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档案》2020,(2):F0002-F0002
李洪振,来自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2月2日,随我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赶赴武汉,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房工作,援助工作历时近2个月,于3月30日胜利凯旋。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自带了一部单反相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数次进入重症病区拍摄同事们抢救危重病人的感人瞬间。抗“疫”结束后他将精挑细选的一千多张照片捐赠给山东省档案馆。  相似文献   

2.
姜义双  杨靖岫 《兰台世界》2020,(3):F0002-F0002
经过夜以继日地进行病房建设和紧张的医疗物资配备,2月18日,辽宁支援雷神山医疗队最后接收的B1、B2、B3、C11等4个病区也正式接诊。至此,辽宁支援雷神山医疗队接收的17个病区全部开放接诊,形成780人的收治能力。截至2月18日22时,辽宁支援雷神山医疗队分管的17个病区全部开放接诊,共收治患者649人。  相似文献   

3.
卢立业 《兰台世界》2020,(4):F0002-F0002
2020年3月28日12时30分,辽宁162名医护人员安全抵达沈阳,162名队员包括第三批援鄂重症医疗队100人,第七批援鄂重症医疗队32人,第十批增援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30人。援鄂期间,第三批、第七批重症医疗队共救治患者129人,其中危重症23人,重症71人;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接诊患者130人,其中重症20人,累计出院44人。  相似文献   

4.
邓涛 《今传媒》2008,(6):77-78
关于当下的新闻教育,一个数据令人惊叹:目前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共有770余个,在校生逾15万人.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20,(13):F0002-F0002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以"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为题,为医护人员拍摄了一组特别的肖像,《青年记者》在此选登。向在疫情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致敬!向逆行前往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相似文献   

6.
这是浙江新闻史上值得记载的一笔: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同一天共聚一个新媒体平台,展风采、显魅力,活色生香地展示着浙江的繁荣、活力、进步与和谐。这是中国网络传播史上罕见的盛举:70多家网络媒体、逾百位网媒记者和网民“记者”,以网络所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20,(6):F0002-F0002,F0003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500余名记者不畏艰险、冲在一线,他们充分发扬新时期大众报人精神,用细腻的文字和温暖的图片、视频记录着疫情防控战线上动人瞬间和故事,书写着社会各界在抗击疫情中所体现岀的社会责任和大爱。他们当中,大众日报记者王凯、赵丰,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贺辉、吴军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钢,随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到湖北前线采访,他们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打动着无数的读者。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新闻人致敬!  相似文献   

8.
纪事     
《全国新书目》2008,(13):21-21
惊天动地战汶川本书真实披露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指挥三军抗震救灾的高层决策,全景式再现了陆海空军和武警数百支部队和医疗队将士在废墟上惊心动魄的救援场面。  相似文献   

9.
苏洲 《青年记者》2020,(13):38-38
空无一人的杨春湖旁的武汉站、商铺林立的楚河汉街、横跨万里的长江大桥,疫情期间的空荡与几个月前我进行军运会报道时所见到的繁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1月30日,我在武汉市肺科医院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进入重症病区。当时的情况是,将要接受采访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长刘孟丽已经在重症监护室忙碌了3个多小时,无暇放下病人出来接受采访,唯一的办法就是我进入重症监护室。这次采访,从穿防护服、进病区、出病区、脱防护服,再加上等待的时间,足足有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黄馨茹 《青年记者》2020,(13):27-29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以下简称"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目前,"为援鄂‘白衣天使’造像"这项中国摄影史上首创、世界摄影史上罕见的大型摄影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本期茶座,《青年记者》邀请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为我们讲述这一活动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去年刚调到宣传股时,为了在“新闻”岗位上千出成绩,我每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扎在书报杂志堆里,东拼西凑、闭门造车写新闻。结果,两个多月过去了,辛辛苦苦“写”出的百余篇新闻稿件都如“泥牛人海”,没有一篇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把读者变为记者,《武汉晚报》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组建了一支新闻奇兵——"百人奥运采访团",这支由众多志愿者、服务人员和观众构成的"特殊记者"队伍,为《武汉晚报》在这场围绕奥运的全球新  相似文献   

13.
陈剑文,男,湖南宁乡人,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主任记者。 1985年9月,从湖南宁乡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年6月本科毕业,同年9月攻读该校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2年7月进湖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文艺体育部记者、随州记者站副站长、政宣科教部副主任,现为总绢室副主任。9年来,在不同的岗位上涉猎了党报新闻工作的多个方面,并参加了打捞中山舰、长江三峡大江截流、’98长江抗洪抢险、空中看湖北、中国百名记者西部行等重大采方活动,采写的《国运兴, …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是《湖北日报》坚持"开门办报"新闻思想、践行"依靠群众办报"新闻理念结出的一枚鲜美甘甜的果实。栏目中诸多美文,读之悦目,观之赏心,思之回味无穷,有益身心,陶冶情操。春夏秋冬,四时轮回。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已刊发稿件百余篇、图片百余张,在荆楚大地声名渐起。回顾新闻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栏目与版面,不仅在它们所属的时代具有"当代价值",而且还具有超越时  相似文献   

15.
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工作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个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企业报也不例外,必须无条件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国企业报已达到上千家,编采人员逾万人,已成为党在新闻事业中的一支生力军。企业报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党在企业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起到极为重要的舆论作用。但是,现在有些人对企业报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企业报纸只能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转,报  相似文献   

16.
华山机械厂党委有一支90多人参加的通讯报道队伍。3年来,在省市以上新闻报刊上发表了500多篇文章和照片。是工厂两个文明建设的舆论力量。仅1986年出口创汇总值达1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不见面的好老师——《新闻知识》的一份功劳。《新闻知识》在这个厂很受欢迎。厂宣传部门由1984年订阅的50份增加到1987年90份。宣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     
新闻函授中心向先进单位赠锦旗本刊讯姚锋报道:10月中旬,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派专人赴河南、湖北两省,分别向洛阳、焦作、襄樊三个军分区政治部赠送了锦旗。这三个单位一向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每逢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招生时,他们都积极、广泛地发动官兵参加函授学习。据悉,上述几个单位近年来参加新闻函授的学员均超过百人。某分部对新闻稿件采取新措脑本刊讯利刃报道:济后某分部日前向所属各单位发出通知,规定每周一为报道员共向学习和会稿时间。每个报道员采写的稿件均须通过集体讨论,并相互提出修改意见,以杜绝失实报道,提高稿…  相似文献   

18.
无锡日报社协办在湖北省宜昌日报社陈列室里,陈列着一批好新闻获奖证书——宜昌日报已经9次夺得中国新闻奖,品种包括消息、通讯、读者来信、新闻论文、新闻漫画;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开评13年、湖北新闻奖开评19年,宜昌日报每年都夺得一等奖,与湖北日报以及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一道组成“湖北第一军团”;近几年在全国全省20个新闻系列评选中,宜昌日报每年获奖都在百次以上。新闻出版报曾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介绍宜昌日报构筑新闻精品工程的长篇通讯。有人问:宜昌日报有什么诀窍?诀窍没有,体会有四点。确立精品意识一家报纸特别是这家报…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地方关于新闻管理工作的文件在讲到"严格实行刊发新闻稿件和节目的‘三审’制度"时,提出"新闻稿件的署名原则上不超过三人"。这样的问题类似规定般地在新闻管理部门的文件里加以强调,虽然是针对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而言的,或者说还有讨论或者商榷的空间,但这也足见稿件的署名问题在新闻界已经很有治理的必要。而在一家报社公布的一次评报意见也印证了这件事情。评报意见是这样说的,"一则百余字的消息.署名竟是3个人。这样一条简讯,用得着3个人去写吗?类似一稿多人署名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全国范围内新闻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围绕创新党报宣传、打造精品力作的目标,组织所属媒体的150多名编辑记者,先后走进100多个社区,500多家企业,600多个村落,刊发了来自基层一线生动鲜活的新闻稿件1400多篇(幅),其中有80多篇报道受到市领导的批示肯定,有50多篇稿件在省市获奖。在第29届(2011年度)湖北新闻奖评选中,本集团3件作品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均为"走、转、改"作品),成为历届湖北新闻奖评选中,市州报获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