区评为“学雷锋标兵”。今年2月2日,她在挪威举行的世界速滑锦标褰上,夺得女子500米冠军,为我国争得了荣誉。最近,沈阳军区决定授予叶乔波以“勇攀高峰的运动员”称号。1.叶乔波素描她是当今世界在冰上滑得最快的姑娘之一。“滴答”一秒钟,能冲出十几米。她是创造中国体育界夺奖牌奇迹的运动员。60天里,她连续参加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系列赛,一人为  相似文献   

13.
张春晖 《新体育》2013,(8):50-50
叶乔波,中国女子速滑名将,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1991年首次赢得世界女子500米速滑冠军后,叶乔波开始了巅峰之旅。1992年在第16届冬奥会上获得500米和1000米女子速滑比赛的两枚银牌,不到一个星期,她勇夺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全能桂冠,并摘取1000米金牌。1993年,叶乔波先后参加了世界全能锦标赛、世界短距离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在短短的一个冬季,她赢得14枚金牌,包揽了全部500米项目的冠军,被誉为“世界500米之王”。但在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一路征战、  相似文献   

14.
一位天才物理学家曾说过“让贝多芬失去听力就意味着死亡”。而对于喜好围棋的人来说,不能下棋也就等于死亡。世界最强的女流棋手芮乃伟九段说,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依然选择做职业棋手。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5,(1):65-65
西安的“橙色陨石”读者问:我最近买了一本了然著的围棋书《提高你的战斗力》,回家后我看见书上写着“国际围棋协会指定培训教材”。我从来没有听过有“国际围棋协会”,请问到底有没有这个组织呢?  相似文献   

16.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开始关注约翰森了。不可否认,我对生性腼腆的男孩似乎有种莫名的好感,像费雷罗一样,约翰森也是纤瘦得让人担心。但这样的男孩住住骨子里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不过最令我“骄傲”的是,约翰森与我同月同日生,只是早我10年而已。就像攀亲戚一样,这件事我也是“逢友必说”。在我心目中,约翰森是一位“模范哥哥”。 基于同属白羊座的缘由,我自认为约翰森是个具有双重性格、好强坚韧、自信顽强的人,至于有些“冰”的感觉,我认为那是瑞典人的特点,就比如瑞典另一位名将、长着娃娃脸的可爱大男孩诺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到单月底、双月初那几天,我总要满怀着希冀跑向学校的收发室。不用探询,不用索要,负责收发的老先生会将一本带有浓浓的铅墨香味的《学校体育》交到我的手中,并慎重地交代一句“我可给你了”,大有象完成了一件大事后的如释重负的感觉。我在紧接着诚心地回报一声“谢谢”之后,便置左右于不顾,象一位严肃的探物者那样,神情专注地扑进了这块风景独秀的园地,乐此不疲地品味着其中的每一件作品,贪婪地咀嚼着作品  相似文献   

18.
网上交球友     
在我的生活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网”。网球场上,我高接低挡、随球上网;回到家里,洗净臭汗,打开电脑,咱是拨号上网。所以“上网”对我来说具有双重含义,无论在网球场上还是在电脑前,我都有强烈的“上网”欲望。这两张“网”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深陷“网”中,不能自拔。网球让我的身体更为强壮,互联网则不断丰富着我头脑中的知识。而且这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干的“网”对我来说却是大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张尤宏  张伦富 《钓鱼》2006,(8):64-64
又是一个假日。今天的天气出奇的好,先前几个星期的阴冷一扫而光,早晨的阳光照在脸上,就像被柔柔的羽绒捂着,感觉暖暖的,说不出的一种惬意……“我今天要去钓鱼。”我边收拾渔具边对母亲大声说着。“今天天气这么好,又没什么风,说不定能钓几条鱼回来。”母亲说。“哪来那么多鱼,说有就有?”父亲反驳道。“就是啦,我每次钓鱼,妈妈一说这说那,一定是空手回来。”我开玩笑说道。“是、是、是,有这回事,不说了,不说了,不过以前人都说,打渔打猎,没有一盘也有一碟。”妈妈哈哈笑道。说笑中,我收拾好东西,提着钓箱准备出门,突然,母亲问了一句:“中…  相似文献   

20.
我和球迷(3)     
通常情况下,我的邮件包非常大,在1998年世界杯后更多,以致我几乎没时间阅读邮箱里收到的每一封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主要是索要签名照。我不知道有些邮件是如何到达我这里的,因为一些国外的邮件上仅写着:“给英国的球员迈克尔·欧文。”我也收到了许多要求和我结婚的女孩的信,所有这些我只得有礼貌地拒绝。有时我也会收到类似下面一些奇怪的要求:“下周末你能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吗?顺便告诉你,我住在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