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著名回族学者刘智从伊斯兰宗教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本着“隔教不隔理”的理念,积极顺应儒家传统文化的挑战,努力探寻伊儒两种异质文化的会通之路。通过多年的上下求索,刘智终于将儒家传统的“五伦”说改造成了能够与伊斯兰教信仰相得益彰的“五典”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金陵学派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陵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几乎无一不是出身“名门”,有着深厚的儒学根底,有的还有科举的功名,可谓是“阅遍”儒、释、道经典。“金陵学派”的学者大量沿袭、移植、改造中国儒家学说(尤其是宋明理学)的概念、范畴、命题来论证伊斯兰教的宇宙观、性命观、认识论、两世吉庆观和伦理观。因此,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是“金陵学派”的重要理论来源。除了受儒家思想影响之外,“金陵学派”的学者们的著作中也有佛、道影响的痕迹。“金陵学派”用汉文经典代替阿拉伯文经典,用儒学(兼有释、道思想)诠释伊斯兰教义,使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色化,构建了中国伊斯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马启西16幅对联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启西对刘智思想的吸收深入地体现在马启西时伊斯兰教修养之路——教乘、道乘以及真乘的理解之中。马启西对于这三个修养阶段的解释,或者是通过引用儒家思想对刘智思想给予间接吸收,或者是以对联形式直接再现了刘智思想。此外。对于马启西与刘智思想关系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伊斯兰哲学中浓厚的儒家思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我国清代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刘智的三部代表作之一、他晚年的封笔之作《天方至圣实录》是一部有关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个人传记 ,同时也是一部伊斯兰教的创教及早期传播的史书。本文在对这部汉文伊斯兰教史书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系统地叙述了伊斯兰教的传说史及其真实的创教史与早期传播史 ,较完整地反映了刘智等回族知识分子的宗教史观。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儒家诗教在我国传统诗歌理论中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弄清儒家诗教的实质及其作用,是关系到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大问题。一 近阅王启兴同志《论儒家诗教及其影响》(载《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一文,觉得该文对儒家诗教的评论不够公允,而且是浮光掠影式的评论,并没有全面把握儒家诗教的实质,尤其是他把儒家诗教定为“政教工具论”,是欠妥当的。本文着重就“政教工兵论”这一问题,略述浅见,并与王启兴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风俗、宗教信仰,同时一些思想也渗透到儒家、道家思想之中,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清初回族思想家、"天方学人"刘智在当时"以儒诠回""以回补儒"历史文化大背景下,从伊斯兰教教义学的立场出发,基于在中国弘扬伊斯教兰教教义思想的神圣使命感,以其深厚的儒学文化学养与系统的回教教义学研究,在广泛吸取前辈学者的基础之上,对"真一说"进行了深度阐发,从而建构了以"真一说"为理论基石的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风俗、宗教信仰,同时一些;思想也渗透到儒家、道家思想之中,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胸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之所以延续2000多年而不中断,在于其宽广的胸怀,有巨大的包容性。儒家先后与道家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融和,形成了儒道互补、三教合一、四教会通等形态,繁荣了中国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进程中,为了适应中国已有的文化格局,也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回族对佛教文化中的某些“非典型性因素”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回族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适应,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过蓄奴释奴制度,可是没有一个国家象伊斯兰帝国那样典型。伊斯兰帝国的发详地阿拉伯半岛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三面临海,北面又为沙漠所隔,犹如孤岛.所以阿拉伯人十分落后.在所谓“蒙昧时期”(指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人几乎全是文盲.伊斯兰教初兴,麦加最大,最有影响的古莱西氏族能书写者仅十七人,显然,它影响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并且伊斯兰国家的缔造者穆罕默德对其是意识不到的。但阿拉伯民族有着乐善好施、宽容好客的道德传统。加之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不幸的童年,使他对遭厄运的人们充满同  相似文献   

12.
刘智是清初著名的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其译著数量大、方面广、富哲理,然流传于世且为人们所熟知的尚不足十种。究其原因,一是清政府对伊斯兰教采取岐视和诋毁政策,限制回族学人所著伊斯兰教汉文书籍的刊刻;二是回族自身不向教外人士传教的保守思想。但因一些不畏艰险的教内外热心人士的努力,这位回族译著大师的汉文译著毕竟还有一些得以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以老子原创范式为核心而不断嬗变、传承的道家教育传统,开创了有别于儒家主流教育传统的新路向。道 家教育思想“道法自然”的教育价值取向、“行不言之教”的教育理念、“率性而行”的教育原则、德智体美统一的教 育内容以及“生而不有”的教育道德,不但构建了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独特景观,而且为当代教育思想和文化提供了 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央政府实行“转相化导”的伊斯兰宗教政策,在此政策的促使下,伊斯兰教开始自封状态进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汉文著译活动,本文试图根据这些译著(以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等等为代表)的序跋来分析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的心态及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回回”一词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括《梦溪笔谈》记录的边兵凯歌之四为西夏人作品,“打回回”的口号是西夏人提出的。西夏所打“回回”指喀喇汗王朝回鹘,“回回”一词最初就是指伊斯兰教徒。“大食”、“回回”都曾是喀喇汗王朝的别称,都经历了从专指某一民族到泛称某种文明类型的演变过程,所不同的是“大食”一词的范围随着伊斯兰教的东传从西向东扩延,止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随着宋元人对中亚认识的深入由东向西扩延,起点也是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语源自回鹘,用来区别与喀喇汗朝回鹘种族相同而文化不同的高昌回鹘  相似文献   

16.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期的妇女观与妇女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期,伊朗妇女经历了一个就业上的大规模衰退和萎缩时期,这是由伊朗伊斯兰教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决定的,特别是与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压倒一切的伊斯兰教传统妇女观和传统的两性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诗》教”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始终。先秦儒家“《诗》教”作为其源头,对儒家“《诗》教”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其中,孟子的“《诗》教”受到“圣贤救世’’的历史观和“诗言志”的《诗》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代圣人立心”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以“温柔敦厚而不愚”为目标,选择有关圣贤王道的诗章作为教育内容,并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赵华 《江苏教育》2022,(79):25-26
<正>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以下简称“积余实验”)是第五批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他们的“积善·创编:新诗教立品行动”项目,立足吟诗养善、诵诗成美、创诗求真,建构“行—思—创”品格涵育范式。一、诗教立品的内涵与时代价值1.诗教立品是扎根传统文化的品格内化积余实验的“远志、仁爱、臻美、明礼”,分别对应儒家传统的“志、仁、善、礼”,学校将“传统经典与地方诗词”融汇,将品格要素与“诗之德”贯通,形成独特的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9.
宁夏伊斯兰教建筑艺术所包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仅为我们了解伊斯兰历史、穆斯林民俗提供了参考,更为我们深入研究伊斯兰文化提供了一个活的标本.本文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出发,从宁夏伊斯兰教建筑中所蕴含的地域特征、民间风俗及宗教文化的历史价值等方面来论述其文化内涵,探讨宁夏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