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节目主持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铭 《新闻窗》2007,(4):98-98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主角,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举手一投足,影响着千万人对电视节目的认同程度。所以一个主持人的风格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满足电视文化市场的需求,频道在不断地增加,节目在不断地扩充,同时也使电视收视竞争更趋激烈。如何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建立起自己的独特品牌栏目,在收视分流严重的情况下,吸引观众的眼球并稳定其手中的遥控器?精良的电视节目包装就给电视节目。乃至整个频道带来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大发展和产业的大繁荣,社会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以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关于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数量不断增多,这充分说明儿童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与这种繁荣相反的是,儿童电视节目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却不高,真正被儿童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也很少,用儿童观众自己的话说就是想看的没有,有的不想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应该说这与儿童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对节目的定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兰玲 《新闻前哨》2009,(6):55-56
随着卫星技术和有线技术的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电视的影响力仍是最大的.看电视也是多数家庭的一个主要娱乐,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使观众依照不同的喜好分出不同的收视群,众多频道都在争夺观众手中的遥控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出自己的频道特色,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成为传媒人士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媒体市场化的发展,收视效果的评估与预测在电视台的营销决策中作用越来越大。伴随着电视业市场化转型的步伐,多数电视台从9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收视率数据,我国电视业在微观上和操作上确立了以收视率为代表的市场化指标导向,任何宏观上的方针政策、理论上的观念纷争,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个关键处。电视剧与综艺节目、新闻历来是拉动电视台收视的三驾马车,据央视-索福瑞的电视节目类型市场份额统计,电视剧占据9%的市场份额,位于综  相似文献   

6.
段鹏 《现代传播》2007,(6):85-87
收视率指标被视为是一种行为指标,能够反映收视观众的规模大小及人口统计特征;而满意度则被认为是一个心理指标,是一个所谓的"品质导向".伴随着中国电视业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介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电视人越来越重视这两个电视节目评估参数.本文试从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形成的过程和基本模式入手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在塑造其影响力的过程中,收视率和满意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电视观众对于节目选择的权利范围越来越大。观众在长期看电视的情况下,已经无意识地产生了一种收视惯性,他喜欢一个节目,就会在同一个时间去收看它。从而使观众造成持续的关注度,品牌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事业越来越发达,在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网络视频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观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选择的宽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吸引观众,如何培养自己固定的收视群,是基层电视台新闻栏目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郑轩 《新闻前哨》2003,(11):47-47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手中持有社会游资高达六万多亿元人民币,社会游资寻找出路成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正因为这样,人们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地需求投资信息。因此,以传递证券信息为主旨的证券财经电视节目正在拥有一个日益庞大而且稳定的收视群——股民。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有力工具诞生以来,深刻地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电视是继语言与文字之后大众传播的又一次革新与飞跃。在社会进步、受众需求质量的提升与电视技术的日臻完善的双重作用下,电视节目本身也日益丰富。随着电视节目量的增加,栏目开始显现巨大的作用。一台没有栏目的电视节目就像一本五六百页的未装订的小说,读者根本无法阅读。而具有明确专业性质的电视节目的栏目化起到了一根装订线的作用,在固定风格、时间的辅助下,在形成特定的收视群方面显示出了许多优势。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  相似文献   

12.
策划:电视节目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曾经说过,现在好的电视节目与其说是做出来的,还不如说是策划出来的。一个好的策划起码是节目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策划做得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栏目或节目的质量乃至成败。电视节目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策划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完全可以成为电视节目新的增长点。一、进一步强化策划意识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迅速掀起以CI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策划热潮。日本及港台策划类书籍大批涌入,策划活动日益多样化,象“智囊团”、“创意工作室”之类的策划机构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电视节目创作也越来越多地渗透了现代策划理…  相似文献   

13.
王丽文 《视听界》2001,(6):55-5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的崛起和因特网的出现,受从的收视心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受众对传播者的要求越来越高。50年代末,江苏电视台诞生之始,电视节目的播出量和覆盖范围非常小,一周  相似文献   

14.
经济类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收视率普遍不高,能够形成拳头节目的更是凤毛麟角。对于地方台来说,一方面缺乏懂经济、懂财经的记者、编导和主持人,另一方面,专业的经济节目的收视群偏小。经济专业  相似文献   

15.
方言电视节目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由于采用方言播报这一特殊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时也因使用方言而颇受争议。本文试图探寻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全面正确看待方言节目,并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今电视银屏争奇斗艳的年代,各个电视台都在尽可能地争创收视率。这就需要对节目进行精心策划、统筹运营。电视节目的策划就是在梳理揣摩出观众当前或将来的社会收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通过专家学者、同行集体创造出的对电视节目整体战略的运筹与规划。电视节目策划就是电视台把受众作为服务和消费对象,着眼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阶段,对节目的制作形式、运营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从而制定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策划方案。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事业的竞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谈话节目语体的叙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时兴电视谈话节目,还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观众收视趣味的变化和对参与电视节目的要求的增加,也由于欧美电视风行一时的“脱口秀”的影响,电视谈话节目渐渐地红火起来,一些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或者谈心节目,主持人把嘉宾请进演播厅与观众双向交流,直至成为今天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在镜头前屏幕上,每个主持人最关注的莫过于自己的形象了,因为当我们的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个栏目的形象,一个媒体的形象。而当观众在收视我们的电视节目时除了关心与自己有关的节目内容之外,主持人是否能让他(她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台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随着“上星”热和有线“入网”热的兴起,电视观众可选择的收视范围越来越大。电视市场这块“蛋糕”体积有限,而“持刀”瓜分者却越来越多,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更集中体现在电视台的整体形象上。这种整体形象会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各电视台纷纷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加大自我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如何赢得观众?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他们的收视心理是怎么样的?这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电视从业者。为了能为电视从业者提供比较准确的关于观众收视动机的信息,使他们制作出的节目能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一些电视人对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指导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笔者试图对中美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指出中美电视媒体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