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源浍 《教师》2010,(25):89-90
眼下的历史课堂主动提问的学生很少,主动要求老师解答疑问的学生很少,能够提出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就更少。他们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对历史学科的探究精神.缺乏对探究性问题的独立思考。学生埋怨历史难学,要死记硬背,老师抱怨学生不学.太懒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不妨一道走进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钝化了学生的思维现在的课堂,多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学生却很少主动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习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很少疑问,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缺乏怀疑精神,思维被教师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又何谈创新.我认为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按照自己设计好的程式进行教学,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机会,时间一长,不仅禁  相似文献   

3.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学生课堂沉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学生沉默 1.课堂沉默现象 英语课堂教学常常发生以下情况:学生总是喜欢坐在教室的后排座位;上课时学生喜欢低着头、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学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由于紧张,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开口。  相似文献   

4.
<正>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采用问卷方式对本校2009级七年级一、二、五、六班4个班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学生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老师或家长有布置预习时才进行预习或者复习,70%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各项学习  相似文献   

5.
学生上高中了。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更不要说踊跃发言了。于是乎,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以讲代练,一讲到底司空见惯,学生似乎无话可说,似乎没有话语权。笔者以为,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应有话可说,要还给学生语文学习的话语权。一.还给话语权,要让学生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6.
练习讲评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练习讲评课上,很多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只是被动地听讲和机械地记录,很少主动回应老师,课堂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气氛沉闷,收效低下.针对这一问题,也为了顺应课改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在练习讲评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和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围绕如何真正让练习讲评的课堂轻松高效,阐述了学生习惯的养成,应避免走进的误区等,从而创设出和谐,愉快,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而在我们平时教学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接着一个地发问,问题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课堂互动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泛泛形式,老师由主导的“灌输”演变为主导的“发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输”演变为主体的“答问”.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沉默、孤僻,碰到困难总是犹豫不决,上课往往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胆子很小,做事情畏畏缩缩.找寻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心.如何教育和引导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这是学校和家庭共同面对的一个教育难题.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请求老师多对孩子进行提问,似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在于老师多提几个问题、多给孩子几次表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现在,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不是没问题而是提不出问题或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基本没有时间提问,像这样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的问题,就等于没思考,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因此,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笔者发现农村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不主动发言、害怕发言。课堂上,老师提出了问题也很少入主动回答,课堂气氛沉闷。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教学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呢?  相似文献   

11.
正我常常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笑的大多是成绩处于班级两端的学生,而中等生甚少。反思之余,我觉得区别在于老师给予中等生的关注最少。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中的学生,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放学后按时完成作业,平时也很少违反纪律。正因为如此,他们没有机会受到关注,成为了被忽略的一部分。我同时发现,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热情,缺乏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表征 据有关调查显示,不少高职生在学习时很少预习和复习,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笔记的质量也不高,基本上没有制定学习计划;许多学生有过缺课、迟到或早退的经历,或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课,也很少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部分高职生虽然自己的学业没搞好,但却把很多精力用在课堂以外的事情上,如热衷于上网打游戏、网络聊天等方面。这些现象表明大多数高职生学习不主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问题提出在广大的农村高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课堂提问,集体回答是可以的,但很少有学生敢于主动举手当场回答.即使被提问起来,有的因不知而说不出,有的因紧张而语无伦次,有的干脆不回答.这样的课堂不免呆板单调,气氛较差,甚至有些学生东张西望,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1.自卑心理: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似乎自己一切都不如他人,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根本就不敢去考虑,学习上总是步他人后尘,更不敢主动提出问题,遇提问或其它总是躲着走,对自己思考的一切都不放心,不落…  相似文献   

14.
画图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但在课堂中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肯画图解决问题,课后学生很少"主动画图"。让学生感受画图的意义,并学会画图的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很少,即使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也很少主动回答。二是学生更愿意坐等教师讲出答案,大多满足于将教师给出的答案记在笔记上,很少主动去思考为什么。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减少以上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以说教代替学生的思考、分析,缺乏一种关系互动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学生成为老师的附庸。这种课堂模式不利于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而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就是要用民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求。  相似文献   

17.
刘俊文 《考试周刊》2012,(83):133-134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再加上历史不是主科,更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要我学,而不是我自己要学。而且许多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直推行的是"满堂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厌烦。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推行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通过查阅资料,对参与式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简单分析,阐明参与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概括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表达上比高年级要更积极、更主动,年级越高,愿意说的人越少,甚至出现了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沿着老师思路回答问题,缺乏表达自己见解的愿望,即便创设了相应的情境,愿意表达的学生也是不多,说的学生是少数,往往出现只是几个学生撑场面,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是我们的课堂,老师们常在抱怨,课堂上孩子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一个问题下去举手者寥寥无几,可一下课就淘气地找不到影了。原本该是课堂上的那股机灵劲上哪去了?课堂上要么气氛沉闷,学生很少主动举手,要么和老师“抢嘴”。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改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说说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积极创设问题意识的理论背景在我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上课很安静,都认真地听课,却很少主动提问题.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以解决教师的问题为目标来获取知识.然后学生以教师的答案作为标准,思考问题和板书解题过程千篇一律,很少问为什么这样做?还有第二种方法解吗?在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几乎没有"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等的表达方式.为什么学生不会发现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呢?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走进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