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理论存在着西化、忽视课程政策的研究、远离课程实施者等问题,笔者认为应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重视课程政策的研究;提升课程实施者的课程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中存在着三大亟需克服的理论障碍--课程研究领域长期忽视课程政策研究;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决策者之间存在着两种文化的樊篱;课程理论与政策理论之间表现出游离状态.而消除理论障碍的策略在于:拓展课程研究的政策领域、认清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实现从单纯的教育研究者到政策型研究者以及从纯粹的教育决策者到研究型决策者角色的转变;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的实践问题取向与政策取向;强化课程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表、1901个班级课程表和课后服务项目表的分析发现,存在国家课程实施欠规范、三类课程界限不清、课程设置基础不牢等问题。使用实践逻辑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其造成原因是:课程新政策新要求导致场域规则变化,而学校课程管理者重视不够;自身课程理论素养缺失导致资本存量匮乏,而学校课程管理者意识不到;以陈旧的工作实施方式方法惯习应对新要求新变化,学校课程管理者应对不力等。突破学校课程“三表”存在的问题,需要增强学校课程管理者政策意识,提高课程实施者课程素养,创新课程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兴起期和勃兴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课程政策的内涵;二是课程政策的过程;三是课程政策的价值分析;四是课程政策的影响因素;五是课程政策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5.
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兴起期和勃兴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课程政策的内涵;2.课程政策的过程;3.课程政策的价值分析;4.课程政策的影响因素;5.课程政策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课程理论的研究表明,教师应是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是新课程的主体。教师对课程和学生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效果。 本文仅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探讨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新课程的影响,求教于各位老师和同仁。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评述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政策变迁和改革实践。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外围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具有支撑功能的课程理论群,“核心理论”呈现碎片化的特征且缺乏本土理论建构;研究生课程政策对课程实践的指导呈现出越来越明确、精准而又具体的特点,但课程政策的制定缺少课程理论指导下的系统设计;研究生课程改革实践主要聚焦于专业层面,院校层面的顶层设计不足,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呈现“同质化”,博士研究生课程改革探索更是稀少。  相似文献   

8.
课程政策实施的逻辑范式研究有利于为课程政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开阔课程政策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有利于课程改革由表层走向深化;促进我国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发挥课程政策的本体价值。回顾课程政策实施的历程,既有欣喜也有危机,主要表现在课程政策实施长期失效、课程政策的模糊性与实践性行为的无序化、课程实施的无根化与研究的虚假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课程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建立广泛而准确的课程政策实施目的和目标:建立课程政策实施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确立课程政策实施行为的评估及修订体系。  相似文献   

9.
进行学校课程开发,使教师从原有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学校课程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在学校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决定学校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素养与学校课程开发之间的差距1.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长期以来,课程研究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育理论方面,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以致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只有教学的概念,很少有课程的概念。2.教师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技能欠缺。我国的师范教育侧重学…  相似文献   

10.
纵观西方的课程政策研究,人们过多地担忧课程政策的技术层面;而在当前课程政策的辩论中,政策技术层面的关注胜过了政策本质的探讨。在爱尔兰,至少课程政策的广泛影响仍然在研究当中,结论是,政策研究未被理论化,这种理论上的真空主要归咎于泰勒基本原理。但是,终极意义的合理性并不受课程的影响.课程政策周期的研究,构成了课程研究的宽度。课程政策研究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对于课程政策分析的启示,爱尔兰的课程政策研究即是证明。在寻求新课程理论本原的过程中,政策研究的领域显现出巨大的潜力。而课程政策周期总是与政治策略的全过程有关,尤其在格里森和波尔等人关于构建课程政策周期的研究中,课程政策研究作为理论的可能性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进行角色转变,随着课程以及课程实施内涵的变化,课程实施者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这一角色的定位,进一步澄清教师新旧角色之间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推进基础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至上世纪70年代始受到科斯特、沃克和博伊德等人关注,90年代艾尔摩和赛克斯提出的概念框架则标志着课程政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正式领域的诞生,但随后仍发展缓慢,这与课程研究的科学传统以及课程政策研究自身薄弱的理论架构有关.就已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关涉课程政策的影响力量及其权力变化、课程政策与实践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共利益功能等方面.而课程政策文本和情境的关联、课程政策工具之可行性、课程政策的比较视角等研究则相对欠缺,亟待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领导学的发展和领导概念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应用,课程领导越来越成为一个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高频词。国内外针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主要有实践取向、管理学取向、教与学取向、认识论取向四类,它们在理论基础、领导目标、领导主体、领导方式、理论优势等方面各有侧重,分别对政策热点、行政问责、师生需求、学科本质有着较高的回应度。西方课程领导的学术话语逐渐从教育学的外围走向了内层——从学校组织效能提升到教师专业发展再到学科知识内核;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长于回应现实政策问题,但未来还需进一步开拓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个重大缺失-忽视课程政策研究,这一缺失不仅影响了课程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课程改革实践的质量。事实上,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相应政策的产物,一定时期的课程政策是一定时期的课程问题的集中反映。从课程实践的现实选择出发,应当关注课程改革与课程政策的关系。而从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发挥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则是课程理论向实路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鉴于此,应当关注课程政策研究,努力使其成为开展课程研究的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纵观西方的课程政策研究,人们过多地担忧课程政策的技术层面;而在当前课程政策的辩论中,政策技术层面的关注胜过了政策本质的探讨.在爱尔兰,至少课程政策的广泛影响仍然在研究当中,结论是,政策研究未被理论化,这种理论上的真空主要归咎于泰勒基本原理.但是,终极意义的合理性并不受课程的影响,课程政策周期的研究,构成了课程研究的宽度.课程政策研究中存在最严 '重的问题是缺少对于课程政策分析的启示,爱尔兰的课程政策研究即是证明.在寻求新课程理论本原的过程中,政策研究的领域显现出巨大的潜力.而课程政策周期总是与政治策略的全过程有关,尤其在格里森和波尔等人关于构建课程政策周期的研究中,课程政策研究作为理论的可能性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实施状况因校而异、因师而异,参差不齐。同一地区,不同学校,实施效果不一样;即便是同一所学校,因实施者的不同,实施效果也大不相同。我们不难发现一线实施者大多是兼职,虽然也有  相似文献   

17.
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教师角色自然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不仅是课程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即课程,无疑突出了教师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课程运作机制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目前,课程运作机制研究的价值取向走向民主、协商,运作机理走向科学、规范,支持系统走向健全;研究呈现出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研究、割裂式研究走向系统研究、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许多新的课程观点冲击着人们旧有的课程认知,进而引发了人们对诸多课程理论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从课程改革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到课程政策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从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到课程实施中的诸要素,覆盖了课程理论研究的完整领域,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教学意识的觉醒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教学意识的觉醒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要依靠教师自身,还要依靠学校管理者正确的政策与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