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本文认为作文批改要抓"主要",抓"效果";"批"要准确到位,"改"要以点带面;批改倡导面批面改;批改要从源头抓起,为现行的中学作文批改优化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作文批改要抓"主要",抓"效果"";批"要准确到位",改"要以点带面;批改倡导面批面改;批改要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作文批改效率,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作文批改一些浅显的心得。一、最有效的批改方式——面批面改。面批面改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学生也是十分欢迎的。因为他们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可以理解更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批改,并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教学实际,逐步发展和完善了作文批改的诸多方法,如精批法、细批法、略批法;全批法、抽批法、轮批法;自批法;教师批,学生改;互批互改;面批面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陈旧而难解的话题,它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而又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切实际,不顾效果地要求“精批细改”,实在累苦了教师,而真正能做到“精批细改”的又有几人?重温叶圣陶先生“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作文写好”,“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等有关作文批改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8.
作文批改要不要“精批细改”,怎么“精批细改”,这是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也是家长、社会对语文教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已触及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那么在作文“精批细改”的问题上改革的步子又如何呢?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剖析。 一、作文“精批细改”的现状 作文批改应当达到什么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深入研究的教学问题。但是,提倡和要求语文老师“精批细改”,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从实际情况看,教师是如何去努力精批细改的呢?据我对淮阴市城乡的部分中学进行的教学调查,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形(不负责任的批改略去不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教学中 ,培养小学生作文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批”与“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批改” ,顾名思义 ,就是对作文作出判断、评定、修改。“批”与“改”二者虽有密切联系 ,但具体内容和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批”重在发现问题 ,“改”是解决问题 ;“批”是检查、评定、作出判断 ,“改”的过程 ,则既是修正、调整思维的过程 ,也是斟词酌句、锤炼推敲语言的过程 ;“批”为“改”提供条件 ,“改”是达到训练思维、…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作文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于小学生来说,面批这一批改形式比其他形式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作得怎样,关系到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快慢。对这一项工作,大家都很重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多就少改”、“精批细改”、“多批少改”、“只批不改”、“重点地批、全面地改”,组织学生互相批改、指导学生自己修改,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有它们的“理论根据”,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效果。平日同语文教师接触,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抓好作文批改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努力在“批”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自改的能力 ,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改“详批”为“略批”,留自改空间由于平时教师的“详批”、“精批”,使得一些学生的“改”成了一句空话 ,批改成了“包办婚姻”,学生自改没有空间。因此 ,笔者把学生习作的批改定位为 :指点迷津。即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方向性的略批 ,指出文中的优缺点 ,“可以在作文本上 ,做一些符号 (写上一些方向性的话 ) ,让…  相似文献   

13.
张燕 《山东教育》2008,(1):68-68
叶圣陶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作文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于小学生来说,面批这一批改形式比其他形式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是有作文课,却无作文教学,还有的教师改作文,要么一改到底,马虎了事,要么让学生批改,缺少有效的升格指导。作文教学不但要在指导上下足功夫,还要在选择性的精批细改上动点脑筋,真正做到“精批”、“细改”,让一篇普通的作文有效升格为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近两年来我们对作文批改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以批为主,学生以改为主的方法,效果较好,这种方法“既重视学生的精究之心,亦不失教育辅导之旨”(叶老语)。教师以批为主教师以批为主,对学生作文批而不改或少改,意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自改以提示,调动学生自改的积极性,防止教师越俎代庖。批,自然要精批。叶老说过,批改“自须认定标的”。我们认为,“标的”包括每次作文的教学目的,训练重点和语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小学作文的批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结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知错不改。批改一篇作文,的确是既劳神又费力的事。首先要通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全文大意;其次要逐段细看,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以及书写质量等方面进行批改;再次要从头至尾检查一遍,写上总批,评定分数;最后还要把学生作文的主要优缺点记入批改笔记,作为讲评的依据。由于“工序”复杂,再加上一些差生作文语句不通顺,很难“破译”,有的教师便敷衍塞责,懒于“拜读”,明知学生的作文有错,但也不批不改,只写一个“阅”字。二是有错必改。有的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或则“修枝剪叶”,或则“大斧砍伐”,有时竟亲自“捉  相似文献   

17.
作文批改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把作文批改好。到底怎样批改才算好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传统的意见,认为要“精批细改”。另一种则主张“教师批,学生改”。两种方法哪一种好呢?这首先要弄清批改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批改的方法形式多样,各不相同。我在多年的作文批改中尝试了——赏析式作文批改的方法。无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还是对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何谓“赏析式作文批改呢?”简言之,就是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边欣赏、一边分析学生作文优缺点的批改方法。具体做法是:批改结合,方式多样,掌握原则,搞好讲评。一、基本理念1.批改结合赏析式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大部分。“批”分为眉批和总批,眉批一般写在作文右边的空白处(要求学生留出3~4格),主要指出作文在字、词、句、段、标点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作文批改的问题,有一种主张是少改甚至不改学生的作文。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作文教学的实践已证明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做法。我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批改的方式方法上。尽管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重6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l、要有针对性。作文批改要抓主要问题。精批细改固然有好处,而事实上教师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再说精批细改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虽然花了很大力气去改,学生未必都愿意花大力气去看。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导,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写作中克服不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