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新形势下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具有历史课与政治理论课的双重特点,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有利于改变青年大学生淡忘历史的现象,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要顺利实现开课目的,必须制定正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一门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纲要"课程和"概论"课程的关系、"纲要"课程和中学历史课的关系、综述和专题的关系,还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课堂普遍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及教学效果难如人意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对象,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细节设计,以增强学生的史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在明确课程归属和性质基础上,努力实现从历史教材体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变,从以陈述历史为主转变为史论结合并以论述历史为主,以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胡荣山 《广西教育》2012,(11):87-8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在明确课程归属和性质基础上,努力实现从历史教材体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变,从以陈述历史为主转变为史论结合并以论述历史为主,以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关键,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从编写原则、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研究了“中国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编写这一课题,认为编写“中国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应遵循准确性、服务性及特色性原则,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正确理解教案与讲稿的关系,避免教案编写简单化与繁琐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高校本科生4门公共必修课之一,其教材内容时间跨度长,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但学时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史讲论的特点,内在决定了历史展现的重要性,该课程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再现、重温、走进、探究历史等途径积极探讨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从历史的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整体教育效果,增强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实践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围绕实践教学,阐述了参观实践教学法、多媒体实践教学法和辅助实践教学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内涵,依此理论提出选择和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的统一体系包含三个层面:主体—客体—主体、主体—客体、主体—主体。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必须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动力,它具有延续性、渗透性、引导性和激发性的特点,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因此,定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文化史教学内容及其功能,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以提升文化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它在培养人、熏陶人、塑造人和引导人上的功能,最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属性和职能,要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统领整个教学内容;从历史出发以现实作为落脚点是“纲要”课的基本教学规律;“纲要”课的教学对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地位都有其特殊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贯彻引导性、渗透性、参与性、现代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开设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有着很好的德育作用:它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明辨是非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有着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学习将促进大学生美德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形势下必须拥有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战略。大学生对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战略的认识和贯彻离不开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在新形势下,加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实现两个了解,深刻认识一条主线四个选择,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家国情怀都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验式教学是创新教学方法比较新颖的部分,其中包含大量的先进教学方法,应用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含义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全面提升教学资源应用有效性,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出更适合历史成绩提升的高效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05-2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对大学生进一步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提出此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首先要充实教学内容,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交代清楚历史脉络与宏观背景,引导学生由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适当介绍相关的学术研究理论。其次,要提高教学艺术,采用学生接受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最后,要突出育人功能,将教书育人结合起来。本文从以上三大方面出发总结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心得,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最后着重探讨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结论对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水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