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9年中国足坛扫赌反黑风暴事件为视角,并结合我国足坛历年来的假赌黑事件,对我国足球假赌黑发展过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足球假赌黑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不单单是足球管理体制的问题,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特征、足坛出现“假、赌、黑”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足坛假赌黑行为屡禁不止是由于监管不力导致不正当行为收益远远大于成本的投入,提出通过提高不正当行为的法律制裁成本和经济处罚成本、减少不正当行为的成本收益、增加假赌黑不正当行为者的精神成本来达到遏制足坛假赌黑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洋  李金早 《体育科技》2013,34(3):45-47,57
通过对于中国职业足球内部管理制度、政府行政干预、社会监督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司法介入制度的研究,探寻影响我国职业足球出现"假球""赌球""黑哨"和腐败问题的因素,以期对中国职业足球"假赌黑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我国足球"假赌黑"发展历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足球界的"假、赌、黑"等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足坛的"人治"、"运动式执法"等不良现象,进而探讨中国足球的发展靠的是法治而不是自治,运动式执法治标不治本,足球的发展必须回到依法治球的长效法治途径上来。  相似文献   

6.
从司法介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案回顾入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案件中涉及的利益群体——足协、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投资方、媒体和观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策略,认为完善职业足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联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管理,有利于职业足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足坛一直游离于法律之外,特别是脱离了刑法的正式控制,导致中国足球被各方黑恶势力所侵蚀.赌球,已成为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甚至严重破坏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当前,司法介入体育领域已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大势所趋.对足坛进行反赌打黑,不仅需要各方面的综合治理,而且需要司法的介入和刑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以历史的、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假赌黑腐"问题进行理性反思。通过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足球发展历史以及社会转型期国民社会心态等的分析,探究中国"足球问题"的发生原因。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提出建立以"股份制"为特点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企业模式"的发展构想思路,分析出资人(股东)出资方式、股份占比、分红方式等,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足球职业联赛框架。同时正确认识"足球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坚定信心,发展好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底2010年初,正当中国足坛反赌打黑风暴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几部与中国足球相关的文学作品重磅上市,即李承鹏、刘晓新、吴策力的<中国足球内幕>、郝洪军的<球事儿--中国足坛反赌打黑第一现场>和张宇的<足球门>.  相似文献   

10.
涉案人一览     
11月04日公安部牵头足坛反赌风暴 赌球一直被视作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毒瘤,但若无证据,国内联赛“打赌”工作很难推进。不过中国足球“反赌工作”进入破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