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 ,把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为迎接这一挑战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形成 ,终身学习的体制正在构建。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其中通过各科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西宁教研》2002,(3):6-11
国外的历史课程改革。人类进入21世纪,国际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成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3.
“主体活动探究式”是全国“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旨在改革传统应试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受压抑的弊端,全面释放 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以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当21世纪的曙光照耀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全面启动了。作为基础教育各学科中的重中之重的语文学科也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抽条发芽,展现新绿。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立国之本,已成普遍共识。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势头不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赢得在21世纪的主动地位,世界各国无不从抓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改革入手,以达国家强盛之目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也充分表明,实现现代化是同加强基础教育同时起步共同发展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把它视为提高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培养各种人才的奠基工程,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关键在人才。基础教育是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对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标、办学方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主张和建议。今天,学习邓小平有关基础教育问题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分析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教育质量的竞争是21世纪教育竞争的焦点,也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旨.坚定不移地把基础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办出学校特色,不仅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参与世界性教育竟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全面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章拟就课程、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进教学策略、掌握新的教学技能等方面作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冯育民 《教书育人》2005,(10):59-60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主导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因此,教育创新就成为了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办学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纪之交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中国,要提高综合国力,且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改革教育,提高全民的素质. 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价值,这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纷纷把担负培养人才责任的教育提高到战略的地位予以重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站和重头戏,尤其受到特别的关注。而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依据,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以20世纪初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了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和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省成为试点推广实验点,我有幸参与这一新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总结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一二三四五。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它引发的经济革命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的世纪.为了从容面对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挑战,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迎着时代的呼唤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的再认识、再提高和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民族素质,民族素质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面向21世纪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并据此确立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就成为本世纪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改革的出发点趋于一致,即都充分认识到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时代,面对激烈的竞争,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国家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把这一认识上升到“规律”的高…  相似文献   

17.
一、从时代发展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中共中央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和未来几十年,我省面临国际国内高科技创新以及高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8.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知识经济及国际竞争为背景,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的改革”等七个方面阐述了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基础教育的改革要在继续深化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教育教学的改革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要求,作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图书馆工作,如何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值得我们探讨。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