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般小孩都喜欢热闹,喜欢与他人在一起,乐于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但有的孩子却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共处,他们看起来很安静,经常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玩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不吵也不闹的小孩。人们都喜欢这样的乖孩子,但是太乖的孩子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长吗?对待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知心姐姐: 在班级里,我的学习成绩不错,班主任要我做班长,可每次说话,同学们都非常不尊重我,不喜欢听我说话。在班内,我觉得没有一个好朋友。课间,我也总喜欢一个人呆着。看到同学们开心地说笑,我好羡慕。虽然担任班长,虽然每天与同学在一起,但我的内心深处却感到好寂寞,好孤独,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爱心门诊     
孩子喜欢和淘气的孩子在一起玩该怎么办789hfl@sina、com问:我的儿子4岁9个月大,喜欢和一个比较淘气的孩子玩。那个孩子比我的儿子大1岁,总是抓起沙子往小朋友头上撤,用脚踢小朋友,把小朋友推倒,以致小区里的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可是,我的儿子却挺喜欢和他在一起,即使被他拧、被他捏,我的儿子也只是笑,真是让我无法理解。请问,我应该怎样引导儿子,才能让他不和那个淘气的孩子在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4.
前天早上,我哥哥在院子里倒车,当时院子里有个五六岁的邻居小孩在玩耍,但因为小孩没有吭声,所以我哥哥并不知道,他倒车时撞到了那个小孩。我哥赶紧把小孩送到医院,但那个小孩已经没有了呼吸,请问我哥哥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浙江章汇章先生:本案牵涉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首先要区分你哥哥的行为是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还是意外事故,如果是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意外事故,则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和意外事故在主观上都没能预见他人死亡的后果,在客观上都造成了他人死…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拜访一位朋友,发现他正在与儿子抢吃一块巧克力,朋友先是跟儿子讲道理,让儿子分一半给他,儿子不干,朋友生气,儿子最后乖乖地分了一半给他。我感到奇怪,朋友是不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怎么今天破例了,朋友解释说:“我不爱吃巧克力,但我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回报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第一,它可以使孩子由回报父母变成回报他人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吝于付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的。相反,一个从小懂得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与前夫离婚已有3年,当时4岁的儿子由我抚养,我至今没有再婚。前不久,儿子在玩耍时不慎把邻居小孩的眼睛击伤,花去医疗费4000余元,邻居要求我赔偿。但我不愿一人来赔偿,于是就找到前夫要求他承担一部分。不料前夫竟以小孩与我共同生活,他已每月给付了抚养费,不应再承担此赔偿责任为由,予以拒绝。请问,前夫有义务与我一起承担儿子致人伤害的赔  相似文献   

7.
简洁的爱     
一天,儿子拿了本杂志问我:“假如有三个人向你求爱。第一个喜欢请你吃饭,第二个喜欢给你送花,第三个喜欢写诗赞美你,请问你愿意嫁给哪一位?”“哪一位都不嫁。”“假如这三个人是一个人呢?”“那愿意考虑!”“好了,现在这个人已经是你的了,并且你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了十年。下面我想问你这么一个问题:十年了,这个男人有点厌倦了,也有点劳累了,他觉得又是送花又是请你吃饭又是写诗,实在有点罗嗦,他想减掉一项工作,请问你想让他减掉哪一项?”本来我是想敷衍他的,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么一招。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望着他调皮而又认真的样子,说:“你…  相似文献   

8.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5岁的儿子竟然有点“心狠手辣”:他可以不眨眼地捏死一只小蚂蚁,他可以神情镇静地将蝴蝶进行“肢解”,他还将小狗打得汪汪直叫,自己却在一旁自得其乐……我陡然心惊,有道是,人之初,性本善,是谁夺走了儿子的善良?一日,我们在江边玩耍,儿子不  相似文献   

9.
陈雄 《师道》2002,(10):54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学生,还是孩子的朋友。”心理学家也言:“常与父亲在一起玩耍学习生活的小孩较为聪明能干。”于是,在空闲时常常与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一起玩耍。在玩中,开发儿子的智力,增长儿子的知识和才干。如常与儿子下棋、做游戏、养鱼养鸟、种花养草等。自儿子背着书包上学后,便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入手,晚上或周末常与儿子在规定时间一起看书。在学习上,儿子若遇到难题都喜欢与我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儿子上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那年,更喜欢与我一起读书看报和习作…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今年10岁,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朋友,甚至为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都没有了自我,别的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哪怕人家根本不尊重他,就只为了可以在一起玩耍。要就此对孩子进行干预吗?马紫月:这位家长在问题中给出的信息不多,"没有了自我"的表现是什么?父母又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当然,我们知道,孩子乐群,爱和朋友一起玩是件好事,这说明他乐于交流,与人合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的儿子从小不爱好音乐。也不喜欢摆弄乐器,可是今年他却对弹钢琴产生了兴趣。但我觉得他现在已经读初中一年级了,学钢琴有点晚。我的想法对吗?  相似文献   

12.
儿子生平第一次有意识地呼唤是叫“爸爸”,这声音清晰、明快,令我惊喜和兴奋,也令丈夫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但我至今弄不明白:儿子何以抛开日夜守护他的妈妈,将这第一个"荣誉"爽快地给了因工作繁忙而很少与他交流玩耍的爸爸呢?细想一下,心中还真有一些酸酸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篮子:你好!我儿子是个小学生。平时他爱笑爱闹挺活泼,可这几天他显得有点闷闷不乐。我问他怎么了,他说老师不理他了,时常和其他的小朋友说话,叫其他的小朋友发言。我儿子的老师平时是挺喜欢他的,常逗他玩,可能这阵子老师要照顾其他的小朋友,关注他的时间少了,他觉得受了冷落,所以不开心了。看到孩子的心理这么脆弱,我们做家长的不免有点担心,这孩子会不会有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帮他呢?家长新华新华家长:您好!作为母亲,您儿子的情况让您担心,我非常理解。但是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是极为常见和自然的。老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学生,所关注的也是…  相似文献   

14.
问:我的儿子今年5 岁,是个非常可爱的男孩,长得秀气,脾气也好,很讨人喜欢。但作为他的妈妈,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觉得他不像个小男子汉。他性格温和,但过于内敛,他不喜欢(更确切地说是怕)与他人发生争斗,遇到有争斗的场面就躲避、退缩。平时喜欢看一些温情的卡通片,不喜欢那些离别、伤害的场景,更不要说血腥的打斗场面了。我觉得一个男孩子这样很不好,一个未来的男子汉应当坚强、硬气,不应这样多愁善感。我试过  相似文献   

15.
儿子很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但是碰到困难却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每次和儿子一起做玩具的过程,就是母子俩斗智斗勇的过程。有一次,我们做照相机需要剪硬纸板。儿子剪起来很费力,剪着剪着就撂挑子。他先来软的:“妈妈,你帮我一下,我剪得不齐。”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一会我帮着修一下。”他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气呼呼地把剪刀一放,宣布他不干了。我说:“那要不我们就不做了?”“不行,你给我做!”“我们可是说好一起做的!”我知道他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孩子。果然,他眼泪汪汪地又拿起剪刀了,一边剪一边“威胁”我:“妈妈,你太不…  相似文献   

16.
吃饭的故事     
如果我讲一个吃饭的故事给你听,你喜欢听吗?我知道你不喜欢听,因为如果我是一个小孩,也不喜欢听,谁喜欢听一个讲吃饭的故事?可是我现在特别想讲,所以我想请你听一听。你应当了解,有的时候,一个大人就喜欢讲一些他自己很想讲,可是小孩却不喜欢听的事情给小孩听,而且还希望小孩听得兴致勃勃,很专注,特别感动,从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8):56-58
我儿子今年10岁,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朋友,甚至为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都没有了自我,别的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哪怕人家根本不尊重他,就只为了可以在一起玩耍。要就此对孩子进行干预吗?  相似文献   

18.
性格迷思     
要判断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简单。当儿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希望他能积极地参与到一些活动中去。可是,有一次我去接他,发现其他孩子正坐在地毯上一起玩耍,他却坐在边上一动不动。而当大多数孩子跑到操场上去玩时,他却赖在我的怀里。我试图让他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他却很平静地说“:妈妈,我不想玩。”这个平时爱说爱动的小家伙是怎么了?在幼儿园里,他展示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内向。然而,在家里或者和亲近的朋友在一起时,他却表现得像个外向的孩子。每个人出生后都带有一种先天的性格特征,外向型的孩子通过与…  相似文献   

19.
小蝎子菲儿感到非常孤独,因为谁都不喜欢他。他只好每天呆在家里,等天黑了再出去玩一会儿,顺便找点吃的。今天晚上,月光像轻纱一样,覆盖在大地和树木上。小蝎子独自在月光下追着自己的影子玩。一只蟋蟀看见了,大声地问:“小蝎子,你怎么跟自己的影子玩呀?”“我没有朋友,不跟自己的影子玩又能跟谁玩呢?”“可怜的小蝎子,我和你一起玩吧。”蟋蟀觉得小蝎子实在太可怜了,就决定和他一起玩。小蝎子很高兴终于有人愿意和自己一起玩耍,但想到别的动物都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玩,他担心地说:“你不怕我长得难看?”“你长得的确很可怕,但我还是愿意和你一…  相似文献   

20.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