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专家们一直在预言报业的衰落.互联网上充斥着关于报业裁员和印刷媒体的棺材又被钉上一枚钉子的可怕故事.但是时至今日,报业仍然活着,仍在为我们的读者和广告客户提供着有效的媒体资源. 这些年来,报纸尝试了不同的方法来提升收入,维持生存.这些办法有些富有独创性,有些却未必有效.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罢,消遣只能是偶尔,如果把娱乐变为常态,那么尼尔·波兹曼的"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可怕预言或许将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眼泪     
一串晶莹的泪花从老师脸上滚下来,厚厚的一沓试卷上溅起了一层蒙蒙的水花。教室里是那样的静,惟有这单调的哭声在教室里回响。泪水滴湿了老师的衣襟,泪水唤起了同学们一颗颗忏悔的心。去年春天,我们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朱老师。听同学们说她教英语,对学生很严厉,是一位有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才能的年轻女教师。“上任”后,她不仅是我们学习的辅导员,还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她常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奋斗;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追求;别人瞧不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为了把我们班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粉红腔调 70多年前,爱尔兰诗人叶芝写下诗句:“一是变了,彻底地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我不知道那些骨瘦如柴的女人算不算一种可怕的美,我不知道一个女人为了减肥把自己饿到昏厥算不算是一种可怕的美。如果是,那么从今天起,我们需要从那些“可怕的美”中苏醒过来——虽然追逐美丽是女人的天性,但我们要美丽,更要健康,我们要让自己瘦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很难选择了阳光,却不要随之而来的阴影。选择本身难以完美,正如同任何一种社会亦都难以完美。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善于图画乌托邦式的完美,我们居然还相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地球会变得像一个村庄,人类终将重归部落化的大同世界。随着新的媒介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麦氏的许多预言成为现实,而大同世界却遥遥无期。把麦氏的预言与现实对照,我们会发现走向“大同”只是麦氏作为技术决定论者的空想。  相似文献   

7.
渭河呼救     
河流,常常被我们比作母亲,但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母亲”都染上了可怕的疾病,如果我们再听之任之,等待我们的必将是大自然的报复——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8年第10期曾刊登了Outsell公司的报告《信息产业市场规模与份额排名:2007初步结果》,还记得2007年报告中对2008年市场的十大预言吗?现在,2008年版的报告又呈现在读者面前了。有哪些预言成真?又有哪些细分市场的变化令人瞩目?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相似文献   

9.
外刊有多可怕。或者说外刊有多可爱,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解禁外刊”可看作一个符号,其实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10.
王添 《今传媒》2016,(7):102-103
娱乐的基本使命,即使人快乐.但综观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文化意识淡薄、人文内涵疏高、主流价值失落充斥荧屏.过度膨胀的综艺行业不仅模糊了节目创办的真正宗旨,也渐渐证实了尼尔·波兹曼关于“娱乐至死”的可怕预言.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央视肩负着传承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传递快乐的责任.因此本文以《了不起的挑战》为例,从节目内容的创新设计和常驻嘉宾的角色设定两大方面阐述央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并对节目现存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10,(18):104-104
中国新闻记者当参谋的热情下降及作用衰弱,对我们的发展与改革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车婧 《新闻通讯》2014,(2):12-12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预言了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电视重新定义,但他却未能预言到当下这个时代会被“微”技术所转动。当“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在被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3.
并不是为狄克森州立大学的丑闻开脱,而是想提醒我们的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最近"火"了,当地州立大学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审查报告,让这所与中国内地19所高校签有合作协议的洋大学,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曾经在这所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有的担心被别人误会为不诚信,悄悄把这段求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拍摄北京电视台的13集大型系列片《走进喜玛拉雅》,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走遍包括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在内的广大藏区。98年首次进藏,趁着8月份草木茂盛,空气湿润,氧气充足,摄制组踏上了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初入西藏不可伯实话实说,早在入藏之前,我们就被有关西藏的种种可怕传闻吓怕了,办公室的小姐们花容失色,哥们儿们给我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但是真正走进西藏其实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15.
袁娴娴 《新闻窗》2012,(4):92-92
一、网络——舆论新平台地球村和部落化是麦克卢汉的伟大预言,他用技术决定论证明了这个世界的距离正在不断地缩短,我们能够知晓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因为有了网络。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工程》2009,(4):75-75
我们为什么要向可口可乐学习?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金融飓风席卷全球,华尔街神话破灭,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死亡。但是,传统的超级实体企业可口可乐却以增长9%的运营收入傲视群雄,奥秘就在本书中!  相似文献   

17.
有专家预言——21世纪中国的希望在农村。对这个预言的准确度我们暂且不论,但是,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农村经济必将会不断加速向前发展,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视节目,将如何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18.
2006我们曾做过预言,一亿资金投入在2007年,一亿流量产生在2008年,一亿资金收入在2009年。经过三年的快速崛起,基本上领先的视频网站都跨过了这三亿门槛。直到今天,我们思考网络视频领域到达了怎样一个境界、时间点,便是我们的主题——世界都在看。  相似文献   

19.
三石 《出版广角》2005,(6):24-25
如果我们不加强出版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预言,下一代是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出版家的,只能是出版商人罢了。  相似文献   

20.
传媒新生态下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新 《青年记者》2010,(19):33-34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传媒生态中,以互联网和手机为前驱的新技术催生了令人目眩的传播空间,而且,没有人能确切预言,这种传媒生态的演变哪里才是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