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数学教育应重视数学实验,应将数学实验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来设计.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目的是以实验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探索发现过程,使学生亲历这个过程,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体现活动化、操作化特征,注意返璞归真,在注意揭示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的同时,注意与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挂钩,有机地和数学知识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数学主干课程是指某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中所含数学类的系列课程.本文主要讨论在数学主干课程中增设数学实验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方法.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主干课程,是对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是一种新的尝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和发现过程,进一步领悟数学概念,培养兴趣,掌握学习和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实施以创新教育为重点内容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是当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而同时也应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目的。本文力图通过阅读、思维、发现的过程,引导教师和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内涵。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实验是高校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开放而广阔的平台。通过对数学实验的内容、课程的安排,构建了数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让学生独立操作、探索实验过程,为进一步领悟数学理论,培养学生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通过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美启真,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黄金分割".  相似文献   

6.
赵德财 《小学生》2013,(3):79-79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索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式  相似文献   

7.
浅析数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 ,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 ,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 ,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 ,逐步掌握认识事物 ,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 ,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即“做数学”的现代数学学习观 ,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促使其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 ,并可通过数学实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数学实验教学可有效地摈弃以往教学中过…  相似文献   

8.
走进数学实验 开启数学之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在与新教材的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实验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有了以下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1引言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认为“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取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探索及研究活动.”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数学课程中创设数学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实验中,发现数学的美、理解数学的本质、感受数学的睿智,最终学会运用数学,以此既能让学生学得数学相关的知识,又能培养探索能力,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数学实验教学呢?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分析、探究、归纳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理解障碍是数学学习中不容忽视的一种障碍.从数学认知、教育心理学等层面来讲,中学生的数学理解障碍有认知型障碍,表象型障碍,联系型障碍,语言型障碍;克服这些障碍相应的教学对策有: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利用实物、模型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注重数学交流;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实际应用等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2.
数学思想应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清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该将蕴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挖掘"出来,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并自主学习数学。认为可以从展示知识产生的过程、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的应用等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文化教育探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文化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文化。严格性与超越性是数学文化的基本特色。数学文化教育的支点是唤起学生对和谐与完美的追求。信息社会数学文化教育必须与信息文明中所必备的理性、数据推理相联系,并注重数学文化对精神创造领域的影响。现代数学教学设计要充分运用登记处科学来反映数学建构过程,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交流的良好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作为新增加的一个独立板块被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倡导广泛开展数学文化活动,这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数学文化,并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数学教育。在探究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的历史观、哲学观和美学观的基础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尝试性探索,加强对数学课程、数学的教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入数学史知识,能够从情感教育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从认知领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为基础提出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知识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科学准确、以教学为主、生动有趣,并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数学史料的选择和渗透方式两个方面提出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实验"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就是对我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改革、经济管理等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抽象、简化,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方案、办法,并通过解释、验证、修改的多次反复,最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影响了人们的教学方法,"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引入计算机技术也使其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改变,文章对"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实质是数学符号的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意义.数学符号最显著的特征是形式的简单性、内涵的精确性、应用上的可操作性以及使用上的统一性.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在明白数学符号的学习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数学符号学习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上组织课堂教学,根据数学符号的本真意义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认知同化和顺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学教学论课程“过程+体验”模式的构建,充分挖掘、及时激活师范生心目中的数学教学“缄默知识”,在过程中感知其“缄默知识”并形成和丰富自己的“缄默知识”,反思自己的实践以及所观察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他们适应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资源拓展与载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探索中要发挥教师在教育全程中肯定和鼓励的主导作用;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戏曲体验教育"八个结合"的训练;利用戏曲平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要解决好高校大学生进行戏曲拓展体验教育综合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从明确学习目的、“问题驱动”引入概念、黑板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数学建模融入教学等五个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