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类书的分类体系与分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作为目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的类书,在我国古代文献的宝库里,曾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早在1700多年前,它就问世了。此后,类书的编纂层出不穷,占据着“存一书即存众书”的重要地位,这种地位一直维持到近代。此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类书编纂和研究的断裂,关注这片领域的人越来越少了。尽管如此,类书的优点还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近年对类书分类体系的研究中,它的优点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引导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发掘工作。类书具有完善的分类体系和分类技术,其类目之多,检索之便,尤其是它的专指度之高,都远远超过与它同时期的“四分法”和“七分法”。在分类体系或分类技术上,我国的类书堪称一绝,在分类方法演变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全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122-130
千余年来,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先是被载入史部,后又被置于子部,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议于四部之外为其另立一部;即使在子部中,类书先是被归入“杂家”,后又被置于“事类”、“类书类”、“类事类”之中。类书在目录学中的演变根源于不同时代的类书发展状况,更体现了古人对类书的认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开元时代,《古今书录》编纂之时,类书从"杂家"之末独立,并以"事类"之名在子部中单立门户,类书的官方地位、学术地位皆获得较大提升;唐宋以来,类书发展迅猛,数量众多,卷帙浩繁;清末以来,西学东渐,邓嗣禹之类书十分法广为学界接受,但分类过多,取材太泛,致使义界不明,而刘咸炘之类书五分法更为精准,更适应类书研究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5.
评当代类书的滥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典型书例和各种数据,从四个方面评论当代类书的滥抄粗编现象,即:选题既滥又缺,滥抄错引,剪裁失度;类目体系紊乱;缺编索引,检索不便。  相似文献   

6.
金传道 《兰台世界》2021,(3):135-138
古籍书目对于元代类书的著录,有将非元代类书当作元代类书的情况.《声律关键》《群书会元截江网》《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源流至论》《类编名公四六启劄云锦续集》为南宋类书,《韵类节事》《群书会要》为金代类书,《裁纂类函》《群书集事渊海》《群书类编故事》《群书备数》为明代类书,均被著录为元代类书.此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元...  相似文献   

7.
论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书目和类书编制的发展简史,旨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书目、类书编制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古代类书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类书始于何时,尚有诸多说法。作者归纳,分析了各家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类书应起源于三国时期编纂的《皇览》一书。  相似文献   

9.
10.
类书始于《皇览》已是学界共识,但学术界对于类书渊源的探讨却从未停止,主要有类书源出“杂家”说,类书源出《尔雅》说,类书源出“赋”说等观点.纵观关于类书渊源的诸多观点,我们可以发现类书的渊源并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类书的产生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12.
李昉因编修三部大型类书流芳百世。李昉编修类书的行为既是当时政治形势所需,也与他的个人能力、经历和性格相关。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李昉用突破性、创新性的眼光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内容、风格各异的篇章,并且用适当的体例为它们分门别类,适于读者阅读和搜检。  相似文献   

13.
明代日用类书的出版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各种日用类书不断被编纂、刊刻出来,版本繁复,数量众多,加之书坊、书商经营有方,遂成为明代繁荣发展的出版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丰富、价格低廉的日用类书受到广大士农工商的青睐,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世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万宝全书。  相似文献   

14.
着意改革类书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类书的本质特征,客观描绘了类书的发展轨迹,系统构建了类书的理论框架,《类书通论》给类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途径。该书承类书研究之传统,谱类书研究之新篇,探赜索隐,撷英集萃,新见叠出,是类书研究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5.
类书考略     
类书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对于类书是什么?古今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或称之为工具书之一种,或称之为百科全书之一类,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类书应该是古籍中辑录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知识性的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16.
唐代类书中的目录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唐代类书的编纂所应用的目录学方法,说明目录学的发展与古代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论“应试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策试而编纂的类书”,“应‘帖经’、‘八股文’考试而编纂的类书”,“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编纂的类书”;“为应试打基础的‘蒙学’类书”等角度,全方位论述应试类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分析应试类书流行的政治文化根源;认为在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已经固定的国度里,统治者需要的人才,是熟悉古制旧事,能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到理论根据和实际参考事例的知识分子。而科举考试是统治者网罗人才的手段。应试类书,则从根本上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应试类书的研究,可为当代教育考试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玉海·艺文》的成书背景和编撰者概况,列举了该书的编辑体系、分类等具体内容。揭示其对图书的著录,创立了类书辑录书目之先,给我国编制图书目录的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论古类书的现代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现代的角度,从科学研究、保存古籍、铁佚与校勘、借助高新技术、文献体栽等方面,论述了古类书因其丰富的内涵仍潜藏有巨大的开发和利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